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了晚饭,几人就回酒店休息。
这里的海拔虽然只有1300米,但所有的店铺、酒店门口都有铁栅栏的地方,虎永刚他们晚上还是不敢出去瞎逛的。
第二天早上,吃完了早饭,虎永刚驱车前往“麻赫穆德??喀什噶里旅游风景区”。
无他,只因为刘娜说这个名字很奇怪,想去看看。
风景区位于疏附县乌帕尔乡“艾孜热特毛拉木”山脚下,距314国道只有4公里。
这是一个具有维吾尔族传统艺术特色的建筑群,是公元十一世纪“喀拉汗”王朝时期著名的维吾尔族学者、语言学家、《突厥语大词典》的作者麻赫穆德??喀什噶里的陵墓。
整个建筑群,面积大约1000多平方米,由门楼、主墓室、诵经室组成。
不过,开发之后的景区面积达到近千亩,有麻赫穆德??喀什噶里塑像、智慧泉、神树、居玛清真寺、观景台、恶魔洞、文物展览馆等景点。
几个人对这种墓园的兴趣不大,走马观花地转了一圈就离开了。
接下来的行程,是到了位于疏附县伯什克然乡的“莫尔寺遗址”。
据介绍,这座寺庙始建于公元十世纪,距今已有1800年历史。
“莫尔”,维吾尔语的意思为“烟囱”,因遗址内保存了高大的形似“烟囱”的佛塔得名,这是中国最西部的、保存较好的佛塔。
遗址包括寺院和佛塔等遗迹,是中国最西部佛教遗址之一,是“罕诺依古城”标志性建筑物,是丝绸之路留存至今的年代较早的一处佛教遗迹。
眼前的莫尔寺遗址,其实就是一片废墟,仅剩下断壁残垣。
整个遗址长约300米,最宽处约170米,面积约4万平方米。
西侧为近8米高的陡崖,陡崖下是洪积平原,恰克马克河从南面不远处流过。
平原的顶部为砂砾的地面,相对平坦,被一条东西向大冲沟分为南、北两半,其中南半部又被另一条小冲沟将最南端分隔为一个孤立的小台地。
遗迹主要分布于台地的南半部和被小冲沟分隔出来的小台地上,其中清晰可见的有遗址中部的圆形莫尔佛塔和遗址最北端的方形佛塔。
两塔之间,其他建筑已全部被毁,地表仅能见到数处残墙痕迹和零星散布的陶片。
遗址上的寺院建筑,沿台地西南侧陡崖边缘分布,自西北至东南依次布局方形塔、佛殿、僧舍和禅房等建筑群,圆形塔以及其南面小台地上推测为生活区房舍的建筑遗迹。
这里所有建筑均以土坯砌筑,内外壁涂抹草拌泥,表面再涂白石灰面。
遗址内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座圆形塔,也就是被俗称为“烟囱”的莫尔佛塔。
原来可能很高,现在的残余的高度还有10多米,耸立于台地西南侧的陡崖边缘,显得挺拔、壮观。
该塔是一座以土坯砌筑的覆钵塔,由3层逐渐向上缩小的方形塔基、塔基上的圆盘、圆盘上的圆柱形塔身和最上部的覆钵形塔顶构成,塔顶上有内凹的方形小室。
此外,还有一座方形塔,位于遗址西北端,是一座四方形多层实心土坯塔。
塔顶和四壁表面已全部毁坏,原来的形状和性质难以确定,也有人说,这是古代的烽火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