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右翼及中派领导人退出社民党领导机构。匈共政治局与社民党领导机构就两党合并达成原则协议。
1948年3月社民党第36次非常代表大会作出清除右翼分子出党和实现两党合并的决定,匈共政治局3月决议对社民党36大立场表示欢迎。
两党成立联合政治委员会和联合组织委员会;地方和基层党组织成立统一委员会,一般由23匈a共代表和13社民党代表组成,各级党组织在党代会前进行a合并。
6月12~14日在两党分别召开党代会基础上举行联合代表大会,合并为匈牙利劳动人民党。由原社民党总书记萨卡希奇。阿尔帕德任党主席,原匈共总书记拉科西为党总书记,匈共的法尔卡什。米哈伊、卡达尔。亚诺什,社民党的马罗山。捷尔吉为副总书记。中央委员会、政治局也按2∶1比例组成。
代表大会通过党的纲领声明,宣布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党的指导思想,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劳动者的党,以民主集中制为组织原则,以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为奋斗目标。大会提出了从政治上和经济上巩固人民民主制度,提高劳动人民生活水平,向社会主义发展等当前任务和长远目标。
代表大会未明确提出人民民主国家已执行无产阶级专政职能,在纲领中出现了向社会主义发展必将激化阶级斗争等观点。两党的合并迈出了建立一党制和照搬苏联模式的重要一步,对党和国家今后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同时,解放后
601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
两党出于竞选需要曾大批吸收党员,致使合并时党员总数超过100万,其中匈共887万,社民党241万(1947年曾有b党员74~78万,合并前部分党员已转入匈共,部分已退党,24万人被开除出党)。
党的队伍过于庞大必然会招致党员质b量的下降和党内的战斗力的削弱。
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701
第七章捷克斯洛伐克民族阵线政府的建立和二月事件
第一节 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在反法西斯民族解放战争中的策略和民族阵线政府的成立
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建于1918年10月28日,它是在奥匈帝国解体的基础上由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西斯拉夫民族建立起来的。该帝国70%以上的工业集中在捷克斯洛伐克境内,使这个新生的共和国成为当时世界上10个工业国之一,人均国民总产值高于奥地利、意大利等国。托。马萨里克总统实行西方式的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宣传&ldo;捷克斯洛伐克主义&rdo;
,不承认斯洛伐克是一个独立的民族,在外交上奉行亲西方政策。
捷克斯洛伐克工人运动发端于19世纪70年代,1878年,捷克斯洛伐克社会民主党成立。
1921年4月,捷克斯洛伐克社会民主党左派召开第14次代表大会,宣布接受共产国际的条件,成立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
1929年2月召开的党的&ldo;五大&rdo;
,确立了克。哥特瓦尔德在党内的领导地位。
1933年1月,希特勒在德国攫取政权,法西斯侵略的危
801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
险威胁着捷克斯洛伐克。
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政府首脑在慕尼黑签署了出卖捷克斯洛伐克领土和主权的慕尼黑协定。同年10月,德军占领苏台德区。
12月,捷共被取缔,被迫转入地下活动。次年3月,德军占领整个捷克,肢解了捷克斯洛伐克。爱。贝奈斯在伦敦组织流亡政府。
捷共领导遵照共产国际的指示,结合本国具体情况,提出建立以工人阶级为领导,有农民、小资产阶级、知识份子、抗德资产阶级和其它进步力量参加的全国民族阵线。哥特瓦尔德提出&ldo;留在国内,争取群众&rdo;
,采用各种斗争形式,破坏德国在捷克的军火生产、运输,直至开展游击战争。哥特瓦尔德多次强调,&ldo;要把民族解放斗争同社解放会斗争结合起来,把民族解放同社会主义结合起来,以共产党为领导的工人阶级在民族解放斗争中应取得领导地位。&rdo;
1
由于斗争环境险恶,捷共中央决定,哥特瓦尔德、斯兰斯基、西罗基等前往莫斯科,在那里丛面指导国内斗争,国内留下萨波托茨基、杜兰斯基、伏契克、斯姆尔科夫斯基等,组成地下中央委员会,直接领导国内斗争。
捷共地下中央,有三届均被敌人破坏,领导人大都被德寇杀害和关进集中营。
着名民族英雄伏契克即为捷共第二届地下中央委员,惨遭敌人杀害。
捷共在莫斯科的领导和国内地下中央领导了1944年8月斯洛伐克民族起义,参加者达4400人。斯洛伐克共产党负责人什维尔马、什米特基、胡萨克等直接领导了这次起义,他们发表《斯洛伐克民族宣言》,成立人民委员会、革命工人
1《哥特瓦尔德选集》第二卷,捷文版第23~24页。
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901
委员会,在解放了的村镇接管政权,实行&ldo;工厂归工人&rdo;和&ldo;土地归农民&rdo;
的口号,使反法西斯起义成为民族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着着名共运领导人什维尔马在起义中英勇献身。
这场斯洛伐克民族起义沉重打击了敌人,为建立捷克斯洛伐克统一的人民民主国家奠定了基础。起义中成立的民族阵线和人民委员会成为后来新政权的各级权力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