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世界屋脊多宝藏阅读答案 > 第564章(第1页)

第564章(第1页)

打眼放炮本是工兵的拿手好戏,可是有一次,三连却被眼前一段长200余米、高50多米的&ldo;大石岩&rdo;给难住了。每当穿孔时,钻杆就卡在石缝中,转不动,拔不出,凿岩机也发挥不了作用。装药放炮时,很多炮只冒一股浓烟,原因在于石缝中的炮眼不密封,石缝弯弯曲曲,有的既宽且深,不知如何是好?官兵们出主意,想办法,反复试验,在石缝深的地方先用土填好垫实,再装药;石缝交错密集的地方,就用钢钎堵住炮眼,在周围填满土、捣实,抽出钢钎尔后装药,终于试验成功,提前28天打通了&ldo;大石岩&rdo;。同志们看着岩壁改观,想起满载物资的车队将从这里通过时,那情景不亚于在战场上攻克了一个碉堡,占领了一个高地那样令人兴奋而激动!

公路在不断延伸,困难、危险也接踵而至。一次,排长杨指全和藏族战士桑培在一段乱石陡坡上修便道,桑培在坡上拉着保险绳,杨排长在下面抢险作业。突然,桑培发现悬崖上有碎石掉落,他大声急呼道:&ldo;要塌方了,排长!快上来!&rdo;话音刚落,一块大石头从桑培身旁滚下,桑培一边紧紧抓住保险绳,一边继续呼喊排长。不料一块石头砸在他的头上,在同志们把他扶起来为他包扎时,他已昏倒,只听见微弱的声音在喊:&ldo;杨排长,杨排长……&rdo;不幸中的万幸,杨排长在身上的保险绳被砸断,身落峡谷千钧一发之际,他紧紧贴在一块下塌的巨石上面才幸免于难。

就这样,三连官兵为了架通通往外面精彩世界的&ldo;幸福金桥&rdo;,在多热拉山度过了整整3个春秋。他们身居原始森林,以帐篷为家,与鸟兽作伴,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铺路架桥,在荒无人烟的多热拉山同大自然作顽强的抗争。荣誉属于征服多热拉山的光荣战斗集体!三连官兵冒着生命危险啃下了一处处&ldo;硬骨头&rdo;,闯过了一道道难关,提前完成了修筑墨脱公路中所担负的艰巨任务,荣立了集体三等功。西藏自治区交通厅公路工程局授予了三连一面绣有&ldo;红心修公路,造福于人民&rdo;的锦旗。

五、建成江孜工程,加强西线防卫

英雄的江孜古城位于冈底斯山麓、年楚河畔,海拔4020米,是亚东、日喀则通往圣地拉萨的门户,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ldo;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rdo;那高耸入云的江孜宗山英雄纪念碑似乎在告诫后来者:不要忘记1904年7月,英帝国主义侵略者荣赫鹏、麦克唐纳率兵在宗山城堡用坚枪利炮血腥屠杀江孜军民;不要忘记那一段给西藏人民带来耻辱的苦难岁月。

1981年3月,我团一营240余人背负着历史的使命和民族的希望,奉命从600多公里外的林芝进驻江孜城下,担负起7条永备式国防坑道工程和附属工事的施工任务,历时5年零8个月,并于1986年10月17日至22日在我团、日喀则军分区、西藏军区组成的联合工作组,对工程进行全面验收合格后举行了移交签字仪式。

全营官兵长途跋涉到达工地后,面对的是重重困难。一是远离军区和团部业务主管部门,交通联络不便,请示工作很难及时明确;二是住房条件差,临时搭建的房子多为&ldo;干打垒&rdo;或活动式铁架房,这里年平均气温零下6c,早晚室内墙壁上都有一层薄冰;三是蔬菜供应不足,官兵们每年有七八个月吃脱水菜,严重缺乏维生素,不少同志指甲凹陷,嘴唇干裂,头发脱落;四是施工器材损耗大,急需的零件不能及时运达,不得不停工待料。但是,同志们知难而进,有条件要干,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干。

冬春季节,江孜严重缺水,部队生活用水都极为困难,根本不可能用钻机打水眼。为了不影响工程进度,官兵们硬是顶着灰尘打&ldo;干眼&rdo;,一班下来,连鼻眼都分不清。一连在被覆坑道时,因道高坡陡,沙石、水泥不能用汽车拉到洞口,官兵们便用麻袋一袋袋背到洞口。高寒缺氧,徒步走到洞口都气喘吁吁,更何况背着上百斤重的沙石、水泥?衣服磨烂了,肩膀磨破了,但没有一个人有怨言。在进行内拱顶被覆时直不起腰,同志们就躺着身子把沙石、水泥一桶一桶往上传,不少战士烂皮肤、烂档,但没有一个叫苦。

施工进入决战阶段,根据党中央、中央军委提出的工作重点转移到&ldo;三线&rdo;建设的战略转变,江孜设防工程必须在一年内实现收尾和封闭伪装,任务相当紧。团长党志敏及时组织官兵开展了&ldo;比干劲,赛进度;比质量,赛安全;比团结,赛作风;比出勤,赛贡献&rdo;的革命竞赛活动。西藏军区也非常重视,专门从边防七团抽调190人前来突击支援,大大增强了同志们打硬仗、恶仗的信心。全体干战齐上阵,没有节假日,没有星期天,有时一天连续工作16个小时,在工地上几乎分不出谁是干部谁是战士。他们完全用打仗的要求对待施工,认为完成任务就是胜利,就是光荣,相反就是耻辱。营长陈代富是第一个随部队开进工地,最后一个离开工地的。施工5年多,他没有休过一次假,家属来队,小俩口只在拉萨见了一面就返回了工地,就是连家属生小孩也没有请假回去。四连副排长王仁波带病坚持在工地上,被领导发现后才强迫住进医院做了外科手术。病未痊愈他就跟医生软磨硬缠出了院,跑回了工地。同志们劝他休息,他却说:&ldo;这是考验80年代军人的第二战场,大家都在大干,我怎么能闲得住?&rdo;尤其令人难以释怀的是,在施工的5年多时间里,不少同志一入伍就加入了施工队伍,临到退伍还不知道团部的位置。他们说当兵3年,把青春献给边防,献给国防工程,无怨无悔!1985年6月1日凌晨1时许,二连驾驶班6名同志还在坑道内排渣作业,进行最后的施工冲刺。突然,战士杨文建发现了塌方险情,在这危急的关头,他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高喊一声:&ldo;要塌方,快躲开!&rdo;随即奋力将正在弯腰撮石渣的班长胡道权推出半米开外,全班其他同志都脱离了危险,而杨文建同志却被压在一块重约500多公斤的巨石下面,献出了年仅21岁的生命。杨文建同志被评为革命烈士,追认为中共党员,追记一等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