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末日病毒这么好处理,那就不会被称作末日病毒了。
一只疯狂的感染者一旦冲进人员密集区域,再想控制病毒传播难如登天。
而且我们国家一直坚持以人文本的原则,在战前的新环疫情中“人命大于天”的思想早已深入人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加上欧洲国家并没有将病毒特性向全世界公布,唯一向我们提供了相关资料的只有罗斯国。
但是当时的国家政府对罗斯国处理感染人员的方式始终持保留意见,并没有采纳对待感染者一经发现立刻击毙的处理原则。
最初的抗疫部队依然将感染者当作一个病人来处理,在尽力将感染者抓获并采取隔离措施的同时,集中人力物力积极开展疫苗研制工作,同时寻找对感染者的治疗方法。
在这种大背景下,当时的一线部队并没有装备太多重火力武器,反而装备了大量网绳枪和麻醉枪!
他们在对抗感染者的战斗中束手束脚,总想着先活捉再治疗,但是往往抓一个伤三个,受伤就等于减员。
大量从前线撤下来的伤员,严重制约了后方各项防疫设施的建设及救援工作的开展。
而且伤员很快就转变为感染者,继续无差别攻击见到的每一个活人,最后前线一片混乱,后方更加的混乱,第一批抗疫部队很快就被前后夹击,最终全部牺牲。
是的,牺牲,也直到这一刻国家才被迫认清现实,放弃了原来对感染者的处置原则,所有被感染的人员一律算遇难或牺牲。
不管曾经的那个人有多么的重要或伟大,一旦变成了毛发掉光的红眼怪物,在那一刻它就不再被称之为一个人,而是丧尸!
很快这个名称就成为了国内对感染者的统一称呼,一线作战人员也不再将那些怪物当人看,除了为了做研究而抓的实验样品,所有丧尸一律击毙。
虽然国家在之后的抗疫作战中坚持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作战原则,但是奈何我们国家是世界人口大国,在战后因为许多遭受到核打击的城市不再适合居住,加之当时的社会治安形势不容乐观。
大部分人口都是迁徙出原来受攻击的城市,在周边的三四线城市集中管理。
这导致除了那些有辐射的无人区外,大部分居住区人口都十分的密集,一旦病毒传播到该地区,受感染的人数往往是几何级数增长,而这种情况是灾难性的。
随着疫区的不断扩大,国家的机动力量很快捉襟见肘,有时不得不放弃整个城市。
为了不让尸群进一步扩散,哪怕当时的市区还有未撤离的人员,一旦疫情态势失控,只要伤亡能够接受,往往会直接动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温压弹、白磷弹、凝固汽油弹甚至火箭弹覆盖轰炸,一座座凝结了几代人心血的城市就这么在烈焰中倒塌,无数丧尸在高温中变成灰烬,更有许多来不及撤离被尸群围困的群众和部队被一起殉葬!
许多的预备役和适龄青年被征召,组成大量后援部队随时准备派到前线。
一时间整个沿海地区战火四起,其战争烈度远远超过战前的常规战争强度!
但是在原来的一线部队遭受大量伤亡后,后续补充的兵员素质开始直线下降,毕竟疫区战线太长,伤亡率始终降不下去。
在后方征召的新兵们来不及接受系统的训练,在短时间内接受了面对丧尸作战的针对性训练后,无数枪都没摸几天的新兵们就这样被送上了前线。
喜欢末世沧桑路()末世沧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