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述思想指导下,诺沃提尼在捷共全国代表会议上提出了第三个五年计划(1961~1964)的指标。他说这个计划是&ldo;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国民经济计划,此计划的实现将为向共产主义过渡创造前提&rdo;。
3党代表会议通过的&ldo;&rdo;
计
1《诺沃提尼言论集21948~1962》,捷文版,第247页。
2同上,第286页。
3同上,第274页。
871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
划指标草案规定,到1964年,工业生产提高46%,生产资料生产提高70%,机械工业提高76%,消费资料生产提高34%,农业生产提高228%,基建投资增加49%。对斯洛伐b克地区,规定了更高的指标:工业生产至少应增长84%,农业生产增长27~28%,要使斯洛伐克地区在农业生产的集约化程度上达到捷克的水平。在提高生活水平方面,&ldo;&rdo;计划规定&ldo;要超过所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并开始接近美国的水平&rdo;
1。实践证明,捷领导对捷社会发展阶段的估计和所提出的经济发展计划不符合捷实际情况,超出了现实可能性,当然难以实现。
1960年7月11日,捷国民议会通过并颁布了社会主义新宪法,宣布&ldo;社会主义在我们祖国已经胜利&rdo;
,将捷国名改为&ldo;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rdo;。
宪法明确规定捷全部奋斗目标是为捷社会向共产主义过渡创造物质和精神前提&ldo;。
捷的经济基础为社会主义经济体系,所有制为全民所有制和合作社所有制,允许建立在个人劳动基础之上的不剥削他人的小规模私有经济,这后一条后来实际上未完全执行。在经济管理体制上,&ldo;对全部国民经济实行计划管理&rdo;
,国民经济计划&ldo;以法律形式公布&rdo;。
这样就以根本法的形式肯定了两种经济所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模式,并为提出超越发展阶段的高指标的经济计划提供了理论和法律根据。
新宪法对捷克和斯洛伐克两民族的关系作了新规定,限制了斯洛伐克民族议会的权力,实际上取消了斯洛伐克行政
1《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历史》下册,中文版,第249页。
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971
委员会‐‐该地区的民族权力执行机构,违背了科息斯纲领的精神,对两个民族关系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第三节 经济集中管理体制的形成和克服其弊端的初步尝试
按照哥特瓦尔德的设想,捷克斯洛伐克作为工业发达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应体现自己的特点,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自己的经验。但随着形势的发展,捷共在制定政策上日益失去其本身特点,在捷具体条件下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成为一句空话。在&ldo;苏联‐‐我们的榜样&rdo;的口号下,捷不仅全盘接受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在具体政策方面,也照搬苏联的作法。
在经济发展方针上,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特别是机械工业,其中军火工业占有相当的比重,对农业、轻工业的发展重视不够。造成能源、原材料、交通紧张,资金不足,食品、轻工产品相当匮乏,经济上出现比例失调。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农业增长指标未实现,1943年,农业生产仅为战前的88%,工人实际工资下降8%,再加上1943年实行币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群众的利益,引起群众的不满。
同年6月1日,比尔森市发生400工人的抗议示威活动,攻占市政厅,焚烧文件和挂像,高呼&ldo;我们不能忍受这样的掠夺&rdo;等口号。这是东欧国家战后发生的第一次骚乱。在制定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捷共吸取了前一段的一些教训,也注意到波兰、匈牙利等国的经验,注意国民经济的平衡发展,强调发展能源动力基础、交通运输,重视农业的发展,提高人
081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
民生活水平。但计划仍以重工业为主。这期间,经济发展情况较好,工业持续增长,农业逐步上升,人民生活有了改善。
但国民经济失调问题仍未解决。
燃料和冶金工业基础落后,农业生产仍未达到战前水平。资源不足,原材料和能源消耗过大。
一方面资金短缺,一方面已投入的资金未被充分利用,粗放经营,新技术应用缓慢,产品质量不高。
在生产关系上,过份强调社会主义公有制,大工业、商业等早已实行国有化,连小商业、手工业等也不让私人经营。在农业上过早过快地推行合作化,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在管理体制上,强调计划就是法律,实行高度的集中管理,将全国19个州合并为10个州,270个县,合并为108个县,还实行撤区并社,扩大了合作社的规模。
诺沃提尼指出,&ldo;国民经济发展的计划就是法律,所有机构和组织必须无条件遵守&rdo;
,&ldo;在经济中我们坚持中央领导的原则&rdo;
,&ldo;所有的工业和经济企业仍继续由中央领导&rdo;。
1因此,不是按经济法则来管理经济,而是用行政手段来指挥经济。这必然限制地方和企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企业领导和群众的热情下降,缺勤率上升,在分配上则导致平均主义的发展。
在国际经济关系上,捷在经互会范围内同苏联东欧国家的关系日趋密切,同它们的经贸交往在捷对外经济关系中所占的比重日益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