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亚当森夫人时常挂在嘴边的话,随着神户的建设发展,外国人之间的交往也变得逐渐疏阔。不像从前,住户就像一个大家庭那样,生活得团结紧密。
但这话让海伦感到吃惊。在她看来,别说疏远,甚至交往频繁得让人感到窒息。不过,要想在侨居地内孤立地生活,不参加任何应酬也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要受到邀请,她就一定参加。
通常女士们聚在一起能作的事只有一件,这也是全世界女人共同的爱好,聊八卦。
这是一个花瓶大小的社会,闲言碎语一说出口就会立刻发酵,气味四溢。绯闻的主角则羞愧地无地自容。就连早已死去的人,也难逃被闲话的命运。
克拉拉就是这样,四年前死去的克拉拉&iddot;斯通,她是海伦丈夫的前妻。
4
起初,在海伦面前谁也不提起克拉拉。怕她不快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这是明智的做法,但过不了多久,众人的自制力如同温酒中冰块一般开始融化。
让海伦听到有关克拉拉的闲话,那一定是非常有趣的事,这种化解寂寥的方法无时不刻地诱惑着这些无聊的女人们。
是个美女唷。
终于,这样的言语流入了海伦的耳朵。其实在侨居地内也有几位像样的美女,但听闻各种对于克拉拉美貌的评价,似乎无人能望其项背。
说起来,海伦还从未看到过克拉拉的照片,但她也不想看,丈夫前妻的种种,她连想都不愿想。然而听到了那些传言后,海伦开始有些在意,她究竟长得有多美呢?假如有照片摆在面前,或许自己会禁不住偷偷看上一眼。
这样的机会不期而至。
海伦受到某位夫人的邀请,在她的家里看到几张过去侨居地的照片。而这其中,碰巧就有克拉拉的照片。
照片上的女士们撑着阳伞,带着白色的帽子,身穿白色的礼服坐在凳子上。这是一张在侨居地东面的公共游乐场中,参观板球比赛时拍的合照。
&ldo;右边那个是我。&rdo;
那位夫人说道,蓦然又语:
&ldo;旁边是已经搬往横滨的埃文斯夫人,接着是斯通夫人,哎呀,真抱歉,是前任斯通夫人。&rdo;
其实在她说明之前,海伦就有预感会发生这样的事。
就好像聚光灯打在了舞台上某个角色的脸上,这个女人的容貌从一开始就引起了海伦的注意。
在合照的妇人当中,她的确是最美的一个。那艳丽的笑容,大刺刺地映入海伦的眼眸。但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出色,和海伦头脑中描绘的那个拥有理想美貌的女性相比,这样的女人根本不算什么。
&ldo;哎……我这么紧张干嘛?&rdo;海伦其实是一个在任何地方都不愿服输,心高气傲的姑娘
有关克拉拉的传闻愈演愈烈,开始只是性格豪爽这等抽象的描述。到后来,更加具体的流言蜚语也传进了海伦的耳朵。
那是四年前发生的事,当时的侨居地还充满生气。
绯闻的男主角是一位名叫比尔的上校。听说他曾是英国陆军驻扎在印度的军官,后来继承了庞大的遗产,便借机退伍,开始漫游东洋的生活,最后在神户定居。他的宅邸和亚当森家毗邻,建在侨居地北面的山脚下。
绯闻的男主角还有一位,是一个叫迈克&iddot;布朗的美国人,他是《hiogonews》日报社的记者。
有钱的退役军人,美国新闻记者。前妻克拉拉曾和这样两个男人纠扯不清的传闻乔治一定知道吧。想到这里海伦觉得丈夫真是可怜。
不管是真是假,这种流言相对于已经死去的克拉拉来说,打击更大的应该是丈夫乔治。这之后的日子里,海伦变得比以前更加关爱自己的丈夫。
5
令人心烦的雨水每日下个不停。
海面是灰色的,侨居地腹背的摩耶山被低矮的雨云所笼罩。丈夫说,这是一种叫&ldo;小暑&rdo;的节气,潮湿的屋内家具和镜面上都附着着一层蒸雾,连吸入的空气都让人感到躁郁。
&ldo;气候还不错……。&rdo;海伦回忆起当初自己说过的话,现状让她认清了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
丈夫每天撑着一把黑色的雨伞出门上班,他工作的商馆在沿海的大道上,每天除了中午有一个小时回家喝茶外,要到夜深后才下班。
空下来的时间,海伦能做的只有向侨居地的女士们讨教新菜谱的做法,和语言不同的仆人们搞砸各种琐事,以及给身居伦敦的母亲写信。
连这些事都不能做或不想做的时候,她就一个人到二楼的书房里找书看。累了就趴在窗口上眺望浸没在雨水中的侨居地街道,茫然地目视着远方。
街边的柳树仿佛失意的人耷拉这肩膀一样枝条低垂,一种孤单凄凉的心情油然而生。海伦忽然回想起了在伦敦的生活,车水马龙的丽晶街,人头攒动的皮卡迪里广场,想到这里她快要滑入梦乡的意识突然清醒了,但随之而来的是更加浓郁的惆怅。
要振作起来!
海伦拍了拍脸蛋,决定重整自己的心情。
那就来试着学学日本的历史吧!她记得书架上应该有一本弗朗西斯&iddot;亚当斯写的《日本历史》,于是开始寻找。
她好像发现了什么,视线聚焦在一处。
那是一本没有书名,黑革装帧的笔记本。它仿佛为了躲开海伦而刻意夹藏在书架的角落。海伦把它抽了出来。啊,原来是一本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