出了什么问题呢?
原来,消息放出去后,苏州乃至大明一片哗然,当然,对于文人士子来说,这是一个千秋功业。(欢迎来到阅读在大明建国之初,皇上信奉的是“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的政策。重视地方官学的复兴,而不倡导书院教育。在一段时间内,大明全国书院一片颓废。
于是各府、县均有学校,京城鸡鸣山下,有国学,科举进士及第者多为国学出身。各府学每年向国学推荐学生,府县幕佐散职也多出自官办学校。朱元璋认为北方沦陷于外族之手太久,人鲜知学,还特地派遣国学优秀生分散到各地教书。所以官办学校一直是读书人的首选,当官的终南捷径。不过因此也堵塞了不少贫寒学子的仕途。
所以对于一些官学无望的士子,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因为据可靠的消息。江南清华义学的学生中设了奖学金,凡任何一科成绩受到全班师生一致认可的,皆可以享受按照等级每月一贯到五贯大明宝钞的奖学金。
当然,如今的大明消息还十分闭塞,北平的清华义学虽然被江南的很多人知道,但是却是不知道办学的真正详情,江南的读书人只是知道,自古以来,上学就要给学校、私塾银钱的,那里见过上学只要学习好,还可以挣钱的一说,听说此事的人都咋咋称奇,提及驸马都尉的时候又多了一丝尊重。而且这个消息传出之后,对于官场民间来说,无异于是对江南政策趋向和缓的信号。极大的刺激了江南儒林乃至大明各地儒林人士。
由于元末混战中荒废了的岳麓书院、嵩阳书院和白鹿书院等所在之处。士子们纷纷要求当地布政使上书重新修建书院,恢复先贤旧风。
朱元璋那时候正陷入进了失去皇后的痛苦之中。除了有些暗自怀疑,正在追查皇后死去的真相之外。大多数事情,都交给了所谓的几个大学士去廷议个结果,然后经由自己考核,至少短时间内是这样的,也就是在这个间隙,几个大学士看到了驸马都尉的奏章,觉得不错,而且没有违反大明什么律法和皇帝的好恶,所以就拟定同意。而朱元璋也没有考虑什么后果,在心神恍惚中用了印鉴。
庞煌按照自己办江南清华义学的规则,命黄子澄仔细的写了一封奏折,除了这些,且建言道:“此策可在大明全境实行,但是不可能都能建江南清华义学这般规模的义学,那样反而增加奢侈之风。”
改为凡建立容纳百名以上蒙童学习的义学,或供给五十名蒙童九年学习费用者才可以获得皇帝的亲笔表彰,并可以享受其礼遇。并不趁机大肆扩张,因为物极必反,大肆的扩张之后势必造成监管的难度。容易给地方造成可乘之机。
为了迎合朱元璋的控制欲,驸马都尉曰:对于江南清华义学、岳麓书院、嵩阳书院和白鹿书院等大型书院。仰或是以后再筹建的大型书院。朝廷必须加强监管,并从国子监派遣得力之人作为院监,每年进行考核和审查。
地方官吏每年也要对地方建立的义学或者供给学子学习的款项进行审核。若有从中作假者,以欺君之罪论处。
朱元璋的反应令朝野一片大哗。被迁往临濠的苏州豪门大户立刻做出反应——纷纷捐资江南清华义学。不盈月。驸马都尉的书案上就收到原苏州大户捐资近十万两。这才是十九户的捐赠之数,不知道后面还有多少人在观望。
且不说庞煌等人见到那么多的银子那种兴奋和惊讶的表情。坐在紫禁城御书房的朱元璋此时也露出惊讶之色。心道这班奸商,朕将你们迁移至临濠,你们还藏了那么多的银两,要不是驸马庞煌用上这一招,朕还真的以为你们山穷水尽了。
心里的决心更甚,开始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此刻却是下了决心,办官学还要朝廷的银子、人力。()现在不过是抛出一个虚名,自己动几下笔杆子的事情。就可以取天下奸商的财富,用之于百姓身上,还为我大明造就无数人才。何乐而不为呢?
