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此后,陈县又发生激烈的争夺战。
秦军又向陈县进攻,吕臣的苍头军退出,移转兵力,与在鄱阳湖一带活动的英布起义军会合,发动反攻,在青波(河南新蔡县西南)击败秦的左、右校尉,&ldo;复以陈为楚&rdo;,第二次夺回陈县。
前208年,秦二世二年,吕臣的这支反秦军与项梁的反秦军会合。项梁死后,其部又成为项羽、刘邦属下的一支反秦队伍。
总结
清人谢启昆有诗咏陈胜道:
亡秦何用诈扶苏,将相王侯起匹夫。
鸿志安能逐飞雀,鱼书聊复假鸣狐。
从来首事成功少,都为兴王构难驱。
帐殿沉没嗤伙涉,已忘了夏耦耕吴。
天下之端,自涉发难。
这句话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上去理解。
狭义方面,就是要说到即将登场的项羽、刘邦同志;广义上,则是影射后世无数的陈胜吴广们。
不仅如此,这句话,还给我们总结出了一条固定公式:农民先起义-农民被镇压-后来者居上。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朝代的交替几乎都可套此公式,鲜少例外。
言归正传,陈胜吴广虽然没有推翻秦帝的统治,却已经为秦帝国掘好了坟墓。
接下来,会有人接手造反这个极具挑战性的工作的。
第九章 群雄并起
陈县争夺战打得如火如荼时,另一支人马正从会稽起步开始了北伐的道路。
这支人马打着项字旗,领导人项梁。
在介绍项梁之前,让我们先来介绍下项梁的侄子。
彼可取而代也
项羽,字羽,名籍。男,生于前232年,卒于前202年。下相(江苏宿迁)人。在那个混乱的年代,在众多草头阶级或从民间寻觅来所谓的六国后裔中,此人的出身非常好。他的祖父就是项燕,这个想必不用说了。概括来讲,项家在楚国,就如同蒙氏在秦国,世代公卿,是贵族。
至于其父是谁,很抱歉,史料无考。有人说是项燕次子项超,也有人说是项少龙。史书中没有明确记载的部分都留给后人很多遐想的空间。
楚国灭亡后,项羽和项四叔逃难定居在江苏宿迁。后来项四叔因事杀人,知本地不可居住,便带同项羽逃到江苏苏州。
定居在苏州的日子里,项四叔很快和当地名流官员打成一片。要知道在任何一个朝代结交权贵必不可少黄白之物,项四叔带小项羽连着逃命,转战两地却不忘带上金银珠宝,不得不说,此人的确非同寻常。
苏州官员名流们在和项四叔深交后纷纷发现,此人不但荷包足,且才学出众,办事干练,都觉十分敬服。
每当这些官员们遇到难题,如政府性大工程,或富贵人家出丧,无法解决就会请教项四叔。说起大工、大丧,事务烦琐,人众又多。若使用人不当,调度失宜,不是贻误时机,便是虚糜费用。所以主办之人,非有十分才干不能胜任。
后者也大方,来者不拒。且再烦琐难办的事到了项梁手上也会漂亮搞定。这样一来二去,没多久,项四叔反而成为整个苏州民政大权的掌管人,凡是朝廷要有什么大事,都是项四叔拿主意。当然,他这算是无照经营。
项四叔能谋善断,精明强干的名声就这样传遍了周边的县乡。无数有本事,或只求混口饭吃的闲散人员便瞄准这棵大树,纷纷来投奔。对于这些人,无论其能力动机如何,项四叔一概收之下榻。项四叔的影响力也随着门客的增多日益深厚。
楚国相氏就在这样特定的环境下得以生存发展,项羽也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成人。
按理说有项四叔这样的强人言传身教,项羽综合素质应该不差吧,但事实呢?请看项羽同学的求学史。
少年时,项四叔教项同学读书。这当然是好的,读书可以明志,这个是人都知道。可没读两天,项同学把书一扔,说:&ldo;不读了。&rdo;
项四叔开通,或许这孩子对文的不感兴趣,那咱就换一个吧,于是教项同学学剑。可没耍两天,项同学把剑一扔,说:&ldo;不练了。&rdo;
很好,很强大,项四叔终于怒了:&ldo;你小子到底想干吗,今天就给老子说清楚!&rdo;
项同学振振有词,道:&ldo;读书只不过能认几个字,练剑最多混个武林盟主,我要学就学称霸天下的绝技。&rdo;
叹为观止,项老师的脑海中闪过以往的一幕。
那一年,在浙江钱塘江上,皇帝巡游的龙舟绵延数十里,吸引了沿途无数百姓围观。百姓们惊叹皇家的天威排场,纷纷匐地叩拜。在众多忙着磕头作揖的身影中,有个少年冷冷地说:&ldo;我能取代他!&rdo;
今天,当年语出惊人的少年又说,要学就学称霸天下的绝技,一切似乎顺理成章。项四叔静默片刻,说:&ldo;好吧,你想称霸天下,我教你兵法。&rdo;
项同学的学习热情依然没有保持太久,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项四叔无奈,也没有再说什么。时光荏苒,成年后的项羽,身高一米八五,魁梧雄伟,力能举鼎,才气过人。吴中少年,亦皆畏惧。那简直就是苏州城的一霸。
很快到了前209年,这一年项羽24岁,也是这一年传来了来自大泽乡的信息。陈胜吴广反了。
各地响应陈吴的起义者很多,会稽郡守殷通忍不住了。把项四叔请来商议。为什么请项四叔商议,前面说过,在这块地盘上项某人才是实际上的决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