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直属队很快成立了开荒生产指挥部。为了及时交流经验,表彰先进,指挥部办了一张油印小报。我和《建军报》的郭辛可同志被抽调去边开荒、边出报。我们那个小报编辑部人员少,设备简陋,郭辛可同志负责编采,我负责缮写油印。两块两用帆布拚起来的小帐篷当办公室,办报的全部家当也只有一块钢板、一支铁笔,一筒蜡纸和一架半旧的油印机。别看它小,在当时还是个很热闹的地方,许许多多的开荒喜讯、生产捷报、英雄模范人物和抒发革命情怀的诗歌快板,源源汇集到这里,又从这里带着油墨香味传播开去,可称得上是个&ldo;新闻中心&rdo;哩。
拉萨河从群山中奔流而来,在绕过拉萨的河道两岸,留下大片大片的乱石荒滩。多少年来,这些荒滩乱石中刺丛密布,野兔出没,一直保持着荒芜状态。
11月的拉萨已进入隆冬季节,拉萨河里飘着冰凌,两岸山头白雪皑皑。清晨,河谷里寒风飕飕,捏着冷冰冰的镢头、锹把,手指冻得发麻。中午,强烈的阳光又烤人皮肤,光着膀子干活还直流汗,帐篷里热烘烘的呆不住人。下午和夜晚,狂风卷着沙石,铺天盖地而来,使人睁不开眼睛,有时帐篷被刮得摇摇摆摆。记得工地上曾流传有这样一首打油诗:
睡眼正朦胧,
忽然刮大风,
翻身忙爬起,
‐‐追帐篷。
开荒大军根本没把恶劣的自然条件放在眼里。每天早晨,当朝阳刚刚从东方升起的时候,同志们就摩拳擦掌,扛着劳动工具奔赴开荒工地。第一个征服对象是刺丛。这种刺丛是一大蔸一大蔸的,枝丫上长满了三角刺,稍一不慎,就扎伤手或撕破衣服。更难对付的是刺丛的根伸在乱石下面,盘根错节,要挖掉一蔸刺丛,往往得刨个大坑。一天下来同志们的手上被划出一条条血痕,衣服上也尽是口子。有人风趣地说:&ldo;你越扎我,我越挖你,看谁斗过谁。&rdo;
刨乱石也是件费劲的事。荒滩上乱石垒垒,加上地也有些上冻,常常一镐下去,嘣的一声,碰到石头上,溅起几点火星,被反弹回来,震得虎口发麻。一块脸盆大的石头,几十镐还不一定刨得掉。有时,镐头下去,小石头还蹦起来打伤人,战士们管它叫&ldo;跳弹&rdo;。被&ldo;跳弹&rdo;击中的同志,一个个干得更猛更欢。他们说,进军路上的万丈大石山都被我们踩在脚下了,小小石蛋算个啥!
战风沙,既艰难而又有趣。午后一上工,同志们就开始&ldo;武装&rdo;起来。有人用细绳扎住袖口和裤腿;有人用毛巾围住脖子;还有人用件衣服干脆连头带脖子一起裹了起来。转眼间,工地上出现了一支好似当年打游击的武工队。老天爷倒很准时,下午一两点钟,两岸山头一模糊,风沙就来了。天上地下一片浑茫,沙石尘土一个劲地朝人们的脖子里、鼻子嘴巴里钻,一张开嘴说话,牙齿就咯吱咯吱地响。但同志们挥舞镐锹,向刺丛乱石猛攻。河滩上,镐锹与石头的撞击声、劳动号子声、欢笑声,压倒了风沙的呼啸。有一次风沙停歇后,休息时间,老司务长指着身边的通信员小王说:&ldo;咦,看你这个土猴子!&rdo;小王抹了一把脸,瞅瞅司务长嘻嘻地笑了。&ldo;看看自己吧,眉毛胡子还分得清吗?&rdo;这时,同志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开荒生产中,除了战胜自然条件困难外,还要与饥饿作斗争。当时,部队给养短缺,后方一时运不上来。噶厦卡我们,只好靠马料(黑豌豆)充饥,每顿吃的都是煮豌豆或是用黑碗豆磨成粗糌粑。那时还没有高压锅,煮出来的豌豆半生不熟,就这样还不能管饱。在那些挨饿的日子里,同志之间互相关心、团结友爱更加发扬。记得生产小报上曾报导过军直属机关节省粮食送给担负开荒任务较重的连队,连队用开荒的突出成绩来作回答的消息。机关开饭的时候,我们女同志总是让炊事员少给一些,饭量小的男同志,也主动让粮给饭量大的男同志吃。
尽管饿着肚子开荒,劳累交加,但开荒大军依然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对扎根西藏、建设边疆充满着信心。大清早,工地上便插起了劳动红旗,响起了豪壮的歌声:雪花飘,汗水淌,我们把荒山变了样……。班与班、组与组之间开展了劳动竞赛,大家你追我赶,热气腾腾,纷纷动脑筋,想办法,摸索挖刺丛刨乱石的窍门。休息的时候,同志们成堆地凑在一起交流经验,晚上回到宿营地,有时很晚了,还围着昏暗的烛光开&ldo;诸葛亮会&rdo;。我们的生产小报上每期都刊登着来自工地的决心书、挑战书、表扬稿和快板诗等鼓舞人心的消息。其中一首快板诗这样写道:
一镐头,一镐头,
汗水往下流,
流进泥土里,
泥土黑油油;
撒到荒滩上,
荒滩变绿洲。
种粮食,种蔬菜,
丰衣足食不发愁,
革命传统大发扬,
保卫边疆乐悠悠。
在那些日子里,开荒工效不断提高,好人好事大批涌现。军后勤部老模范李凤岭同志当时已经50多岁了,本来领导上为了照顾他,打算让他留在拉萨城里,可他怎么也不愿意,扛起镐头非来西郊开荒不可。他说:&ldo;我是来建设西藏,保卫边疆的,西藏的反动分子想把咱部队饿走,我就是要扎下根来干&rdo;。开荒中,这位老模范不怕苦,不怕累,不服老,一直走在前面,不断创造新纪录。开荒结束后,部队撤回拉萨,李凤岭同志又留下办&ldo;八一&rdo;农场。后来还把他的孙子也接到西藏,直到60年代末去世之前,还一直在农场坚持劳动。李凤岭同志热爱边疆,祖孙建藏的事迹,被传为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