但是没有想到结果彻底的让朱元璋震惊了,在他眼里,已经落魄很久的临濠江南富户,在稍加鼓动之下,就拿出了可以比肩大明全年税赋十分之一的钱财,这只是短短的一个月之内,而且,由于新政策的发布,江南各地办学之风大盛。
其中各种各样的吗蒙学、私学和私塾犹如雨后的春笋般的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冒了出来,要是折算成钱财该有多少,朱元璋不敢想象。
心想自己已经够高看江南的那些富户了,但是到了最后,才知道自己是低估了江南富户的富有,心里的震怒和震惊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而
正当庞煌因为梅殷特地提及,所以对江南富户的结局担心,为朱棣为什么这样做极有兴趣的时候,说曹操、曹操就到,朱棣却上门拜访来了。
要是在大街上遇到,庞煌不会把眼前这个人和另一个时空传说中英明神武的朱棣联系起来,朱棣今年算来也二十八岁了,比自己小七岁,但是却是块头比庞煌大了很多,看来去北平就藩之后,朱棣的牛羊肉的确没有少吃。
两人虽然是郎舅关系,但是庞煌只有一个外戚的身份在那里压着,朱棣进了驸马府后,显得极为倨傲,庞煌还要大礼相见,可是正准备起身的时候出了麻烦,庞煌站了起来,朱棣按照理解躬身稽首一礼,却露出身后的一个人来。
那人正在正目不转睛的看着自己。不用猜,因为他们之间互相见过面,正是那个在后世中毁誉参半的神棍袁珙。看着袁珙,身子骨骼宽阔。在瘦削的衬托下,有种摇摇欲坠的感觉。不过两道寿星眉为其增加了不少神采,特别是双眼微闭时,居然会给人一种高深莫测之感。
看见庞煌的目光投向自己,连忙躬身高唱了一声“驸马有礼”待要说话,庞煌却抢先问道:“袁珙先生,别来无恙啊?”
脸色似乎有些诧异,但眼睛里却透露出理所当然,又是一声“驸马多礼了!”,袁珙应声道:“闲散山人袁珙。参见驸马都尉。”
竟然不卑不亢,颇有名士之风,若是庞煌不知其人乃是原先姚广孝手下的一大悍将,说不定还真的会对其有所好感,而此刻,只是想试探一番,杀杀他的锐气。
“上次见面,下官不知深浅,最近几年奉旨巡视浙江。才知道江南传闻,“浙东袁珙,天下相法第一。”,本官有幸。能再次得见高人,不由想请大师为本官卜上一卦,可知能如愿否?”
袁珙一听是真的有些诧异了。自己号柳庄居士。其高祖袁镛,宋季举进士。元兵至。不屈,举家十七人皆死。父亲袁士元。翰林检阅官。珙生有异禀,好学能诗。尝游海外洛伽山,遇异僧别古崖,授以相人术。先仰视皎日,目尽眩,布赤黑豆暗室中,辨之,又悬五色缕窗外,映月别其色,皆无讹,然后相人。其法以夜中燃两炬视人形状气色,而参以所生年月,百无一谬。
这些事情他很少向人提及,因为自古以来,只是在多年前向道衍说过,然后为了生计,曾经在燕王朱棣面前装神弄鬼过几次,别人也不可能知道啊。
所以真正知道他底细的也没有几个人,可是面前这个庞煌却是娓娓道来,好像是对自己了解颇深一样,不由使他心里大为忌惮。
袁珙谦声回道:“驸马之相,贵不可言,岂是我等凡夫俗子所能妄自揣测,况小民乃山野之人,那有资格为驸马都尉看相呢。”
“大师乃得道之人,若都谦称凡夫俗子,那本官更是无地自容了,还望……。。”
“姐夫……。”朱棣别看这会一句话都没有说,但是心思却极为敏捷,看见庞煌揪着袁珙不放,心里顿生不祥之感。
看到庞煌的注意力被吸引到自己身上,连忙行礼道:“姐夫,本王此番前来,乃是受父王所命,年初,驸马都尉向父王讨要被发往辽东的高巍时,其实父王已经留意到驸马还正在找陈迪、王省和郑华三人,遂令燕王府上下齐心努力,终于是皇天不负有心人,找出来一些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