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令文中,曹操认识到从中平六年(公元189年)起兵讨伐董卓到现在,十九年间所取得的辉煌成功,并不是靠他一个人的力量,而是靠众多谋士、武将们共同努力的结果,未来的统一大业,还需要靠大家的共同奋斗。功劳不能自己独贪,要由大家分享。因此,论功分别封赏了很多文武官员。
曹操进行封赏的态度是严肃的,也是认真的。有功劳该封赏的,本人不接受也要想办法要他接受,因为他要贯彻论功行赏的原则。
曹操远征乌桓,田畴立了大功。曹操要论功行赏,表封田畴为亭侯,食邑500户。田畴认为自己逃到徐无山中避难,没有替自己在幽州的旧主刘虞报仇,是不义的行为,不应该享受荣誉,坚决不接受封爵。
曹操非常体谅田畴的心志,暂时没有勉强其接受。可是,曹操南征荆州回来后,觉得这样做不合适,又发布了《爵封田畴令》,令中说:田畴言辞恳切,一再辞让。历经三年,一直未能封赐。这虽然成全了一个人的高尚声名,却严重违背了论功行赏的国家制度,损失是很大的。应该按照前表封赏,不要使这个过失一直延续下去。
后来,田畴还是坚辞不受,曹操又多次做了不少说服工作。尽管最后田畴还是没有接受封赏,但这说明曹操对执行论功行赏的原则,在态度上是认真的、严肃的。
建安八年(公元203年),荀彧对于自己被封为万岁亭侯坚决推辞。于是,曹操给荀彧写信说:与荀公共事以来,建立朝廷,您纠谬辅政,帮着举荐人才,还帮着提出计策,并进行周密谋划,已经做得太多了。立功不一定非得在战场上,希望您不要推让。
荀彧见曹操如此恳切,才接受了封爵。当公元207年给荀彧增封时,荀彧反复辞让多次。曹操又给荀彧写信说:您的计策和谋划,不只是表奏(《请增封荀彧表》)中所说的那两件事。您前后反复谦让,想学战国时的鲁仲连先生吗?这实在不是节操上通达的圣人所看重的啊。您的周密谋划,安定众人,使我多次获得荣誉,用表奏的两件事来报答您,您还推辞不接受,为什么还要多次谦恭推让呢?!
在这封信中,曹操不仅肯定了荀彧的功劳,对他过于谦让也提出了批评。最后,荀彧才接受了。
有功必赏,既有力地执行了国家的封赏制度,也极大地笼络军心,让将士们行军打仗有了盼头,同时也借此稳固了自己的权威地位,何乐而不为?
树威立信 身若正则令必行
曹操从起兵反董卓到最终登上魏王宝座,前前后后经历了无数场生死之战。曹操在许多战役中常常身先士卒,勇敢杀敌,赢得了将士的尊崇。在曹操心中,乱世中的人心可以说是最浮躁而捉摸不定的,其进退行止会带有很大的随机化、情绪化。因此,曹操懂得在乱世统领人心不一的人马,如果不能从自身的角度加强修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有错必纠,将很难令众人信服,他人的支持也会大打折扣。
威信,就是威望和信誉,是领导者必须具备的素质。有威信的领导者,其计划、指令、任务容易被下属接受。他的指示、意见令下属信服,他领导的团体就像是一部运转正常的机器,能快速、高效地工作。否则,决不会有所作为。树立威信的要素很多,严于律己首当其冲。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其实,圣贤也不一定无过。像诸葛亮这样比较全面的人不也有失误吗?关键是能不能像曹操那样有自知之明,有自我发落的勇气。
在曹操的官宦生涯中,威信与人情始终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要立威当然就要铁面无私,而铁面无私就会给人一种不近人情的感觉。这也是为官做人的两面性,不可避免。但曹操始终铭记这一点:将帅的威信只有从严肃纪律中来,才能真正得到大家的真心服从,这是一个既浅显又深奥的道理。
曹操常说:&ldo;身不正则令不从,令不从则生变。&rdo;对于胸怀天下的曹操来说,有了这种威信,就有了感召天下、不怒自威的力量源泉。
古语说得好,&ldo;上行下效&rdo;,&ldo;上梁不正下梁歪&rdo;。只有自己这根&ldo;顶梁柱&rdo;行得正、站得直,才能让下面的军士没有钻军令的空子的机会,这样的队伍才能是铁板一块,才有征服天下的实力。
曹操始终明白,腐败往往是由统治者的内部开始的,风气的败坏是从上层渐至下层的。所以,榜样的作用十分重要。榜样有两个方面:一是好的,可以催人奋进;一是坏的,可使世风变坏。古今中外,榜样的影响是一样的。我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给自己树立一个能鼓干劲可添豪气的榜样,这确实是一种自我激励的好方法。
曹操西征关中时,在与马超对战的渭水之战中,为了在战术上对敌人形成犄角之势,也为了稳定渡河军队的军心,他不顾危险,亲自断后督军。结果引来了马超的全力攻打,险些送了性命。多亏许褚奋力杀敌,加上丁斐施计才使他得以抵达对岸。将士们看到曹操这般躬身退敌,无不感动,以一当十奋力拼杀。
作为军队的最高统帅,曹操完全有理由不冒这个险。但他经过敌我双方的实力对比,再加上目前的严峻形势,知道自己必须亲自去督军振奋军心,才有胜利的希望。再加上一向诡计多端的曹操,往往会把事情做到举一反三。他要让全军将士都明白这一点:我曹操都这样做了,大家看着办吧。果然,他的这一行动不仅稳定了军心,更让自己在军队中的威信空前提高,而且顺利完成了渡河的预定目标,完成了对敌人的战略部署,极大地推进了战争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