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禄答:无妨也,上(光绪)春秋已盛,无皇子,不如择近宗近支建为大阿哥为上嗣,兼祧穆宗,育之宫中,徐纂大统,则此举为有名矣!
慈禧曰:汝言是也。
这样一来,慈禧的目的也基本上达到了;而荣禄呢,不用说,他的目的也达到了,仅仅立个大阿哥,端王还成不了气候,而且为自己弄倒他们争取了时间。
果然,义和团闹起来以后,载漪上蹿下跳,极力怂恿慈禧借义和团之力灭洋鬼子,荣禄虽然看出这是一条死路,但是他并没有阻止,而是让他们疯狂地走向灭亡。所以,慈禧问他义和团究竟可不可靠时,他说什么老佛爷一贯英明,这次也不会看错,就不要怀疑,放心大胆地干吧。甚至连那份假照会,他也给递了上去,果然最后结果如他所料,载漪父子的帝王之梦随着这次战争的惨败,也灰飞烟灭。而他荣禄,因为在战争中给慈禧留足了后路,更加受到信任。
对于荣禄来说,这是个完美的结局,为了这个结局,老百姓要付出四万万五千万两银子。这就是恶狼政治,老百姓是羊,他们没资格参与,只能献身被吃掉。
1903年,荣禄走完了他那算不上幸福的政治人生,留给世人的,是一个模糊的身影,一个近于神秘的形象。
此时,离清朝灭亡只有8年。
第35节:读书,不是发迹的唯一温床(1)
第七章
袁世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
袁世凯是个典型的为政治而生的人,所以能够风云际会,翻云覆雨。这种人没有原则、没有立场、甚至于没有个性。当权者的原则就是他的原则,&ldo;老佛爷&rdo;的立场就是他的立场,至于个性,那更得像变色龙的颜色一样随时改变。对于这种人来说,试图了解他是徒劳的,因为他们的情感就像川剧&ldo;变脸&rdo;一样,随心所欲,收放自如。有如此手段和道道,再加上深谙&ldo;厚黑学&rdo;真谛,袁世凯在晚清这汪政治浑水里是游得自由自在,最终跳上龙门,登上大位。
如果白痴能飞,那晚清最后二十年的政坛就是个飞机场。
在那风雨如晦的机场上空,无数的一品二品直至九品的白痴飞来飞去,像无头的苍蝇。有一个矮胖的北方汉子,端坐在一边,目光坚毅而冷静。他的心里是最明白的。
是他,结束了一个长寿的王朝,也创立了一个短命王朝;他结束了一个时代,也开辟了一个时代。
(一)读书,不是发迹的唯一温床
袁世凯,河南人。中国近代自曾国藩以下,大人物多出生江南,袁世凯则是为数不多的例外之一。
世人通常评价袁世凯是&ldo;不学有术&rdo;。
他不止在晚清政局中一柱擎天,还一手开创了民国的政治版图。历史曾经以他为分界线。他却因阻碍中国民主化进程而成为罪人。
他以孔武有力、深谋远虑的民族英雄的刚健姿态登上了大清帝国的政治舞台,但到谢幕的时候,他已经是&ldo;不惜以一己之私害及天下&rdo;的无耻政客的活标本了。但谁也不能替老袁的晚年遗憾和叹气,因为人生不能彩排,每天都是现场直播。
我曾仔细观察过他的许多照片,试图从相貌上了解这个轰轰烈烈而又神秘的人物。他身材不高,壮实,头大,但据史载并没有读多少书。
他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居然有如此惊人的作为?
袁世凯于清咸丰九年生于一个大家族。清末北方有捻军起义,袁家遂于项城县东北张营筑寨号为&ldo;袁寨&rdo;,练乡勇自保。袁世凯就出生于袁寨之中,似乎这是他将戎马一生的征兆。
据说,出生当天,恰好叔祖袁甲三寄书到家,言与捻军作战得胜。其父袁保中大喜,遂取名为&ldo;凯&rdo;,并按照&ldo;保世克家&rdo;的排行,命名&ldo;世凯&rdo;。这似乎也在预示着这孩子天生就是一个能搞军事的坯子。
他的家乡项城常常闹灾,当地民风彪悍,能打能抢的人备受尊重。
那时的小袁,不爱念书爱骑马,自小便彪悍。打架打累了才回家看几页书,而且他对八股文章实在不感兴趣。要是搁现代社会,这种孩子是极令父母老师头痛的,撒到社会上也极危险。别说以后当皇帝,就是村长也轮不上。
幸好袁家有背景。同治八年,世凯的养父袁保庆,调任到南京当江南盐巡道,有权又有钱。生父袁保中就带着袁世凯到南京&ldo;利益均沾&rdo;了。
那时,世凯不过十一二岁,由于自小迁徙四方,他比同龄人早熟。也就是说,别的孩子在读万卷书的时候,他在行万里路。
在南京,世凯可没闲着,一手抓武术,一手抓交际。我们都知道要做老大就得&ldo;仗义疏财&rdo;,仗义是虚的,疏财才是真的。别人凭什么都听你的,首先你要能领着大伙弄来钱,然后还得会分钱。据说,世凯从小就拿钱当王八蛋,挥霍得很,你借一百,我给你一千,听戏喝酒什么的更是抢着结账。所以,很快就拉拢起一批死党。
如果仅仅根据以上事例分析,世凯其人不过尔尔。
但是他还有一个最关键的特点‐‐既有远大抱负又善于有目的地学习。世凯自小虽然轻视读书,却喜爱兵法,立志要学&ldo;万人敌&rdo;。常常对朋友说:&ldo;三军不可夺帅,我手上如果能够掌握十万精兵,便可横行天下。&rdo;他酷爱兵书,常常不惜重金搜罗购买各种版本,有空儿就翻兵书。可见,世凯不是不喜欢读书,而是不喜欢读那些枯燥无味的书,征战杀伐的专业书,他还是爱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