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能够透过纷繁芜杂的现象,看到不同类型人才的优点,将他们一一任用,使得他们的才干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正是曹操这样宽松的用人环境,才能既聚拢了大量人才,又能够形成融洽的合作氛围,共同在南征北战中出谋划策,使将士们得以攻城拔寨。
曹操为自己广大的地盘笼络了一批能人贤士、文臣武将,他的这种做法始终没有改变,才使他周围得以在任何时候都是人才济济、文武一堂,不会出现人才断层、青黄不接的局面。我们看曹操集团,在任何时候,任何人才的损失都能够得到及时的补充。反观刘备集团,诸事都要仰仗诸葛亮,没有形成持续的人才选拔机制。随着岁月流转,人才逐渐凋零,蜀国也江河日下,这也许是曹魏最终吞并蜀汉的根本原因。
第三章 重赏明罚:恩威并重树立威信
用谋治人 最高境界无规矩
曾经有一位著名的政治家说,大谋者治人,小谋者治于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懂得正确运用法律和奖惩手段来治理天下的人是真正有能力的统治者,只有他们才能够很好地治理国家和社会。而那些只是靠承袭而在其位,却无统治大才的人,是无法达到这种高度的。
在整个三国时期,曹操的依法治国、依法治军一直是他的主要方针,他是真正大智大慧的人。在队伍不断壮大的过程中,曹操一直遵循依法治军、敢于用人的原则。争霸初期,曹操与袁绍相比,袁绍的势力大大超过曹操。但曹操对立有大功的官兵,不惜重金。每次大战前后,将士们都士气高昂。对有异才而不被别人重视的人,也常能因时因势而用,往往取得奇效。相反,袁绍善谋不断,而且任人唯亲、听信谗言,不但赏罚不明,而且难以审时度势,导致很多身负大才的人不能尽其用。最终使得部队士气低落,反被势力小得多的曹操消灭。
当年,曹操将吕布围困在下邳城中,吕布派张辽、郝萌在深夜从刘备的营寨打开一个突破口,杀出重围,向袁术求救。袁术让吕布送来女儿做抵押,才肯出兵。郝萌回来经过刘备营寨的时候,被张飞捉住。于是,刘备押他去见曹操,郝萌详细说了向袁术求救的经过,曹操大惊。如果袁术真来救吕布,里应外合,曹军腹背受敌,必会败退。
曹操越想越生气,先把郝萌杀了,又强调了军令:如果哪个营寨再把吕布或他的部下放跑了,一律按军法处置,严惩不贷。
刘备回来对关、张二人说:&ldo;咱们这地方是要冲,要小心防守啊,千万不要违反了军令。&rdo;张飞不满意,嘀嘀咕咕地说:&ldo;我们抓了一个敌将,没有得到奖赏,反而这样对待我们,搞不懂。&rdo;刘备说:&ldo;曹操率领这么多的大军,如果军令不严明,不依军法办事,怎么能服人呢?&rdo;看来,还是刘备了解曹操用兵的特点和苦衷。
其实,曹操又何尝不想封赏张飞等人。但是,曹操手下不仅只有刘备一队大军,这是现实的形势。这次是侥幸抓住了郝萌,若不严肃纪律,难免还会有其他营寨被冲破,造成对大局不利的后果。曹操高屋建瓴,站高望远,只有先略过抓住敌将这一功,把大局稳住才是上策,这是考虑到天时和局势作出的决定。刘备和曹操一样是世之英雄,当然比张飞明白其中的玄机了。曹操的这一审时度势的谋略,对最后成功擒住吕布起到了重要作用。
还有一次,大将曹仁违犯了曹操的军令。曹操大怒,要按照军法从事把他杀头。还没来得及执行,敌军就冲杀过来。结果,曹仁将功抵过,舍命保护曹操杀出了重围。后来,曹操也说幸亏没有把你杀掉,否则我的命也难保了。曹仁此后更是屡立战功。
两次处理军政大事,给我们的感觉是前紧后松,不是一人所为,没有定法可言。这正是曹操运用高深的谋略治人的灵活体现:前者是军队围城的关键时刻,稍有松懈就有可能前功尽弃;后者却是临时有变。可以说,对待不同时势有相应的治人手段,看似无规无矩,却是将谋略用到了化境。
一个时代,特别是在一个动荡的时代里,政令的推行要靠法律的权威,而法律的权威则需要强硬的手段来推广。所以,为政若没有威严,百姓就无所畏惧,无所畏惧则法制越乱,要达到天下大治就十分困难了,杀一儆百当然是为官者树立权威的重要方法。曹操对杀一儆百之术也是百用百灵,无怪乎他用之不厌。
但是,若曹操将此一法奉为唯一准则,他就会沦落为袁绍之流而不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了。
诸侯讨伐董卓时,眼看几员大将被华雄斩杀,大家纷纷畏惧而无人敢应战。气宇轩昂的关羽站出来请求出战,不想袁绍不问其能力如何,先问其职位。当听说关羽只是县令手下的一个马弓手时,立刻大怒,认为关羽官小不配出战,免得让对手笑话。曹操忙对袁绍说:&ldo;本初息怒。此人既然敢说这种话,必定有勇有谋;不如让他出战,如果不能取胜,再责罚不迟。况且此人仪表堂堂,威严有加,对手岂可知道他的身份?&rdo;他让人为关羽温酒一杯。此时,曹操的表现又体现了他的用人谋略。
果然,关羽出战&ldo;温酒斩华雄&rdo;。曹操用人不走寻常路,不计较人才的高低贵贱,让身份低微的关羽得以有扬名的机会。这就体现了他不拘一格用人才的雄韬伟略,袁绍在这一点上可就差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