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南宋北宋是什么意思具体在什么地方 > 第95章 过江不容易(第1页)

第95章 过江不容易(第1页)

高全接过那张纸,看到上面写着:“天降双猛虎,一北一南主。解得千年劫,海上有定数。”二人看了疑惑不解,双猛虎还可以说是他两个人,后面的就看不懂了,于是就问主持。

住持说:“有用用中无用,无功功里施功。不用解,也无需解,更不当解,缘到自然消。”再问就不说了。如此玄妙,他二人也不敢造次。

收到这等超自然的信息,王有志也不想去崇禧祠了,他怕又给出什么玄而又玄的信息来。而且九霄宫算是茅山教最高水平,料想崇禧祠也给不出什么切实可行解决方案。除非陶弘景祖师现身,撕开虚空将他俩扔回去。

于是王有志又向九霄宫求购硫磺硝石,住持很大方,将全观的一百多斤存货都卖给了王有志。王有志又许诺日后再来,定然捐巨款修庙。住持明显不信,虽然谢了,但还是明摆着希望他们赶紧走。

高王二人下山回到营帐,派人去崇禧祠等处继续收购硫磺硝石,决心把茅山上道观的存货都搜罗一空。

俩人商量了半天,觉得“解得千年劫”可能是指上天派他们来,解除中国千年大劫;“海上有定数”难道是让他们去开拓殖民地?“一北一南主”到底什么意思实在想不出来。

想不出来就不想了,此地不可久留,他们还是要尽快渡江。火药配置简单,做成饼后就放在大车上边行军边晾晒。

等翻越了茅山后,高全下令释放了俘虏,每个人还发了一点路费,说自己只是跟王文修有仇,要去杀他,不想伤及无辜。只不过走错了路,到了茅山这里,与他们打了起来,这次就放了他们,如果再遇到,定斩不饶。俘虏们吓得抱头鼠窜。

也有五六十个俘虏不愿走,他们基本上是归正人,不少还是京东东路人,觉得这一段时间是南逃以来最幸福的时光。

抗金军不随便打骂,很多人还是乡党,而且对于抗金军宣传的打回中原的思想也很认同。最重要的是,这边给吃饱饭。

经过甄别后,高全把他们打散了分别编入战斗部队和后勤。这样抗金军的总人数增加到六百来人。

等释放的俘虏走远,高全下令把北上抗金军的旗帜收起来,换成他们在龙王庙镇缴获的禁军军旗,护卫队本来就算是厢军,再加上几次缴获的军装盔甲,抗金军大部分都是官军打扮。还有一些丁壮没有军装,但这也不是问题,因为那时候军队经常征发民夫。

有些女人孩子问题也不大,宋朝的军队大部分是带家属的。一路上非常顺利,避开城池,遇到有关卡问,就说是调往淮北换防的。无人怀疑,哪有自愿去前线送死的?所以这帮官军肯定是真的。

再说那一营官军被击溃后,自然又夸大其词,再次祭出“王高十万大军”的说辞。虽然秦桧等人不信真有那么多,不过能轻松击溃五百人的官军,而且顾指挥使受了重伤:刀伤两处,头部一处,大腿一处;箭伤七处,左右肩各一处,前胸一处,后边四处。

因为伤势太均匀,秦桧也不太信真有这么多处伤,但也认为他应该是力战不支,受了重伤。

由此可见,抗金军至少有能战之兵两三千,这样算下来加上裹挟的民壮妇孺,应该总数在一万上下。结合龙王庙和乌金寨附近的归正人失踪数量,大致可以对得上。

他们见高王二贼越走离临安越远,又听说高王二贼深恨王文修,誓要杀之,觉得二贼不应该会或者不敢来攻临安,最有可能是经金坛、常州,去苏州华亭杀王文修。当然也有人提出,既然高王二贼号称“北上抗金军”,就有可能去渡江北上。

但秦桧认为二贼号为北上抗金军,纯属恶心自己,不会有胆子真去北方。他收到的报告是二人其实不是归正人,而是从爪哇以南的澳洲来的归明人,跟金兵也无冤无仇。万一二贼真渡江北上,那不是更好嘛!

跑到江北,朝廷上下就能睡安稳了,最近二贼在京畿重地搅动风云,很多高层已经在抱怨他处理鲁莽了,跟二贼有关联的几家士族也在闹。宫里面传出消息,官家听说二贼能打,甚至起了招安的心思。

如果他们真跑到北方去跟金兵打,自取灭亡,那就是天助他秦桧。于是他下令留都(南京)、金坛一带严防死守,并往那边调兵增援。经过两次大败后,现在官兵也都不敢再去撩拨高王二人了,能守住城池就是大功。

而现在高王二人已经到了丹阳镇附近。从茅山到他们计划渡江的马鞍山附近的江边,其实才五十多公里。

如果仅仅是护卫队,高全有把握一天走到,但如今有这么多老百姓,特别是妇女儿童,他们一天走五十里路已经接近极限,再多走就会有不少人掉队。

还有个问题就是大车。大车的木轮很容易损坏,一旦坏了,大车就只能推到路边去。倒也不会暴露行踪,因为周围的村民捡了去,是坚决不会说的。大车在当时也是宝贵资产,相当于后世的大货车。凭本事捡的大货车,断然没有交出去的道理。

他们走得急,大车损坏得更多。高全估计,到江边后,大部分大车就要丢弃了,因为他们很可能没有那么多大船可用。他更看重那些江州独轮车,那些车更轻便,妇女儿童也可以坐在上面。

下午五点左右,到了丹阳镇附近扎营后,丹阳镇如临大敌,因为那时候官军经常比土匪更可怕。这时候张河又发挥了作用,他利用自己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冒充一个都头,去跟丹阳镇交涉。

那边很爽快地答应了提供给养,特别是木头车轮,也不要钱,还送了五百贯,条件只有一个:军队不进镇子。王有志发现自己带了那么多钱,居然一路上没怎么花出去。欣慰之余,他也知道到了江北,真正的考验才开始。

第二天天刚亮,抗金军就拔盖起营,直奔采石矶而去。那里是附近最大的渡口。高全估计那里就算有驻军并识破了自己的行踪,也不是自己的对手。而且官军的主要责任是守住渡口的军寨,如果自己表现出就是要过江,他们应该不会拼命阻拦,当然前提是认识到自己不是对手。

从丹阳镇到采石矶大概二十公里,他们走官道,速度很快,走了大概两个时辰,不到中午就快到了。高全一边下令修整吃饭,一边派张河和王大志继续冒充都头,拿了他用缴获军都虞候的大印伪造的公文,去采石矶的牛渚渡口观察情况并安排船只。

张河和王大志带了一个排的护卫队员,如狼似虎冲进渡口,发现确实有驻军,不过也就一个都。这边都属于太平军州,驻军说是一个都,其实只有六十多个人。一个年轻的副都头看到一大帮军士冲了进来,赶紧迎上去。

张河厉声喝道:“奉枢密相公令,大军北上淮北换防,尔等谁是都头?速速安排船只。”

那个副都头连连点头称是,但又索要公文。张河掏出公文,在他面前一晃:“看到军都虞候的大印了吗?可是假的?”

那副都头说:“大印倒像是真的,不过既然是换防公文,如何是军都虞候的大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