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才是真正的知人知事明察秋毫,洞若观火,他凭自己的了解,断定冯、黄必然不能合作太久,两人很快就会闹崩。
权力可以使人疯狂,忠诚也能使人坚定。刘秀肯定地让使者回去报告邓禹:&ldo;下一步捉拿冯愔的人,必定是黄防。&rdo;
与此同时,刘秀派尚书宗广带着符节前去招降黄防。
这场窝里斗持续了一个多月,结局果然不出刘秀所料,黄防拿下冯愔,控制了随同冯愔造反的将士,押往洛阳认罪。
冯愔被送到了洛阳,见了刘秀,膝行叩首,反复谢罪,得到刘秀特赦,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这场内斗有两点疑虑:
一是凭邓禹的智慧和谋略,为什么要留下冯愔、宗歆两个级别一样的将军镇守后方?或者说为什么没有明确谁是镇守后方的主要责任人?
邓禹是真的不察下情,还是一时糊涂?
二是冯愔杀了同事(宗歆),抗击上级(邓禹),还想向西独立发展,已经是典型的谋反,为什么刘秀不给予严惩,反而要特赦他?
刘秀是真的宽大为怀,还是有难言之隐?
这里面还有一个小插曲。
就在宗广完成使命返回洛阳的途中,原更始将领王匡、胡殷等人前来投降。
在不久前更始王朝散伙时,这几个家伙投降了赤眉,由于赤眉与更始一样没有政治眼光,就像当年樊崇等赤眉高干投降更始没有被看得起一样,这几个家伙也没有被赤眉看得起。
这时候的赤眉高层心态已经是十分狂妄,行为十分暴虐,根本不把这几个更始老干部放在眼里,经常羞辱他们。
王匡、胡殷等人非常郁闷。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现在看宗广代表刘秀来这儿出差,哥几个就偷偷找个机会,投降于他。
这些日子哥们儿打打杀杀,实在太累,还是投降刘秀吧!这些日子接触了这么多人,还是刘秀厚道。当然,他还是熟人。
宗广接受了这几个家伙的投降,就带着他们,押着冯愔返回洛阳。
谁知这几个更始&ldo;劣币&rdo;打天下没本事,做人也很不堪,宗尚书带着大家走到安邑,王匡、胡殷哥几个又想反悔,密谋逃跑。宗尚书十分恼火,立即把他们都给斩了。
可怜王匡等拎着脑袋出来混,当时和后世留下响当当的名字,却落得这样个死法。
邓禹这边的窝里斗刚刚平息,就从洛阳传来对他增封晋爵的消息。
刘秀并没有责怪他的抗命和用人失察导致窝里斗,为了表示犒劳和鼓励,刘秀专门派使者到长安前线宣布朝廷的命令:加封邓禹为梁侯,食四个县的赋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