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古人都在刷视频 > 第36章 古代翻译(第1页)

第36章 古代翻译(第1页)

【你有没有想过,自古不同文明间的语言并不相通,那么第一个懂得两种语言的翻译是如何诞生的呢?】

“阿巴,阿巴。”挨了一顿打,鼻青脸肿的二狗又开始作怪,手舞足蹈示意二叔猜一下自己说的是什么。

李二叔:“猜你奶奶的腿。”,捡起泥块就朝二狗扔了过去。

……

[爸妈的语言不一样,儿子生下来天生就是翻译官。]

[生个孩子,这边待一年,那边待一年,自然就会两种语言。]

……

【从周朝四方宾服到汉代挥师西域,从唐代玄奘取经到明朝郑和远洋,中华文明的触手几千年来从未固守于已知的东亚版权之中,那老祖宗们最开始是咋跟外国人交流的呢?】

【自打周朝开始甚至更早之前,东西南北四方边境的异族语言跟中原都是不同的,那么如何给这些化外之民传达周天子的命令呢?这些地区想要朝贡又如何跟周天子表忠心说好话呢?

于是翻译这个职业就诞生了。

“《礼记.王制》:五方之民,语言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日寄,南方日象,西方日狄鞮,北方日译。”

掌管东边民族翻译事务的叫寄,管南方的叫象,管西方的叫狄鞮,管北方的叫译。

这些人有一个统称的官职叫做“象胥”。

象:指通晓难以语言的人。

胥:指有才能的人。

用今天的话来解释就是翻译官。

后来中原扩张,东边南边相继纳入版图开始接受汉语熏陶,主要语言上也就慢慢只剩下方言的差距,故而这几个地区的翻译就不那么重要了。

不过由于北方匈奴的军事威胁一直存在,包括北上河西走廊可直通西域诸国,所以外邦交流的主要口径就剩北方一个口子,专指北方语言沟通的“译”就成为了专指。

后来翻译佛经的人把翻和译连在一起才有今天的翻译二字。

《后汉书·南蛮传》记载:“交趾之南有越裳国,周公居摄六年,制礼作乐,天下和平,越裳氏以三象重译而献白雉,曰:道路悠远山川阻深,音使不通故重译而朝。”

就是说周公辅政的时候,如今越南的地儿有个越裳国为表忠心给周天子进贡了白毛鸡,可是语言不通,所以就要三象重译,也就是多次翻译。】

……

[白毛鸡是啥?]

[就是白毛鸡,谜底就在谜面上。]

[可能是孔雀吧。]

……

【周天子在今天的陕西,越裳国在今天的越南,要想能够沟通,没有陕西和越南的直接对口翻译人才就得多重转述。

大概就是先通过越裳国的人把话转述给一个广西人,广西人再转述给一个浙江人。浙江人再转到河南人,河南人再转陕西,毕竟相邻地区的语言至少是具有一定的辨识度的。】

……

[你这绕远了啊,直接广西、广东、湖南、湖北就到河南了。]

[浙江要是转到温州就完蛋了。]

……

【那这种多重转述后的准确性能有多高呢?

想必很差。

这还只是南北方的语言差异,但同为南方,难道就能听懂了?

回答:也听不懂。

当年楚国的鄂君“子皙”坐船在湖上玩,撑船的船夫是个越人。

相当于今天一个浙江人碰见了一个湖北人,

越人船夫估计是没见过鄂君这样的大帅哥,于是就用粤语对着鄂君唱了一首歌。

当时的粤语被中原人称之为“鴃舍鸟语”,就是说一个字也听不懂,像鸟叫似的。越人的歌声给鄂君听愣了,心说这人朝我呱唧呱唧说了个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