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对父母行礼虽然是一件普通之事,但因为臣的儿子从小被臣宠溺着长大,所以心态上有所不同。”
“臣子,对臣这个父亲的敬畏,在这些年臣让他努力读书后,其实变的少得可怜了。”
讲起之前和孩子的相处,王恕还是有些唏嘘,他之前的教育还是挺失败的,可随后,他的脸上又浮现出笑容继续的说道。
“可后来,臣子从西山回来后,整个人都是变的彬彬有礼起来。”
“臣之所以从行礼开始说,只是想说,管中窥豹,哪怕臣子其他地方学的如何还不曾看出,但臣对镇国书院的水平已经心中有数了。”
“它至少,比臣当初心中所预期的,要好上不少。”
“何况。。。。。。”
王恕吐出一口气,将之后王崇和他讲的对家国天下的理解,对读书人和臣子之间的见解缓缓脱出。
在场众人,皆是静静的听着王恕在那讲,心中则掀起不小的震荡。
他们本以为,王守仁的新学虽然被他讲的确实已经相当出色,但讲得好和能教的好人那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就像孔夫子,号称弟子三千桃李满天下,可出名被教导的好的有多少?
公认的也就只有七十二贤而已。
师傅牛逼,理论牛逼,不代表教人就牛逼的。
能不能学有所成,还得看个人。
不然,那么多大儒,那么多名士致仕之后进了什么什么书院开始教书育人,为什么很少听到他们弟子多么多么牛的消息呢?
成才率问题啊,一个弟子能教出一个能传承自己衣钵的,一个大儒能教出一个进士及第的,就已经相当了不起了。
而镇国书院这边,虽然还远达不到成才这一地步,但通过李东阳和王恕两个人口中得到的消息,可以断定,镇国书院对学生的培养就是奔着成才去的,而且是所有学院皆是如此!
几百号生员啊,教育安排大同小异,目前来看,至少做人和建立理想这一块,他们已经做的非常好了。
比很多成名已久的书院都要好!
但有一点倒是让在场的众多大佬有些头疼。
那就是。。。。。。这些生员好像有些抨击传统理学了。
又或者说,是抨击传统理学考出来的某些官员了。
他们认为这些人拿着民脂民膏却不能为天下百姓谋取福利,口中喊着为民为民的,实际上都是他们堂而皇之从朝廷手中贪污掉对天下赤民的好处而寻找的借口罢了。
这些该死的腐儒,根本就不配在朝堂上代表天下万民,替天下万民请愿!
当官不为民做主,那你们当个什么官!趁早回去卖红薯吧!
哦,不好意思,现在红薯还没传入大明呢,你们这些该死的腐儒连回家卖红薯都没资格,趁早挂球烧成灰撒了吧。
一群活着浪费空气死了浪费土地,只知道吸附在大明身上吸血不知道为大明做哪怕一点点贡献的宇宙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