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逆袭之寒门状元 > 第二〇八章 院试本就没那么简单(第1页)

第二〇八章 院试本就没那么简单(第1页)

沈溪琢磨了一下,这两篇题目看似不难,但其实都不容易。

在沈溪想该把论述的重点放在“学而时习之”,还是“有匪君子”时,别的考生还在那儿抱怨,这他娘的到底是什么鬼题目。

两篇四书文的考题,却有四分之三出自《诗经》,对于在场大多数考生而言,这题目简直无比的坑爹。

众所周知的事情,高明城科举时的五经本经是《诗经》,所以他出题才会对《诗经》这么偏爱。

但《诗经》属于五经,而五经又是府试选考的题目,就算历年来高明城在《诗经》题目上出得很出彩,也没像今年这样,在两篇必答的四书文里全都引用五经内容。

说是四书文,还不如说是五经文。

沈溪没有像县试一样马上落笔,而是要整理脑海中的知识,就算第一篇容易些,也需要从那么多圣贤之言当中,找到切题的内容。

过了大约一刻钟,沈溪把脑海中把脉络整理清楚,然后在草稿纸上奋笔疾书,作成文章,最后稍微修改,第一篇文章就算完成了。

沈溪重点检查了避讳的问题,在确定没有犯忌讳之后,沈溪开始把文章誊抄在考卷上,字迹只算是工整,并未刻意在考卷上表现他的好书法。毕竟主考官高明城只是乙科出身,若一手好字太过出众,也容易引起他的嫉恨,还是中庸点好。

沈溪完成第一篇文章后,稍微留意了一下周围的考生,顿时发觉情况好像不太对劲。入目所及的考生竟然没一人落笔,全都眉头紧锁苦苦思考。

沈溪心想:“难不成题目太容易,他们不知如何下手?”想到这里,他不由摇摇头,把精力收拢回来,放到他认为比较难的第二题上。

这题目。其实无论从“学而时习之”还是从“有匪君子”来论述都是可以的,区别是问题的关键究竟在哪儿,这涉及到出题人的心理。

若出题人认为当一个有文采的君子,前者“学而时习之”比后者“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重要,你侧重后者就是审错题了,在十取一的考试中,等于落榜。同样的道理,要是出题人认为后者比前者重要,你侧重前者,同样会被刷下去。

从字面上。很容易认为,既然出题人说的是“学而时习之,有匪君子”,那就一定是学而时习之更重要。

可沈溪却要从出题人高明城身上来考虑,到底他觉得哪点更重要呢?

沈溪在考府试之前,特别了解过主考官的喜好,就好像当初研究叶名溯一样。

这高明城,早年属于那种落魄书生,直到三十岁考过秀才并接连中举。为主考官赏识方踏上仕途。

陈年旧事,沈溪没法调查得更清楚,但他仔细考虑了一下,这高明城根本不是个“学而时习之”的人。因为他在做官前是没机会“实践”的,反倒是高明城曾多次对人讲述自己少时的辛苦,如何帮人写书信以及写春联养妻活儿。

或者正是这段惨痛的经历,才令他拼命巴结权贵。不断获得升职的机会。否则,一个举人凭何官居四品的一府知府?

沈溪在想明白这点后,思路马上开阔了。

这就好像范进中举。你问他到底是学习后多实践重要,还是要经受得住生活的磨砺更重要,他一定选择后者。

沈溪找到侧重点,马上就开始起草文章。既然这题目中有“学而时习之”,那就不能不提,但也不能作为侧重,在文章中稍提一句学到知识是前提,重要的是经过生活的磨砺,忍受得了疾苦,才能真正成为君子。

沈溪这么写,等于是变相恭维高明城。

一篇四百字左右的文章,就算用八股文写,对沈溪以前动辄写几万字论文的人来说实在不要太容易。

写完之后,沈溪仔细检查过,开始往考卷上誊写。

就写的过程中,他突然想到一句诗,非常切合这题目的论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