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炎死后,宦官马元鸷发动政变,一度掌握了国家大权。但宦官当皇帝不现实,自然就要从皇室里找出一个傀儡来,太聪明的不行,没准哪一天就要革了自己的命,还是换个傻子好。因此,马元鸷看上了傻了30多年的李忱:就你了!公元847年,以皇太叔的身份,李忱在马元鸷等宦官的拥立下正式登基称帝。这时候,出乎所有人意料的事情发生了,傻了37年的李忱,突然变成了一个明白人,说话头脑清晰,井井有条,当众侃侃而谈,吓得马元鸷们舌头都要吐出来:天啊,上当了。
一个忍耐了37年的帝王,以他巨大的隐忍,在经历无数次死亡的考验后,终于坐上了帝王的宝座。
上任没几天,李忱就开始施展雷霆手段。首先是轰走了李炎曾重用过的宰相李德裕,任用了与李德裕的&ldo;李党&rdo;斗了几十年的&ldo;牛党&rdo;首领白敏中。而对当初打着拥立一个傻瓜,以图操纵国事的宦官们,李忱的方式很厚道:马元鸷得到了加封,被提升为&ldo;大将军&rdo;,但手中兵权被尽数剥夺,只留了一个闲职,此外颁布严旨,禁止大臣与宦官之间交往,宰相马植只不过和马元鸷吃了一次饭,就被李忱打发回家了。雷霆手段告诉宦官们:要命还是要权?要权就给我去死,要命,就乖乖给我当奴才。
所以,马元鸷们也只能当奴才了。
傻装完了,前朝旧臣修理了,太监们老实了,装傻装了37年的李忱,以他深不可测的心机,果敢的手腕,在短短几个月里就摆脱了傀儡角色。他性情沉稳,属于不怒自威的那种人,对外人有一种天生的压迫感,又兼他在民间生活过(曾为躲避李炎的迫害去民间避祸),百姓的疾苦,官员蝇营狗苟的手段,都逃脱不了他的法眼,这样的狠角色,抓权自然是可以做到的,那么治国呢?
【二】
说李忱是小太宗,绝不仅仅因为他有李世民那样的果敢、冷静、坚韧,更因为他有李世民一样的理想:建立一个天下太平的盛世。
李忱给官员们最主要的印象,就是自律、勤政、好学。
比如李忱每天手不释卷,看得最多的一本书,就是记录贞观伟业的《贞观政要》,走到哪里读到哪里,不但自己读,还要发动官员们读,上上下下掀起学习唐太宗的高潮。
除了唱高调,做实事上,李忱更是勤快,比如他让大臣令狐询,把全国六品以上的官员整理出名单,不到几个月时间,他就记得滚瓜烂熟,任何一个官员,一报职务,他就能准确地说出这个人的姓名,为官履历以及能力和政绩。他还经常借游猎为名访查民间,考察地方官的具体政绩。一次路过陕西礼泉时,见当地有父老在为本县县官李俊爽祈福,过了一个月后,怀州刺史出缺,李忱就毫不犹豫地提拔李俊爽接任,众臣无不惊讶:一个小小七品县令的政绩,他居然能记得清清楚楚。
李忱是一个事必躬亲的人,可以说是小事不糊涂,但人常说小事不糊涂的人,大事必然糊涂,事实上,李忱在大事上更不糊涂。
说李忱治下的唐王朝,是小贞观,不仅仅因为李忱在小事上事必躬亲,更是因为他抓住了唐王朝此时最重要的问题‐‐效率。
唐朝到了中晚唐时期,可以说是社会矛盾复杂,比如宦官专权,朋党之争,带来的结果就是政治腐败,相互倾轧。李忱从登基开始,就身体力行,励志革除官场的种种弊病。他在位期间,健全了唐王朝的官员审查制度,对地方官员的考核,用中央直接派御史来进行稽查,御史只向皇帝本人负责。另外,在全国各地广布亲信,收集地方百姓对于地方官的种种言论,优秀的表彰,有劣迹的一律查办。他在位期间,官员的升迁,有时候可以用&ldo;奇迹&rdo;来形容,比如今天你可能还是个芝麻绿豆的县令,但是明天很可能就官至刺史,今天你可能是位高权重的京官,明天很可能就一撸到底。他用几乎工作狂的状态,每天审查全国各地递交上来的报告,着力整治贪污腐败。与此同时,他对自己也非常严格,比如他非常欣赏的一个乐工杀了人,他坚决交给司法机关严办,毫不袒护。甚至对自己的子女,他都严格到近乎不近人情的地步。一次他的女儿穿了一身孔雀服,本想在老爹面前显摆一番,没想到却被李忱劈头盖脸一顿臭骂,说我正在厉行节俭,你却如此铺张浪费,这让外人怎么看我?他的小女儿结婚前为小事发脾气,他知道后,坚决取消了小女儿的婚约,说你这个样子嫁过去,不是给我丢人吗?因他的以身作则,当时的达官显贵们,几乎没有敢纵容属下胡作非为的,唐朝吏治之风,一时大好。
李忱做的另一件事就是精简机构,尤其是精简税务机构。他在位期间,对国家的税收体系进行了大规模调整,地方收税的权力被直接下给县令,且不许委派官吏代收,从制度上堵住了贪污腐败的口子,同时大力裁减冗员。结果,李忱在位时期,官员俸禄的开支,竟然减少了三分之二,而税收则增加了近一倍。
当然,对李忱来说,他最想做到的,就是结束自安史之乱后宦官把持朝政的局面,但此时的宦官势力盘根错节,已成尾大不掉之势,李忱虽然大权在握,却也不能轻动,只能在各个方面进行限制,减少宦官干涉朝政的机会。李忱在位的13年,是中晚唐宦官势力最&ldo;消停&rdo;的一段时期,虽不如唐太宗贞观时期那般政通人和,但是说国泰民安,却也不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