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不容青史尽成灰帝都亡灵 > 第395章(第1页)

第395章(第1页)

初建奇功的夏元吉自此得到朱棣荣宠,归南京后愈加器重,不久后升为户部尚书,正式担当&ldo;大账房&rdo;。他借此劝谏朱棣废除&ldo;文字狱&rdo;,并为朱元璋时代因文招祸的文人们&ldo;平反昭雪&rdo;。一番开导,终令朱棣下达了&ldo;大明朝不因文杀人&rdo;的训诫,一批之前蒙冤几十年的文人,诸多被封杀的诗文著作,从此重见天日,明朝文化繁荣,百家争鸣,更从此开始。

【三】

夏元吉在永乐时代的最重要作用,是和永乐时代一系列&ldo;大功业&rdo;紧密相连的:造宝船下西洋,编修《永乐大典》,南征安南动兵30万,5次北征蒙古,平均每次动兵50万,经济花费都是天文数字,对比前朝后世,号称&ldo;丰庶&rdo;的隋朝炀帝时代,后人赞为&ldo;富宋&rdo;的北宋徽宗时代,累积&ldo;十大武功&rdo;的清乾隆时代,上述的&ldo;大动作&rdo;仅进行了一两样,便招致国库空虚,苛捐杂税丛生,百姓负担激增,以至变乱四起。但永乐时代,虽说难免劳苦百姓,却终能将这些&ldo;大动作&rdo;一一完成,个中的奥妙,正在于夏元吉的&ldo;理财之能&rdo;。清朝历史学家赵翼曾赞叹说:历朝论理财能者,唯桑弘羊、夏元吉二人也。将之与西汉经济学家桑弘羊相比,评价可谓甚高。

夏元吉之所以能顺利解决这些问题,在于他高人一等的经济眼光。朱棣的历次&ldo;大动作&rdo;中,不断有人提议用增加赋税的办法解决筹款问题,每次夏元吉都坚决反对,他的诀窍,可以概括成一句话:&ldo;裁冗食,平赋役,严盐法,钱钞之禁,清仓场,广屯种,以给边庶民,且便商贾。&rdo;

这些方法中,&ldo;裁冗食&rdo;最难办,其内容涉及到&ldo;机构精简&rdo;,减少皇室开支用度,甚至限制朱棣本人花费等问题。夏元吉知难而上,永乐四年,借筹措下西洋经费为由,请旨裁减中央到地方闲散衙门200个,分流近千人。朱棣每年给诸皇子的赏赐,也经其谏劝,每年俭省近三分之一。朝廷禁军,经其核算淘汰大量老弱残兵,建成兵少战力精的&ldo;三大营&rdo;,这件件事情都是&ldo;得罪人&rdo;的,曾有人向其贿赂以图&ldo;方便&rdo;,夏元吉将众人的贿赂之物尽数挂在家中屋檐下,以表清廉之意。接着流言四起,不断有人在朱棣面前进谗言,好在朱棣对其信任有加,多次告诫群臣:&ldo;构陷夏元吉者,处重罪。&rdo;

其他几条政策同时施行,&ldo;平赋役&rdo;,增加对富户阶层的税收,减免贫民阶层税收,并允许乡民出钱代劳役。&ldo;清仓场&rdo;,即清理各地仓库,严查贪污,每遇贪墨要案,他亲自核算,屡屡揭穿贪官伎俩。&ldo;广屯种&rdo;,招募内地无地乡民去边塞耕种落户。这不是朱元璋时代的&ldo;强制迁移&rdo;,而是国家出台&ldo;优惠&rdo;政策,用免税和经济补助吸引农民前去落户,结果九边各地22年来&ldo;户口增倍&rdo;,最早从内地&ldo;闯关东&rdo;的人,也恰出现在这一时期。而各个政策里,最关键也最难办的是两样‐‐&ldo;严盐法&rdo;&ldo;钱钞之禁&rdo;。

&ldo;严盐法&rdo;,是对洪武朝时杨思义倡导的&ldo;开中法&rdo;的再调整。&ldo;开中法&rdo;自洪武年间实施以来,对巩固国防,加强边地防务起了重要作用,但到永乐时期却情形大变。自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起,朱棣开始主动出击,先后5次大规模对蒙古用兵,虽捷报频传,但每次出师都在30万人以上,加上&ldo;下西洋&rdo;&ldo;开运河&rdo;&ldo;通西域&rdo;等大动作同时进行,财用自然捉襟见肘,无奈之下的夏元吉&ldo;跳跃性思维&rdo;,变&ldo;开中法&rdo;为&ldo;严盐法&rdo;,即由每年商人向九边输粮换取盐引,变为商人仅向北征蒙古的&ldo;出发地&rdo;集中输送粮食换盐引,这小小的调整,虽减少了九边其他边镇的收入,却保证国家可以短时间集中大量钱粮,打好北征之战。后来迁都北京时,他故伎重演,解决了大明迁都的经济难题,虽说是&ldo;权宜之计&rdo;,可毕竟解决了问题。&ldo;钱钞之禁&rdo;是朱元璋时代的&ldo;历史遗留问题&rdo;。洪武时代,朱元璋发行纸币,即&ldo;洪武宝钞&rdo;,但当时明朝发行纸币并无&ldo;准备金&rdo;,导致纸币贬值,物价飞涨。到永乐时期,虽出台禁令,严禁民间金银交易,但老百姓依然对宝钞采取抵制态度,具体方法是,每到用宝钞交易时,就故意哄抬物价,每到用铜钱交易时,便恢复常价,虽时常重惩,却屡禁不止,以至一度&ldo;纸不如铜&rdo;。夏元吉反对用强,对症下药,一方面紧缩银根,保障宝钞信誉,另一面让宝钞价格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食盐挂钩,以维持宝钞经济价值。&ldo;经济手段&rdo;确实管用,不久后物价渐趋稳定,国家财政日益平稳。

身为&ldo;大账房&rdo;,又面临国家每年&ldo;花费如流水&rdo;的情景,自然养成了夏元吉&ldo;用度谨慎&rdo;的特点。每年他&ldo;谏阻奢靡事百件&rdo;,甚至包括宫廷开支和藩王用度等行为。永乐时代的各式&ldo;大活动&rdo;,如接待外国使节,修筑河道,乃至练兵设防,样样用款,但凡是由他负责,皆小心百倍,认真核算,能省则省,为此也时常与兵部、户部等部门的官员发生争执,由此得了一个绰号:夏刺头。所谓&ldo;刺头&rdo;,在当时民间方言里,是&ldo;小气鬼&rdo;的意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