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臣权的娇软美人 > 370 真难啊(第1页)

370 真难啊(第1页)

庞煌开始行动了,他也不能不行动,因为今年绝对是最关键的一年,按照另一个时空中的历史所表现,在今年,李善长早已经应该死了,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人,就是太子朱标,可能也要死。

太子朱标的死,可能是造成朱元璋办事大失常态的主要原因,更厉害的杀戮,估计就是因为太子朱标的死而展开的。

如今,李芳果被囚禁于锦衣卫镇抚司之中,未几,方孝孺和刘三吾又奉召入宫,这一切都是瞒不住人的,朱棣虽然形同幽禁,但还是知道些消息,更也许是庞煌想让其知道。

本来也没有什么,问对中说些什么,谁也不知道。但是第二天,《大明周报》就刊发了新的一期,上面十分详细的说明了高丽最近发生了什么事情,先从消息的正面上说:“李成桂和郑传道等人,阴谋篡夺高丽正统,现在把持着高丽的大权”。最后高丽王被囚禁,李成桂虽然是权知高丽国事,但已经是实际上的高丽王。

在最后,却是笔锋一带,将李成桂的家事抖露了出来,李芳果说成是高丽李成桂世子,乔装打扮,无奈辗转之下,来大明寻求庇佑。同时,罗列了权知高丽国事李旦(李成桂)如何的忠于大明,而其长子镇安大君李芳雨因兵变全家殉难,没有子嗣可以继承李氏家业,按照这个常理,应该由其第二个儿子李芳果继承,虽然没有明说,但是暗指李芳远逆天叛道,想要越过几个哥哥直接继承王位,甚至不惜杀死父亲的妃子。将父亲囚禁起来。

因为文章最后,用很大的篇幅详细的说明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合法性,就是说,权知高丽国事李旦的长子全家殉难,那么同是神懿王后所生的李芳果就应该是嫡长子。是李氏的合法继承人。可是作为高丽实际继承者,为什么会来到大明京师?而且是偷偷的……。

没有明言,却是引起了士子们的广泛猜测。李芳远枉顾君上,乱父子纲常的事情,在士子的诸多猜测中,又变成多种版本。

其一说。那高丽李旦为什么会立两个皇后,看咱们大明的洪武皇帝,自从皇后毙后,再也未立皇后,痴情是一个版本,但是为了大明万世江山着想。就是要保持正统又是一个版本,当然,这些话有拍皇帝马屁之嫌。

其二说,那李芳果是被李芳远一路追杀,跌跌撞撞、十分狼狈的跑到大明京师请求庇护,现在高丽那边,李芳远其实已经将父王、兄弟全部诛杀殆尽。而且已经派遣刺客。一路追杀而来,就等着杀死李芳果之后,然后顺理成章的继承宗主之位。

其三说,那些刺客个个乔装成名伶或者相公,在秦淮两岸风月场所驻足,各位文人雅士再去风流快活,可都要小心言辞、举止了。把高丽人说成吃人不吐骨头的生番,一句不合就刀兵相向,为了大家的安全,还是要请皇上下旨。彻查京师内外,以防蛮夷凶名……。

其四,就是在庞煌的授意下,虽然暗中流传,但也是最多的说法。言道,李芳远此次行事,有人看到被燕王甚为器重的相师袁珙出入左右,而且在幕后操纵事态发展,每个人都说的活灵活现,仿佛他就是相师袁珙一般。

其五说……。。

不用多说,反正各种版本接踵而至,众说纷纭,而《大明周报》仿佛被鼓足了劲一般,几乎天天刊发各地士子发来的策论,专门针对高丽藩属之事展开了讨论,相对之下,作为皇帝发出的各种诏令,也被湮灭在其中,没有引起丝毫的动荡和反对之声。

庞煌暗暗坐在书房之中得意,高丽棒子都是活雷锋啊,出现此事,不但把燕王逼得更加缩手缩脚,而且加重了百姓对那高丽十三个男宠的注意和排斥,更重要的一条,就是利用此次大辩论,转移了天下人的视线,使皇帝朱元璋不得不全神贯注的去注意。

在此期间,其实朱元璋开始真的没有将此事看的太重,因为在此期间,他又陆续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主要内容有:省刑减狱;均江浙田赋;调整政府官僚机构。

