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还给黄埔军校具体规定了维持与整肃军纪的方法:
一要清洁;二要有秩序;三要有条理;四要精密(不论事之巨细,均需精密审慎);五要慎言(戒谎言欺人);六要诚实(戒虚浮);七要亲爱(和衷共济);八要肃静。同上书,第111页。
这八条方法对胡宗南以后的一生军旅生涯有很大的影响。
在严格的军政训练的同时,黄埔军校要求全体学员平日的生活也实行军事化,要求动作迅速、紧张而严格,连吃饭与上厕所都要受时间的限制。据黄埔一期同学徐向前回忆说:
训练和一日生活很严格、紧张。天不亮就起床,穿衣服,打绑腿,紧急集合三分钟;出操回来赶紧跑厕所;吃饭限定十分钟,得狼吞虎咽;接着是上课,课后又出操;晚上是自习。操场紧靠珠江口,涨潮时操场里的水都漫过了脚,照样要出操。学生不准抽烟,我们吸烟的人只得偷着吸。一名学生发十个毫子,因为不准出黄埔岛,这点钱都花不完。徐向前:《历史的回顾》,(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4年版,第29页。
29岁的黄埔军校一期生(4)
黄埔军校的军事教官刘峙后来回忆第一期学员的学习与生活时,这样写道:
学生入校后生活,非常严肃、活泼、紧张,从早上5点钟起床,到晚间9点半熄灯,没有片刻时间是虚度的。在当时军阀横行的中国环境中,别处哪里可找到这样有力量的军事学校。校中的一切都充满了革命的朝气,什么人也不敢偷懒,更不敢自私。刘峙:《我的回忆》,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870辑,(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第26页。
29岁的胡宗南由一名普通小学教师转变为一名现代军人。
经过约六个月这样严格而紧张的军政训练,29岁的胡宗南由一名普通小学教师转变为一名现代军人。
1924年10月14日,胡宗南与军校一期同学一道,由蒋介石指挥,进入广州城,参加了镇压商团叛乱的战斗。这是他第一次走上战场。经过几个日夜的战斗,黄埔学生军首战告捷,平息叛乱,树立起声威。胡宗南也得到了第一次实战锻炼。
平定商团叛乱后,胡宗南与第一期同学学习临近结束,于10月19日被分发到部队中任见习官。11月8日,见习期满,胡宗南与同学们回到军校参加战术演习试验。这是军校对一期学员的军事知识与军事指挥技能进行毕业考试。由校长蒋介石与党代表廖仲恺发布命令,由军事总教官何应钦任指挥,所有军事教官一律参加。考试进行二十多天,到11月29日完毕,宣布考试成绩,及格者456人,胡宗南名列其中。
1924年11月19日,胡宗南与军校一期同学迎来了一批新学友--在广州的大本营陆军讲武学校的学生合并到黄埔军校来,计有学生146人。因这些学生所受教育与训练大体与黄埔一期学生相等,故黄埔军校将他们编为一期第六队。这批学生90%为湖南人,有许多人后来成为民国史上的著名将领,如陈明仁、李默庵、刘嘉树、萧赞育及左权等,其中有些人后来成为胡宗南的部将与胡宗南军事集团的重要成员,如李铁军、丁德隆、刘戡、李文、袁朴等。
东征中崭露头角的机枪连排长(1)
东征中崭露头角的机枪连排长
1924年11月30日,胡宗南与第一期第一、二、三、四队学员正式从黄埔军校毕业。只有第六队直到1925年1月底东征前才毕业。胡宗南被分发到刚建立的军校教导一团第三营第八连任少尉见习。
这时,中国政局发生重大变化。从1924年9月开始,中国北方爆发第二次直奉战争。10月24日,直系部将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推翻曹锟政府,电邀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孙中山决定停止北伐,于11月中旬离广州北上,并在11月13日途经黄埔时再次视察军校。
胡宗南被分发任职的黄埔军校教导一团,是国民党遵照孙中山指示建立的第一支&ldo;党军&rdo;。
过去,孙中山搞了几十年革命,却没有一支自己党的武装力量,依靠的是各种军阀的军队,常常被各种军阀背信弃义与抛弃。因此,孙中山决定建立国民党自己的武装力量,在创办黄埔军校的同时,就指示要以军校学生为骨干,组建由中国国民党直接掌握与指挥的革命军--&ldo;党军&rdo;。根据孙中山的指示,黄埔军校于1924年9、10月间,在广东、上海、江苏、浙江、湖南等地招考军校教导团的学兵,选拔18岁至24岁的身体强壮、通晓文理的有志青年,组成教导团,授以军士及准尉所必需的军事知识,培养军队基层干部。
就在黄埔军校一期生毕业之时,1924年11月20日,军校教导团正式成立,以何应钦为团长,王登云为团党代表,下辖三个营,第一营营长沈应时,后为蒋鼎文,第二营营长刘峙,党代表茅延桢,第三营营长王俊,党代表蔡光举。
1924年12月3日,军校教导第二团又成立,原教导团改称教导第一团。教导第二团以王柏龄为团长,张静愚为团党代表,下辖三个营,一营营长顾祝同,党代表胡公冕,二营营长林鼎祺,党代表季方,三营营长金佛庄,党代表郑洞国。
军校教导团编制为三三制,每团辖三个营,每营辖三个连,每连辖三个排。每排有26名至30名战斗兵。另团部直辖有特务队、侦察队、机关枪连、辎重队、通信队、卫生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