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特别是秦汉时期,从干部到群众,各个社会阶层穿什么衣服是十分讲究的,因为穿错衣服被判罪甚至杀头的并不少见。谁不信,弄一身龙袍穿起来到街上走一圈儿试试。
当刘秀打扫好场子,迎接更始将士进城的时候,很多洛阳及附近的老百姓跑到大街上看热闹。
大家都想知道,更始将士勇不可当,战昆阳,下宛城,攻长安,还把王莽给切片儿,特别是跟随更始朝廷来的这一拨儿,到底是人中龙凤,还是天兵天将?
大家快看,那边来了!
我的乖乖!这……
当更始王朝的高级干部率领将士走到跟前的时候,大家都惊呆了:只见更始官兵仪仗杂乱无章,个个穿着五颜六色的女人衣服,头上胡乱裹着破布,简直就像刚刚打了败仗,或者抢了东西回来。
大家莫不暗暗发笑:原来如此!
昆阳大捷是他们打来的吗?
宛城是他们拿下的吗?
长安是他们摆平的吗?
王莽是他们切片儿的吗?
……
更有一些见多识广的,见更始将士服饰仪态如此不堪,认为很不吉利,恐怕有灾祸发生,像发现瘟疫一样,干脆跑向别的地方躲开了。不少有见识的人认为,只有狼奔彘突、惊慌失措的人才能至此!
而等到刘秀司隶校尉府的干部职工走过来的时候,只见他们个个服饰整洁端庄,仪态自信威严。大家非常高兴,肃然起敬。特别是一些旧日的老官吏,激动地流着眼泪说:&ldo;想不到今天还能看到汉朝官员的威仪!&rdo;
于是,很多人都对刘秀产生了敬佩、向往的心情,而一些有远见的人,则把光复汉室的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悄悄地倾向于他。
为渊驱鱼‐‐更始政权的糟糕统战工作
更始王朝在洛阳安家,无论从理论上、道义上还是政治上,都占据了复兴汉室的制高点。因为全国人民都知道,就是这一拨人打垮了万人唾弃的王莽政权,满足了&ldo;人心思汉&rdo;的社会愿望。
至于具体活儿是谁干的,很多人并不知道详情。
由于全国各地的武装割据势力还很多,很多人都对一哥的岗位有想法,更始政权要想控制全国整个局面,还有很多很多的工作要做。于是,更始王朝在住下来以后,立即着手把政权的骨架搭建起来。
创立政权既是体力劳动,更是脑力劳动,既需要广泛的人脉支持,更具有极高的技术含量,确实不是一般人能干好的。
由于在这个王朝的高层,&ldo;劣币驱逐良币效应&rdo;充分发挥着作用,真正能干好这个活儿的干部几乎找不到。
这样,更始王朝就把这个复杂的问题搞得很简单,派出许多使者到有关郡国去通知:谁先归顺就承认和恢复谁的爵位。
这也就是说,别管你是原来新莽的干部,还是拥兵自称的豪强,只要你率先投降,承认我更始政权,那么你该干啥还干啥,原来多大的官儿还是多大的官儿,原来管理多大的地盘儿还管理多大的地盘儿。
为了尽快收降各地,更始王朝给了这些使者很大的权力:可以根据当地具体情况灵活处理问题,相机行事,还可以用更始皇帝的名义任命二千石(省部级)以下的官儿。
这些使者的基本素质是很低的,他们手握超过一般钦差大臣的重权,到了地方作威作福,敲诈勒索,随心所欲地提出个人要求,按照自己的意愿任用撤除干部。
一开始,更始王朝收复地方政权的工作进行得轰轰烈烈,但是,表面看来这些工作进行得很热闹,其实是完全失败了。
不久,更始干部以自己低下的素质、恶俗的作风胡作非为,很快出现了一些立竿见影的效果:一是工作简单粗糙,根本没有起到巩固更始政权的作用;二是向各地深入广泛地宣传了更始干部的腐败、懦弱和无能;三是直接把各地的一些有真实本领、德才兼备的人物排斥出去,推向了自己的反面。
看看更始的使者是怎样收复幽州上谷郡的吧。
前汉的上谷郡大体在今天河北省西北部一带,郡治沮阳在今天的怀来东南,王莽登基后,把郡名改为朔调,郡太守改称连率。
郡太守耿况是个精通儒学的文人,发现变天了,考虑到自己是王莽政权任命的干部,很是不安,就派自己的长子耿弇去洛阳打探虚实,好决定自己和家族的进退。
儿子还没有回来,更始的使者就先到了。
更始使者一来到,耿太守不知深浅,就连忙亲自出来接待,并按照规定呈上太守的印绶,明确表示了自己愿意归顺更始王朝的态度。
使者收下印绶。
按照更始的规定,使者应该查验后还给耿况,宣布承认他的太守身份和地位。但是,使者没有马上归还。
到了第二天,使者仍然没有把印绶归还耿况的意思。
印绶是地方官儿处理政务的凭信,是安身吃饭的家伙。没有印绶,官员不能处理政务,丢了印绶,官员被拿问,甚至判刑、杀头的可能都有。
郡秘书长(功曹)寇恂见势不妙,十分气愤,带上几个兵去见使者,要求立即归还太守的印绶。
寇恂不仅德才兼备,智勇双全,是个猛人,而且自幼勤奋好学,知识渊博,具有很强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