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颖回城之后,坐在营帐之中,紧锁眉头,开始思索起来。
他回想着战场上的一幕幕,深知虽然此次成功抵御了杨林军队的首轮进攻,但危机并未解除。北周大军兵强马壮,杨林更是老谋深算,绝不会轻易善罢甘休。
高颖暗自思忖:“此次能侥幸挡住,全靠事先预留的计谋。可接下来该如何应对?是坚守不出,等待援兵,还是主动出击,打乱敌军部署?”他的目光在地图上来回游走,心中不断权衡着各种策略的利弊。
“若是坚守,城中粮草能支撑多久?将士们的士气又能维持几时?可若贸然出击,一旦失利,安阳城便危在旦夕。”高颖轻揉着太阳穴,倍感压力沉重。
此时,帐外传来士兵巡逻的脚步声,更让他心中烦闷。高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保持冷静,继续思考着破敌之策。
他又想起了鱼俱罗,思绪愈发纷乱。高颖在心中不断盘问自己,是否鱼俱罗投降北周,是可以理解的。
鱼俱罗曾与他一同为北齐效力,并肩作战,也曾立下赫赫战功。可如今鱼俱罗却选择了归降北周,这让高颖内心五味杂陈。
高颖在心里默默念叨:“鱼俱罗啊鱼俱罗,难道你真的认为北周才是明主?还是迫于形势,无奈之举?”他试图从过往的点滴中找寻答案,回忆着鱼俱罗的性格、抱负以及他们共同经历的风风雨雨。
“或许,在这乱世之中,生存与大义的抉择太过艰难。”高颖长叹一口气,“若北周真能结束这战乱,给百姓一个安宁的生活,鱼俱罗的投降是否也算是一种远见?”但随即他又摇了摇头,觉得这样的想法似乎是对自己坚守的信念的一种背叛。
高颖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内心的纠结让他坐立不安。
紧接着,他又想起了兰陵王高长恭说过的话:“天下皇帝谁当都可以,只要为民造福。”这句话在他脑海中不断回响,犹如暮鼓晨钟,振聋发聩。
高颖反复咀嚼着这句话,心中波澜起伏。他回想起兰陵王高长恭说这话时的坚定神情和忧国忧民的目光,那是对苍生的悲悯,对和平的渴望。
“是啊,只要能让百姓安居乐业,免受战乱之苦,谁当皇帝又有何重要?”高颖喃喃自语道。可随即他又陷入了沉思,“但身为北齐将领,守土有责,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又怎能轻易放弃抵抗?”
高颖的内心在忠义与苍生之间苦苦挣扎,他不知道自己究竟该何去何从。是为了坚守对北齐的忠诚,继续浴血奋战,还是为了天下百姓,考虑归降北周,以换取和平与安宁?
此时,营帐外的风声呼啸而过,仿佛也在催促着他尽快做出抉择。
第二天,晨曦微露,高颖经过一夜的思索,最终决定出战。他身着战甲,威风凛凛地骑在战马上,身后是士气高昂的北齐士兵。
高颖目光坚定地望着北周阵营,大声喊道:“鱼俱罗,出来与我对话!”声音如洪钟般响亮,在战场上回荡。
不多时,只见北周阵营中缓缓走出一人,正是鱼俱罗。他同样身披铠甲,神色复杂地看着高颖。
高颖直视着鱼俱罗的眼睛,率先开口道:“鱼俱罗,你我曾一同为北齐效力,如今你为何选择投降北周?”
鱼俱罗沉默片刻,缓缓说道:“高颖,我也是为了寻求一条出路。北齐如今局势危殆,我不想徒做无谓的牺牲。”
高颖怒目而视,喝道:“你这是贪生怕死,背信弃义!”
鱼俱罗摇摇头,辩解道:“非也,我只是想为这乱世寻一个结束的可能。北周实力强大,或能早日实现天下太平。”
高颖冷哼一声:“你这是在为自己的背叛找借口!我高颖誓与北齐共存亡,绝不会像你这般屈膝投降!”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气氛愈发紧张,战场上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高颖紧紧握着手中的长枪,怒声说道:“鱼俱罗,你可还记得我们曾经的誓言?为北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如今你却将这誓言抛诸脑后!”
鱼俱罗脸上闪过一丝愧疚,但很快又恢复了坚定的神情,回应道:“高颖,誓言虽在,可时势已变。我在北周看到了结束战乱的希望,你又何必如此固执?”
高颖咬牙切齿道:“我高颖一生光明磊落,绝不会做出这等不忠不义之事!你今日的选择,必将遗臭万年!”
鱼俱罗长叹一口气,说道:“罢了,高颖,既然你如此坚决,多说无益。但念在昔日情分上,我劝你还是归降北周,莫要做无畏的抵抗。”
高颖仰头大笑,笑声中充满了悲愤与决绝:“哈哈哈哈,鱼俱罗,你休要多言!今日我与你恩断义绝,战场上见真章!”
说罢,高颖掉转马头,回到本阵,高举长枪,大声吼道:“将士们,随我冲锋!”一时间,北齐士兵们齐声呐喊,向着北周阵营冲杀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