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大奶奶思忖了下,答道:“这事儿原本是要话你知道的,但因你刚回京,诸事繁多,还没理顺呢,所以就先没告诉你。既你今儿个已是问起,那跟你说说也无妨。总归要你心中有数才好。”
玉然听了,目光灼灼的看着谢大奶奶道:“大嫂请讲。”
于是谢大奶奶说了起来。原来,早些年,明定跟现在太仆寺柳少卿,那时侯还只是都察院都事的柳元晴的嫡次女定过亲。
后来,就是大家都知道的,这女的死了。两家也再无什么来往了的。
但就今年,知道明定被请调回京之时。柳元晴夫人突然上门哭诉,说自家女儿年轻早逝,进不了祖坟,受不了香火,如孤魂野鬼一般好不可怜。
说着,柳夫人还跪请平川侯府,让她家女儿的遗骨迁入李家坟茔。
这种无礼要求,平川侯府当然不会答应,你家女儿是刚刚小定就死了的,还没成我李家人呢。如今,仅凭你一跪,就让你女儿进李家坟茔,哪有这种道理。
如真让你进了李家的坟茔,不说别的,就说玉然,那日后不就好端端的从元配变为继室了,那将置玉然于何地。所以,侯府斩钉截铁,毫无商量余地的拒绝了。
听完这个,玉然真有点匪夷所思,这柳家也太将自己当回事儿了吧。
想想,又是因为李明定,玉然心情非常不愉。因此,一回到家,玉然对殷勤而来的明定视而不见。
见自家老婆如此不爽的样子,明定打叠起万般精神才将玉然哄得开了口。待知道是因为此事时,明定立即向玉然表衷心。
好容易将玉然哄得展颜后,方才擦擦心头的冷汗,仔细的想了想此事。
现在的明定,政治嗅觉颇为灵敏,一想,微微的凉意泛上了心头。
第一百三十二章
明定道:“然然,你先别忙着生气。我总觉得,此事不简单。当日我们与柳家是下过小定,但自她家女儿过世后,我们再无往来过。之前也没见柳家说过什么,怎现在忽然提起此事呢?”
听得明定一说,玉然也怔住了,是啊,时隔二十年,怎么现在提起呢。而且,此事明显漏洞百出,理由根本站不住脚啊,不用想都知道,侯府就脑抽了,也不见得会答应的吧。
这究竟是为何呢?玉然想不通,但总归心里有点准备,此事看来,说不得就是冲自己来的。但为何要这样出招?现在还不得而知。
明定这许多年来,读书也好,为官也好,也算是见多识广,而且,颇为认同玉然的话:不打无把握的仗。既然有人已出招,那就得查查究竟是何人出招了。
听得明定说要查下,玉然点头认同道:“是该查查。看看这柳元晴究竟是谁的人。”
且不说玉然他们在此如何计量。武阳伯世子夫人,也正在将今日肖凝荷将柳家的人,引进后院的事儿报给武阳伯夫人知道。
武阳伯夫人听得大儿媳说到今日之事时,也是心中暗恨小儿媳给自己找麻烦。
听得世子夫人说,自己有安排人看着的,一直将柳家人与李家的人隔开着的。
武阳伯夫人赞许道:“你做的对,确实应该如此。万不可在咱们家的宴席上让人生事了去。”
待世子夫人走后,武阳伯夫人想着小儿媳近日来,真可谓是上蹿下跳个不停。可不得让她再如此下去了,不然,可真得给自家招祸了。
武阳伯夫人命人将五奶奶肖凝荷叫过来。
肖凝荷很快来到了武阳伯夫人的院儿里。
武阳伯夫人见她进来,话里有话的提点了番,末了,对肖凝荷道:“近日我老是惊梦,怕是冲撞了什么,你这些时日,好好抄几部《金刚经》给我祈福吧。”
婆婆要自己抄经,虽不情愿,那也不得不做。肖凝荷很是不快的回房抄经书去了。
贴身肖嬷嬷见侯夫人这样变相的罚自家小姐,也是颇为不忿。
前些时侯,小姐回娘家,夫人就特别说了又说,要自家小姐帮着笼络人的,现在侯夫人说让自家小姐抄书,又没说抄多少。这简直是将自家小姐变相的禁足了。这还让自家小姐怎样做事呢。
今天武阳伯夫人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要自家小姐不要管娘家的事儿,一心安于后院就行了。
想到这,肖嬷嬷就撇嘴,武阳伯就是胆子小,生怕将他们拉下水了。这武阳伯夫人也不想想,如果日后成王成事了,那得多大的功劳,这功劳少不得也要算在武阳伯家的。
两人正说着呢,丫头来报,五爷卫良军正在往这边儿来了。
听得五爷要来,肖嬷嬷灵机一动,让肖凝荷立马摆开架势开始抄经书。
卫良军一进门来,就见肖凝荷正在奋笔疾书,见他进来,也恍然未觉。因问肖嬷嬷道:“你家奶奶这是在做什么呢。”
肖嬷嬷立即作腔作势的说了自家奶奶的委屈,还特别点出,自家小姐这样做也是为了五爷好,日后,五爷也可出人头地,而不必再倚靠兄长的。
自成王崛起后,卫良军其实也是心动不已的,想着自己可以以肖家女婿的身份,顺利成章的靠近,捞个一官半职的。
卫良军透出这个意思后,但见武阳伯一直不大热心,也不敢轻举妄动。
但听得今日这肖嬷嬷讲起妻子抄经书,是因为母亲认为她跟娘家太亲近了,所以在变相的罚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