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左右派的斗争中向右转(2)
胡宗南看到,在蒋介石校长办公室门口,挂着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写的一副对联:&ldo;登高望远海,立马定中原&rdo;,既是国民党众多要人对蒋介石的期望,也是蒋介石本人的远大眼光与政治抱负。在指挥东征作战与平定商团叛乱、平定刘、杨叛乱中,蒋介石计划周密,指挥果断,作战勇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革命成果。所有这一切,都给胡宗南等年轻学生们很大的激励,使他们对蒋介石产生了高度的钦佩与敬仰之情感。在胡宗南的心目中,蒋介石不仅是他的浙江同乡,是他的直接领导,而且有着追随孙中山革命多年的光荣历史,有创建黄埔军校与国民党党军的巨大功劳,有坚毅果敢的领袖性格与军政指挥才能。胡为他得到蒋介石的赏识、器重与迅速提拔而兴奋与感激。胡早年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接受的封建忠君思想,这时在他脑子里活跃起来了。他感到自己找到了一位&ldo;明主&rdo;,找到了一位值得他尽忠的领袖,越来越紧地将自己的命运与蒋介石联系在一起。
而蒋介石在这时为了建立革命武装与发展个人势力,着力笼络与努力培养忠于他的军事人才,对黄埔军校的学生尤加重视。胡宗南与黄埔一期生在1924年5月入学后,&ldo;在预备教育期间,校长对学员训话达十次之多,其内容关于教育方针及一般精神训话。&rdo;刘峙:《黄埔军校与国民革命军》,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正编》第817辑,(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第11页。蒋介石还定期抽出时间,单独召见学生谈话,询问学生的籍贯、家庭、年龄与经历,考察学生的身体、思想与才干,给以鼓励与抚慰。蒋介石几乎召见过所有的学生,与他们谈过话。胡宗南自然也在其中。蒋介石以校长之尊进行的召见与谈话,给每个学生以很大的影响。这些被召见与谈话过的学生都十分激动,都对蒋介石更加感激与崇敬。当时在第一期第一队学习的徐向前说:
蒋介石这个人,有他的鬼名堂。黄埔军校开课以后,他每个星期到学校来,除训话外,要找十几个学生见面,谈上几句话。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和蒋介石单独见过面,谈过话,当然见面谈话的时间有多有少。他坐在办公室,要学生站在他的门外,一个个叫进去问话。……他边问边观察你,时而很注意听回答,时而又漫不经心,总是摆出有学问的派头。……因为学生多是刚刚走向社会的青年人,当然不可能懂蒋介石那一套笼络人心的手段。许多人对蒋介石亲自找去谈话,虽是一般地问几句,都觉得高兴和新奇。一些有见识的同学,说蒋介石有点装腔作势,但多数人对他还是满意的。蒋介石通过个别见面和谈话,认识了不少学生,拉拢了不少人。后来,蒋介石嫡系部队里的许多将领,都是黄埔生。徐向前:《历史的回顾》,(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4年版,第32~33页。
而胡宗南以其浙江籍同乡身份,以其在同期学员中比较高的文化知识水准与比较成熟沉稳的性格,以及他在东征战役中的表现,也给蒋介石留下了较深的印象。
除了蒋介石,胡宗南对黄埔军校中其他一些军政教官,如何应钦、王柏龄、王俊、刘峙、蒋鼎文等人,也十分尊重。他与贺衷寒、曾扩情等右派学生关系更是十分亲近。这其中的许多人后来成为胡宗南一生军旅生涯中的长官与同僚。
在左右派的斗争中向右转(3)
在这期间,胡宗南与其他许多国民党军政领导人,尤其是浙江籍的党国要人,也联系颇多。如张静江系湖州南浔人,是胡宗南的小同乡。&ldo;胡宗南以乡谊不时晋谒致敬。张与胡交谈中,以其吐属不似纠纠武夫之流,询悉身世,知为曾受师范教育的青年军人,甚加青睐&rdo;。张认为胡这位同乡为&ldo;浙省后起之秀,常于蒋总司令面前对胡游扬备至。胡个性沉潜持重,不激不随,而智识较高,生活谨严,亦为蒋校长所赏识。渐受特达之知,洎是不次拔擢。&rdo;雷啸岑:《&ldo;马五先生&rdo;笔下的胡宗南》,刊香港《大成》杂志创刊号(1973年12月1日出版)。
对陈果夫、陈立夫等,胡宗南也与他们建立了日益密切的关系。二陈兄弟也是浙江湖州人,不仅与胡宗南是小同乡,而且他们的叔叔陈其美是辛亥革命时期著名的革命党领导人与革命先烈,他们的另一位叔叔陈其采是胡宗南在湖州吴兴中学求学时的体操老师,关系十分密切。因此,胡宗南与陈果夫、陈立夫兄弟关系更深一层。
当然,胡宗南与黄埔军校中的一些共产党人也有接触,有的还与他们建立了十分密切的私交。
周恩来比胡宗南小两岁,胡宗南对于这位比自己年轻的教官与领导十分敬佩。
如著名的共产党人周恩来,在1924年秋到黄埔军校任政治教官,在1924年11月又担任军校政治部主任,1925年10月第二次东征时任第一军少将政治部主任兼第一师党代表,后又升任第一军副党代表。周恩来生于1898年,比胡宗南还小两岁,曾留学日本与欧洲,学识丰富,胆识过人,态度平和,辩才无二。胡宗南对这位比自己年轻的教官与领导十分敬佩,二人的关系很好。胡宗南常去看望他。直到1926年3月20日发生中山舰事件,周恩来被迫离开第一军时,胡宗南还特地赶去为周恩来送行,深感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