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什么的,和写作业最配啦。
中午张师傅做的饭菜,山山跟他们一块吃的。论文从白天写到下午三点,终于完工。
除了中文版,山山还写了英文版的。
没有键盘,全是手写。写完后交给姜d,让她帮忙投一下。
英文版的放在最上面,摄像机扫到英文版的论文。
山山不仅中文写的好看,摘要的英文也好好看啊。
看清楚啊,英文不仅仅是摘要,而是全篇……
姜d翻了翻,卧槽,一般来说,大学生们最多把摘要写成英文吧,又不是要发sci,山山把整篇论文都翻译出来了。
天呐,居然是整篇论文的翻译。
粗粗扫了一眼,没有语法和单词错误……
就,美院的期中作业恐怖到这个地步了?
迷惑啊,我们美院没有这么恐怖啊,我们作业都是随便写写。山山写的这个真的是作业吗?
是论文的格式没错,如果不是美院的期中作业,那……是要发表期刊的吗?
发表中文期刊也用不着写英文版吧……
大胆猜测,山山要发英文版期刊。
发sci吗?博士毕业的条件之一,也“只”需要发表五篇sci呢笑哭。要知道很多博士八年没办法毕业,所以发sci的难度,你懂吗?
膝盖深深地中了一箭啊!今年博士第六年,还差一篇sci,我看山山的那篇论文思路就挺好,希望蛮大的。
直播间的讨论层出不穷。
姜d在国外待了一年,英文很好,但山山写的这篇论文涉及到的很多专业词汇,她都看不懂。所以这篇论文,不去投个sci,都对不起山山了。
于是她拍照,发给节目校对组,让他们整理出电子版,发给某家sci期刊。
投稿是投稿嘛,又不要钱对吧。
另一边,厨房的糯米泡好了,山山把糯米放入蒸汽锅,用中火煮。
蒸煮一刻钟后,倒入凉白开中搅拌。米饭不烫手时撒上酒曲,装到坛子里轻轻压实,中间戳个洞,加少量酒曲的温热开水,再在坛子周围加水密封。
过几天米酒出汁,就可以用米酒来制作果酒了。
她刚忙完,洗完手,发现大家神色都不太好看。
外面风太大了,尤其是胆子小的,脸都白了,毕竟他们是在孤岛。
小木屋外面,磨磨蹭蹭的台风正式登陆海岛,整个小木屋轻轻晃动起来,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
山山在厨房里,厨房里也有几个人,她跟他们说,“我们去小木屋和卧室吧,这两间屋子很牢固。”
他们看到,外面的树,被连根拔起,咣当倒地。
我靠,风这么大啊……
好担心啊,这么大的风,得有十三级吧。
小木屋也在发抖……
厨房、小木屋、新的小木屋是打通的,有做房门,所以不用从外面走。
山山和两个嘉宾去了卧室,山山抬头,头顶的风阻尼器一下下晃动。
许多建筑专业学生在看直播,包括熙教授和崔教授,都在看这颗风阻尼器。
巨大的阻尼器正在发挥着作用,缓慢地摆动,小木屋也在轻轻地摇晃。
古老文化的结晶,看到风阻尼器,我就知道稳了。
热爱建筑的熙教授台风比想象中的大很多,我们前天的测试是风阻尼器至少能承受12级的大风。现在的风达到13级了吧,甚至往14级加速。
卧槽,那岛上的风是不是即将14级,山山的阻尼器能承担12级别,还是有点危险的。
啊啊啊啊啊,好担心啊!!!怎么办啊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