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就这么简单,简单得让傅宗龙这个老将都愣了一下才回过神跪下道:&ldo;老臣遵旨!&rdo;
常宁一挥手,十几个侍卫立刻接手了马车。常宁这才回头过来道:&ldo;傅大人,皇上口谕召您觐见,大人可随末将一同回去见驾!&rdo;
傅宗龙这才站起身拱手道:&ldo;那有劳常副统领了!&rdo;
&ldo;好说,好说!&rdo;
傅宗龙吩咐下头的参将带着人马回营后,跟着常宁来到崇政殿见驾。傅宗龙一进门,就瞧到大殿里头站着两个人,正是内阁大臣孙承宗跟辽东督师袁崇焕。傅宗龙心里是有些得意又有些惶恐,因为在这次沈阳会战他出的力最少,皇上反而指派了一个最具荣耀的差事。袁崇焕督师辽东十余年,差点把命都送在这里,就是为了能够平定辽东。孙阁老几次出山,两次督师辽东,一手训练京军为的是同样的目的。但皇上偏偏没有将荣耀给他二人,而是给了他这个半路杀出来的兵部尚书。之前傅宗龙倒光顾得想着后世人怎么记住他,现在见到两位出力最大的同僚时,傅宗龙才觉得事情不是这么简单。
皇上还没有来,傅宗龙跟他二人见过礼。论顺序当然是孙阁老第一,傅宗龙是兵部尚书第二,袁崇焕位列第三。但即使是傅宗龙立了大功之后,孙承宗跟袁崇焕只是惯例的贺喜了一番,并没有表现得有什么吃味。傅宗龙也是宦海几十年了,对彼此都算熟悉,真真假假自然看得真切。孙承宗跟袁崇焕没有怨恨他抢功劳,事情越发显得不寻常。
事实上就在一天之前,接到傅宗龙捷报的那个晚上,孙承宗跟袁崇焕在大帐中有过一次对话。当时孙承宗撩开大帐,却看到袁崇焕一个人在那喝闷酒。袁崇焕没有想到孙承宗这个时候会过来,赶忙起身道:
&ldo;阁老,你怎么来了?&rdo;
孙承宗笑道:&ldo;特地来看看你啊,怕你心里存了想法!&rdo;
&ldo;这&rdo;袁崇焕没有想到自己这几天表现得很平静,结果还是给老上司一语识破了内心。袁崇焕有点郁闷请孙承宗坐下道:
&ldo;属下跟阁老在辽东耗了十几年,这一腔热血都耗在了上边。阁老这些年一直操心京军,最终在沈阳城下让鞑子折戟!属下在阁老面前不说假话,这最后一功却让别人取了,若说没想法那是假的。&rdo;
&ldo;呵呵,怎么心里有了怨怼?&rdo;
袁崇焕摇头道:&ldo;怨怼是不敢,只是十几年下来没能完功遗憾不少!皇太极在辽阳插翅难飞,任谁去都可得这份功劳。若是阁老领兵前去,属下自然服气!&rdo;
&ldo;我去?&rdo;孙承宗指了指自己道:&ldo;老夫也没指望,就算傅宗龙没来,也轮不到老夫去!&rdo;
袁崇焕疑惑道:&ldo;大人不能去?!&rdo;
&ldo;不仅老夫不能去,就是你也不能去,傅宗龙不来,最后也是便宜下头的小将领罢了!&rdo;
孙承宗点到这个份上,袁崇焕有点明白过来了。孙承宗从旁边拿过一个被子,袁崇焕忙给他上满杯酒道:&ldo;阁老请,要不要再加几个小菜?&rdo;
&ldo;不用了,凑合着吧!&rdo;孙承宗摆手道:&ldo;老夫今年已经七十又四了,以这个年纪还能干多久呢?在某些人看来,擒拿皇太极是不世之功,老夫若得了功劳,那皇上如何封赏?首辅次辅又往哪摆?&rdo;
&ldo;这个&rdo;袁崇焕倒没有往这方面想,不过想一下也是,孙承宗已经是内阁大臣,致休后,太傅、太师的荣位是肯定有的,这是崇祯朝的惯例。现在立了大功后封赏,封什么太师已是不合适的,除了首辅的位置,还真不知封什么好。如果封无可封,那么皇上就肯定不会将功劳给孙承宗。
可自己呢?!
孙承宗似乎看出了袁崇焕的想法,继续道:&ldo;皇上总是希望看到四平八稳,老夫年纪大了,用不了多久也会致休养老。位置总是要你们补上,元素啊,你成于辽东军,受掣肘也在辽东军,要把眼光放开点,不要计较一时的得失,要一步一步的来。&rdo;
&ldo;可辽东军是大明的人马,属下也是&rdo;
孙承宗摇摇头道:&ldo;元素的心思老夫明白,否则老夫也不会跟你说这番话。作臣子的就是要知道进退。皇上这般安排,只怕你手下的那些人都不服气吧!&rdo;
&ldo;这个&rdo;
&ldo;连你这个督师都这样,下头的人还没意见?!&rdo;
袁崇焕讪讪笑道:&ldo;属下着相于名利,让阁老见笑了!&rdo;
孙承宗拍拍他的肩膀道:&ldo;你能明白就好,名利二字又有多少人能看透。皇上也不避嫌说名利,不能免俗也不出奇!这里头的事情老夫明白,皇上也明白。皇上不是寡恩刻薄之人,辽东军辛苦这么多年,皇上自然清楚,不会亏待了你们!&rdo;
&ldo;阁老这么说,属下越听越惭愧了,愧对圣恩啊!&rdo;
孙承宗又喝了杯酒道:&ldo;平定女真是件盛事,要群臣玉露均沾才能和睦相处,一人锋芒太露总是不好!元素你以后的路还长,皇上对你也颇为倚重,你要好自为之啊!&rdo;
&ldo;多谢阁老教诲!&rdo;
平日里袁崇焕醉心于战术战略的研究,哪里想过这些。经过这次跟孙承宗长谈,袁崇焕多少有点把握到了皇上的心思。论平辽而言,臣子当中功劳最大的当然是孙阁老跟他自己。皇上也明白,只不过这一切的安排是稳定的需要。皇上不希望有一军独大的局面,那么他们这些作臣子的就要懂得进退。因为不懂进退的人下场往往是惨淡的,袁崇焕想到当年的毛文龙,心里不由一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