其中极为重要的有两项:首先,更定内外官制。把尚书的品佚由正二品提高到正一品。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朝廷最高权力机构的畸形特征及内部的不平衡现象。因为文官在朱元璋刻意的压制下,五军都督府都督都是正一品的官衔,而文官系统中代表实职的尚书,不过是正二品。这种不均衡终于被打破了。

其次,省并州县,革除冗官冗员;朱元璋命吏部议裁汰冗员,省并州县。其中,裁汰都察院司狱四人,革建昌府盱江递运所,南城县蓝田巡检司。又革凤阳、开封、怀庆、平阳等府属递运所,共数十处。革左右布政司只剩一员,革五军都督府断事官,革夔卅大昌县,革各府照磨所、检校、司狱,省广州府连山县,以其地入连州等。

各方面都在民众声讨高丽国事中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几乎没有反对之声,中间,只有稍微不和谐的声音传来,那就是在太子朱标的努力无果之下,韩国公李善长还是被抓入了天牢之中,一起被抓的,还有公侯十余人,但是对于此事《大明周报》没有发表任何的渲染。

接着,就是秦王朱樉突然发了癔症,也就是风魔了,皇帝听闻,命太子朱标前去探望,去时,正巧朱樉正在发作,七月的南京城,正值盛夏,天气十分酷热,朱标看到朱樉浑身裹紧了被子,正在围着炭火瑟瑟而动,汗水却是混着飘在脸上的灰烬流下,而朱樉自己却是一副无知的模样,死死的盯着火炉,仿佛怕被人抢跑一般。

太子朱标连着问候几句,都不见回答。自顾在那里喃喃自语。一点也没有担心对太子殿下的不敬,秦王次妃邓氏暗自垂泪,秦王朱樉的两个幼子不过十余岁的年纪,被母亲硬按在地上跪着,茫然无措的脸上充满惧意。

真的使人看者伤心、闻者落泪。连陪同太子殿下一起前来的驸马都尉庞煌、傅友德、冯胜等人。脸上都露出不忍之色。

原来叱咤风云的西北藩王,现在竟然落得个这般田地,秦王次妃邓氏盈盈拜倒,奏道:“太子殿下,王爷戎马半生,现在猛然空闲下来。难免会有所不适,还望皇上恩准王爷还转陕西,哪怕做一马前卒,那种西北边塞上的风光或许可以使王爷恢复神智也不一定……。。”

但是这件事情,哪里是太子朱标能够做主的,那还要看父皇的心思。目前朱樉摆脱不了嫌疑,或者说是父皇不想让他摆脱嫌疑,自己又能有什么办法,看者面无表情的朱樉,心里叹了口气,摇摇头,道:“王弟如此。孤王更是不能任由离去,否则,天下人都要说皇家薄情了,孤王会召集天下名医,一定将王弟治愈后,届时二弟要去哪里,孤王绝不阻拦。”

太子朱标边这么说,那边便有有心人偷眼扫视着朱樉的反应,但是后者却是连停顿表情的意思都没有,更不要说其他反应了。

过不多久。太子朱标趁机又赐给秦王府一些侍女、太监,然后随即就离开了。

第二天,《大明周报》详细的报道了秦王朱樉现在的情况,甚至将朱樉病时的神态和一举一动都描述的十分详尽,当然。朱元璋看到报纸之后因此也暴怒了一场,说是秦王府上下泄露皇室丑闻,借此机会,几乎又将秦王府上下换了一遍,加强保险系数。

这一天清晨,虽说南京如火炉,但是早晚、午间的温差已经很大,加上香气袭人的桂花味道,方孝孺伸个懒腰,走进院子,朝霞正逐渐散去,一缕暖阳射进花园之中,桂花树上的露水正滴滴答答而落,正是一片宁逸舒和之象。

方孝孺近来心情大好。几次长谈后,皇上对他的人品学问十分赞赏,已命其参预机要国政。其时大明朝开国未久,朱元璋信奉要以猛治国,虽颇有成效,但杀戮过多,对此正值要大加杀戮之事,皇帝便想着手改革官制,效法史书上的三代贤王,打造出一个政治清明、朝野和睦的太平盛世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