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不到十分钟,他们就到了高坞村。
“是去村委还是……”刘建和问着市里下来的三个人。
不等江余说话,花裳抢先说道:“带我们去佛殿那看看吧。”
刘建和笑了笑,说道:“没想到你们对佛殿也感兴趣,我们这边虽然偏远,但并没有人在这传教。”
花裳知道刘建和是误会了,以为他们是想检查宗教事务。
“这是民宗局管的,我们没什么兴趣,我只是记得花大贵说过他们村有个佛殿,里面有很多佛像,所以好奇来看看。”花裳随口解释道。
“哦,是这样呀,花大贵就是高坞村的人,他是为了去花圃方便,才住到集镇哥哥家。”刘建和解释道,“他们村这个佛殿虽然很小,但香火却很盛,所以每年都会有人为这些佛像修复金身。”
“是吗?那我们就去看看吧。”江余瞥了一眼花裳,这才要求刘建和带他们马上去。
花裳知道江余又起了疑心,不过她懒得顾及那么多,跟着刘建和去了佛殿那。
正好,王大贵在那搬东西。
“大贵叔,你怎么在这?”刘建和好奇问道,“你不是去长留村做工了吗?”
王大贵看到刘建和,连忙放下手中的活,朝刘建和打招呼。
“刘警官,你怎么来这了。”
说着,眼睛撇见他身后的三人,立马认出了花裳和江余。
“这位不是城里的警官吗?”王大贵还记得江余给了他一包烟。
而花裳,这么好看的姑娘他自然记得。
“对,王师傅,我们是来这随便看看,怎么?你在这做工?”
江余指了指地上的一包包水泥,顺手递给他一支烟。
王大贵高兴接过,说道:“没错,这佛殿要在年前修一下,我来打个散工。”
刘建和抬眼看了看正在佛殿屋顶翻瓦的工人,问道:“这地儿一年就要翻新一次?”
王大贵回头看了一眼,然后压低声音道:“每年都有人捐善款,不把这钱花了,就都进了住持的腰包。所以村里大家就要求每年翻新,有多还得办一次素斋宴。”
“哦,是这样。这么小佛殿还有住持?”江余问道。
王大贵笑道:“也算不上是啥住持,不过是村里安排了一个人管理这儿的一些事儿。”
江余点点头。
王大贵见这城里警官还挺和善的,便壮着胆子问道:“领导,有个事儿我问问。就那曾老板是不是放不回来了?”
“大贵叔,这事儿你问啥?办案有办案的纪律。”刘建和连忙阻止。
王大贵尴尬地咧了咧,说道:“我只是在那做了多年,本想再干两年就可以回家休息了,结果这老板被抓了,现在只能打打散工。再说我还有一个月工钱没拿到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