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穿棉、午穿纱,用来形容五月末的九原城一点都不为过。隅中之时,高顺、薛兰、魏崇在太守府议事,相互分配任务。薛兰抓内政、高顺抓兵事、魏崇抓经济。
午时将至,炙热的太阳烤着大地。太守府大门向南,高顺一出太守府大门,便被太阳照得睁不开眼睛。适应了一会之后,高顺眼见城墙上守城士兵东倒西歪。高顺轻皱眉头,想城头走去。
顺登城步道登城,刚一登城,高顺不禁大怒。之间这城墙上的士兵,毫无兵威。一个个脱下甲胄在坐在阴凉处侃大山。
不知谁提醒了一声高将军来了,有胆小者立即起身。更多的则是瘫坐在那里,抬头望向高顺。
这若是在河内军中,高顺定将这几百兵士军法处置,可是他们根本就不是兵,只是一众贫农,随魏高等人起事,也只为温饱而已。
想到这,高顺强压怒火,卸下甲胄,赤膊上身,走到人群中间。人群中立即有人给高顺让出了一块阴凉的地方。
高顺与他们一样瘫软着坐下,以平和的目光环视众人。高顺虽未端着架子,但是所有人看高顺脸上都有畏惧之色,因为高顺赤膊的上身,刀、箭伤痕无数。
“想不到高将军也会打着赤膊在城头之上啊?!”人群中有人问道。
“高顺也是人,也会热啊!”高顺说完,问刚刚说话的人道:“听口音不是五原人啊!”
“小的河东人士,白波贼起事之时,随父母迁至五原。”说话间,这个兵士觉得高顺很是平易近人,与高顺拉起了家常。
高顺很是健谈,给他们讲了许多儿时的故事,也讲了许多当兵的无奈。众人只知高顺是威风凛凛的将军,却不知第一次上战场的时候,高顺和他们一样吓得瑟瑟发抖。
“有口饱饭吃,谁当兵啊?”高顺一语道出众人的无奈,然后说道:“若是天下太平,为个太平奴,娶妻生子,逍遥一生,莫不是美事一桩?”
高顺此言,更是道出了大家的期盼。天下大乱,多少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并州之地,每日都能看到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无奈与仓绫。
“我听说吕将军说,要让九原之地,耕者有其田,真的假的啊?”有人问高顺道。
“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奉先之志也!”说着,高顺也由衷的佩服吕布,单说居者有其屋,哪怕是两千年之后,也未做到。
“听他吹吧!他吕布说耕者有其田,不就是为了忽悠我等为其卖命?”提到吕布,人群中立刻有了不和谐的声音。更有人愤愤道:“吕布就一乱臣贼子,割据五原,与朝廷为敌。”
高顺闻言,心中暗笑,这吕布还真是很有争议啊!说道乱臣贼子,这并州九郡,可能也只有郭缊忠心朝廷了。
想着,高顺对众人解释道:“时势造英雄,如今并州大乱,岂是吕奉先一人之过?而且我觉得,谁与谁为敌都不重要,跟谁能吃上饱饭才是最重要的。”
高顺一言,又说中众人的心事。谁当领导与他们何干?能吃上饱饭,才是硬道理。
聊到这,高顺见气氛和谐,站起身来,一边穿好甲胄,一边对众人说道:“我也不知道你们都是从何而来,家中可有父母田产。若有人家里还过得去,就速速回家去吧。”
高数话锋一转,众人面面相觑,每个人都想走。但是不知高顺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要知道昨天他们还是叛军。
高顺见众人紧张,说道:“我说真的,要是家中还有生计,速速归去吧!也免荒了良田。”
“那这九原城?”有人还是不信,若众人散去,如何守城?遂问高顺道。
“汝等是民,不是兵。留在这也是枉送性命,不如速速归去。若有人家中了无牵挂,归去又无生计,倒可以留下。他日若能建功立业,也未尝不是美事一桩。”
能够随魏高起事之人,谁又有生计呢?闻听高顺所言,顿时低头不语。高顺见状,厉声问道:“最后一次机会,有没有走的?”
“……”话音一落,死一般的沉寂。
“那就把甲胄都给我穿好!有个兵的样子。”高顺此言,完全是咆哮而出。
众人经过高顺的一番梳理,也纷纷意识到自己根本无处可去。倒不如跟着高顺守城,搞不好也能如高顺一样,建功立业。毕竟高顺第一次上战场,也如他们一样,拿着刀、戈瑟瑟发抖。
高顺见众人纷纷穿上甲胄,对众人道:“即以从军,你们就是个兵,若有人临战畏敌,杀无赦。听清楚了吗?”
高顺说完,见众人不语,提高声调再次问道:“听清楚了吗?”
“听清楚了!”众人回答,响彻九原。
城头之上的几百兵士,只是一班。高顺本分兵三班,相换守城。高顺见此班将士已经有了士气,便再次将魏高这一千兵士打散重新分配。而这些士兵,就成了这一千守军的中流砥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