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上的挂钟残忍地向前走。&ldo;当!当!当!&rdo;敲响了下午6时的最后一声。
整天的烈火焚烧已经使姑娘不能多忍受一分钟,她必须离开这个世界。但是她不能就这样离开陈毅,她要带走他一点什么东西。
她仰起惨白无泪的脸。看见窗上贴着陈毅笔录的一首诗。这是唐代祖咏的《望蓟门》:
沙场烽火连胡月,
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
论功还欲请长缨!
&ldo;弘,我们走吧,离开这煎熬人的世界!&rdo;
她是那样平静而又坚定地把丈夫的手迹揭下来,塞进自己怀里。象个醉酒的人,踉踉跄跄跨下门前的石阶,走到院内的一口半枯的井边,此时,晚风呜咽,满天阴霾,村庄犹如荒坟,一个求死若渴的妇女,倒撞下去。
&ldo;咕咚&rdo;一声,结束了一个人的悲剧,却没法结束时代的悲剧。
陈毅埋葬了妻子,尽量不让这颗陨落的石子击起舆论的浪花,好在死人如蚁的动乱年代,死个年轻妇女不过小事一桩,谁去过问飘落的一片树叶?但他的心海却狂飙怒卷不能自持,陡生出一种毁灭一切的激情。
他先是怨恨自己,不该预告凶信;继而怨恨菊英,不该如此脆弱,竟然寻此短见。
在山崩地裂的感情冲激之后。他终于平静下来,望着室外黑暗的夜空,吐出了两个字:
&ldo;怪谁?!&rdo;
这是一个多么难以回答的难题!伤心一入黄泉后,再得斯人又几年?诗人的气质,诗人的激情,使他把眼前的斗争高度抽象起来:
那是来势迅猛的泥沙俱下的浑浊洪流,由高山之源汹涌狂泻而来:初时,还是涓涓细流,可是千百条细流一边奔泻着一边扩大着、接纳着、积聚着,沿着雨淋沟、大冲沟啸聚而来,推波助澜,涌入河床,万源齐汇,越滚越大,越来越猛、裂岸惊涛,势如万马奔腾。
夹岸芦苇一齐倒伏下去,有几杆梗直的、幼稚的或是尚不清醒的芦苇来不及倒伏,就&ldo;嘎巴&rdo;一声齐腰折断了。
不倒伏即断折。
&ldo;菊英,你是不是在这大肃反的洪峰下的那杆稚嫩的芦苇?&rdo;陈毅悚然而惊似有感悟,&ldo;难道我就不是一株既倒伏又待折的芦苇?洪峰是不可抗拒的!问题是:我们这些人既是芦苇,又是波澜,你冲激我,我冲激你,推波助澜的不正是那些倒伏的芦苇吗?洪峰似乎是没有的,是一批芦苇去摧折另一批芦苇,可是没有洪峰,芦苇能互相摧折吗?
不,任何比喻都是蹩脚的!这种现象也许古人早已概括过了:
顺我者昌!
逆我者亡!
宁都会议,不再是肃反会议,这是用数以千计的同志的鲜血换来的。但在会议上仍然翻卷着与肃反相同的洪峰。仍能听到受屈的冤魂的哭泣。他跟周恩来的翠微峰金精洞的交谈能否有效?陈毅想象不出周恩来在这不可抗拒的洪峰面前是如何摆脱困境的。
四、变通之法
会议继续召开。
周恩来为会议向最好的方向发展,运用了自己的全部才智,但他知道。事物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人也如此。
思想左倾的人并不是事事都左,而且在某个问题上很右,思想右倾的人也不是事事都右,有时也很左。这种二分法,连老祖宗都知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那就是说他也有不智的时候。这件事处理得很好,另一件事可能办得很糟。
他仍然认为前方委员们是对的,但硬顶必将受到加倍的反击、有时是毁灭性的!曲则全,枉则直,陈毅和他在金精洞的谈话的深意就在这里,在肃清ab团时,陈毅的遭遇他是知道的。无疑是经验之谈。
阶级斗争有时是很残忍的!周恩来不能不有所变通,如果他和毛泽东不能同时保留,就是保留一个也是好的。但他还是争取两个都能保留,不能不带有讨价还价的色彩,他说:
&ldo;毛泽东在前方,对战争是有利的,他可以贡献很多意见,以利于军事指挥,为了保证国际路线的贯彻,可以有两种方式:第一,由我来负主持战争全责,泽东同志仍留在前方助理;第二,由泽东同志负指挥全责,我负责监督计划的执行。&rdo;
这个换了说法的提议,基本上等于没有变动,立即遭到激烈的反对。这是个不可能实现的提议,周恩来不能只手回天。
&ldo;我既然得不到中央局的信任,&rdo;毛泽东感到争取无望,退意已决,他缓缓站起来说,&ldo;我留在前方是不适合的,我现在身体不好,痰中带有血丝,时常低烧,我向中央局请一个时期的病假,至于回不回前方,我服从组织的决定!&rdo;
毛泽东忽然感到,知不可为而不为,乃是明敏洞达之举,急流勇退,未必就是坏事,他平静下来,推开身后的椅子,冷然地说:&ldo;也许大家还有许多话当着我的面不好说,我现在可以退席。……&rdo;
在周恩来看来,毛泽东具有高瞻远瞩的决策能力。他一向认为:在别人经过去伪存真分析判断,作出决策之后,去把它付诸实施,是比较容易的,这近乎陶行知的&ldo;行易知难&rdo;。设计师与建筑师的区别也许就在这里。
由于敌情我情的不断变化,原来的思路往往被现实所阻断。……周恩来深知,一位统帅,当他纵览全局权衡利弊的时候,他遇到的困惑是很多的。正是平时常说的:举棋难定,首鼠两端,左右为难,进退维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