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大唐为什么带破血 > 第零六八章 以彼之计还彼身(第1页)

第零六八章 以彼之计还彼身(第1页)

酒过三巡,李世民饶有兴趣的问道:“假若我大唐有朝一日,东征高句丽,将军可曾想过如何作战?”

乔北溟思忖道:“实不相瞒,我的确想了很多。”

李世民兴致勃勃道:“将军且道来听听。”

关于覆灭高句丽之事,乔北溟有过深刻的思索,也曾深入的想过隋唐杨坚、杨广、李世民、李治这四个皇帝为什么都要征伐高句丽!

原因在于从西汉时期开始高句丽就与中原结下了仇恨,

那时候,高句丽、百济和新罗就雄踞整个朝鲜半岛,历时700余年。东汉末年之后直到南北朝时间里,中原政权多次更迭,对外族影响力大幅下降。

在这期间,高句丽、新罗、百济不断利用外交手段牵制对手巩固自己,最后高句丽逐渐发展为东北那边最强的国家。

此之以后,实力弱于高句丽的新罗、百济为了应对强大的敌人,像东汉三国的蜀吴一般,结盟共同对付高句丽,如此维持了很长一段时间。

高句丽抵抗不住新罗、百济联军的进攻,从而丧失了汉江上游地区。处于弱势的高句丽为了化解新罗百济之盟,就学三国时期的曹魏,对本有宿怨的新罗、百济进行游说离间,为了挑拨新罗百济起内讧,高句丽不在执着于一统朝鲜半岛,而是把目光瞄向辽东一地。

新罗百济失去了高句丽这个强敌,如高句丽之愿的内斗了起来,双方围着汉江下游地区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就在新罗、百济互斗不休之际,安然的置外事外的高句丽奋力西进!

高句丽和中原历代王朝的外敌不一样,首先它是一个农耕国家。游牧政权靠天吃饭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局限,强则强矣,一旦生产力不继就很容易内乱。作为一个农耕国家,高句丽国力发展则非常稳定,政体严密,后勤保障度高,每当中原政权出现动乱就伺机而动,逐步蚕食原属于中原王朝的领土,用以扩大自身实力。因此,对于中原王朝来说,高句丽潜在威胁极大,国体稳健其实没什么,毕竟每个国家都要为自己打算,关键高句骊自己也是极为争气,折腾讨打,乐此不疲。

到了杨坚一统天下后,打得强大的突厥都俯首称臣时,高句丽仍不时主动发起攻击,所以杨坚在征讨高句丽檄文里说的是“王既人臣,须同朕德,而乃驱逼靺鞨,固禁契丹”。

这说明高句丽对靺鞨和契丹有极强的控制力,这点也让隋唐两代一直头疼不已。再然后,杨广继位。除了皇位,杨广还继承了杨坚攻灭高句丽的决心。

随后就发生了杨广三度讨伐高句丽事件。第三次打到高句丽王求降了,杨广便放弃进攻高句丽都城平壤,表示要高句丽王主动前往大隋以表诚心,结果被放鸽子了。再然后,大隋因为杨广的急政灭亡了。

等到唐朝,高句丽虽把大隋拖垮了,但是高句丽自己也消耗甚大,于是唐立朝之初高句丽就向唐称臣纳贡了,但同时,又在辽东不断修建防御工事,积极备战。

在李世民灭亡东突厥、与吐蕃和亲之后,大唐唯一的边患就是高句丽了。由此可见,征讨高句丽,是隋唐两朝既定国策,也是杨坚之后,杨广、李世民、李治为了证明自己比前任皇帝更有能力的发挥之地!

最终,李治吸取了前三任的经验教训,扬长避短,借高句丽内部不稳,一举将这存在近千年的王朝荡平。

乔北溟理顺了中原王朝跟高句丽的恩怨之后,只要有空,都会在脑海研究杨坚、杨广、李世民、李治攻伐高句丽所发生的重大战役。

这其中,因为背景相当,李世民讨伐高句丽的战役无疑又是乔北溟重点研究的对象。

李世民的用兵水准,自不用说,决定大唐一统天下的六大战役李世民指挥了四个,其中包括虎牢之战以三千破十万的经典战役,一举擒获了中原、河北两大诸侯王。

他亲征高句丽的时候,指挥着麾下诸多精兵良将步步为营,同样取得了辉煌的战绩,初战便攻下了盖牟、卑沙,随即又攻取了杨广曾久攻不下的辽东,紧接着驻骅山大破十五万高句丽兵卒,最终在安市城下,受到了安市城主杨万春顽强的阻击,久攻不克。

论战绩这一次李世民打的并不差,唐军在这次东征中,出动六万步骑四万水军,一共攻拔玄菟、横山,盖牟、磨米、辽东、白岩、卑沙、麦谷、银山、后黄等十城,迁徙辽、盖、岩四州户口七万人入山海关内。共歼敌四万,降其大将二人,裨将及官人酋帅子弟三千五百,兵士十万人。又获牛马各五万以及大量的粮食。唐军自身损失两千余数,但是战马因为受不了苦寒气候,折损十之七八。

面对恶劣的环境,李世民下令撤军。换做任何朝代,这种战果都是足以书写的胜利,然而在李世民看来没有灭了高句丽就是他的失败,此次战役也以失败而记载。

此役李世民也意识到高句丽环境恶劣,不可力取,改变战术依仗夺来的辽东,以偷袭袭扰疲敌为主,消耗高句丽的实力。最终他的儿子高宗李治凭借李世民弄出的大好局面,依仗苏定方、李世绩的征伐,再借助新罗的力量将高句丽覆灭。

针对这前车之鉴,乔北溟也琢磨很长时间,他发现李世民的失败在于错误的使用了对付游牧民族的军种、装备,只要在这上面稍做变动,最终歼灭高句丽的就不是李治,而是他老子了。

有鉴于此,乔北溟便将历史上李世民对付高句丽的作战之法说了出来,甚至详细到了从哪里进军,如何进军。

李世民听罢,动容的站了起来,惊喜万分。

乔北溟心下暗笑的继续道:“高句丽苦寒,而且他们不像草原部落一样,没有像样的防御措施。相反他们吸取我中原城池的特点,针对他们自身的地形特点加以改良,依山而建。十座高句丽的城池就有九座傍着山险,战马的用处不大。打高句丽战马足够就行,不需要太多。太多反而会给后勤制造压力,给大唐带来不必要的消耗……”

听完了乔北溟“周密”的计划,李世民深深的吐了口气。

这些办法,简直与自己闲时无聊想的一般无二呀。

而且,在军种上、装备、补给上的考虑比自己周详了许多许多!

略一思索,便已明白!与自己的冥思苦想、凭空想象不同!乔北溟在高句丽生活了很长的时间,对那里的地形知之甚详,比自己详细周密理所当然!同时,他也暗自心惊不己,若是完全按照自己那样安排兵种、后勤等事项,非吃大亏不可。

看着侃侃而谈的乔北溟。

李世民那求才若渴的心思,几乎都在从胸膛跳出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