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政府也不允许什么人都能直接把建议或意见递交给皇帝,因此得有一个机构替皇帝处理此事,归纳整理后才递给日理万机的皇帝,这就是都察院。
都察院始于明代,清朝觉得还不错,也拿来接着用,是全国最高的监察、弹劾及建议机关,可能类似于现在的中纪委,但是权力应该比纪委要大。这么解释起来似乎太抽象,换个角度,从它的职员谈起吧。
都察院养了一种人,这种人叫御史,相当于中央纪检监察干部,实际上就是一种以&ldo;找茬&rdo;为主业的官员,他们统一的logo是&ldo;精神洁癖&rdo;,以清扫天下为己任,今天抨击这个,明天指责那个,个个眼睛里都揉不得沙子,因此这种人还有一个特别的称呼,叫清流。其中的佼佼者有张佩纶、张之洞、翁同龢等人。
虽说明清两朝的御史都是以找茬为职业,不过此时的他们,已经远远不如前辈们在明朝混得那么风生水起了。这主要是清朝的君权比明朝更集中造成的,尤其是雍正设立军机处之后。打个比方吧,明朝皇帝是运动员,经常和御史互掐,但是清朝皇帝是裁判员,指挥下面的御史掐别人。
介绍完都察院,现在回过头看看1895年都察院正面对的大事。
这一年的4月17日,《马关条约》签订,激起了朝野人士的强烈反对。其实,在条约签订之前,大批得到内幕消息的现职官员就发难了。这些人主要是京官,他们从4月14日起,就接连上奏,反对签订《马关条约》。
反对自然是无效的!条约签订后,待在北京考试的大批公车们才知道消息(简单解释一下,公车这个词,是为了纪念国家以公家的车马接送应试举人赴京的传统,因此公车也可以肤浅地理解为举人士子)。公车们义愤填膺,开始联名上书,到5月8日截止,共计上书三十一份,联名者一千五百五十五人次,其中梁启超领衔广东公车八十人上书,这就是历史上真正的&ldo;公车上书&rdo;始末。
不对吧?大家熟知的康有为领导的公车上书去哪里了呢?
答案是没有!
翻遍皇上以及都察院全天的工作流水账,事实证明那天肯定没有出现过一千三百名公车到都察院游行示威并且被拒的事情,现在流传的公车上书大都是采纳自康有为自己出品的《公车上书记》。
换句话说,康有为是在说谎。
那他为什么要说谎呢?为什么要把自己包装成改革旗手呢?
其实这都是康有为后来流亡海外,为了吸引海外侨胞给自己投资,而刻意量身打造的光辉形象。不过这也不是他唯一一次这么做,他还伪造过一份证据,造成的后果更加严重。
话又说回来,那些现职官员、公车们的进言,朝廷采纳了吗?
这批人的进言总体可以分为四大内容:拒和、迁都、练兵、变法。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朝廷不可能都同意。拒和、迁都不用考虑,练兵和变法么,倒是可以考虑考虑。慈禧和光绪也是这么想的。
大清董事长慈禧当然不会承认战败有自己多大的罪过,即使心里承认嘴巴也不会说。她老人家总结出来的战败理由只有一个──将领指挥不力,军队战斗力不济。
坦率地说,慈禧说出了一部分事实。盛极一时的湘军、淮军确实都已是明日黄花,军队重蹈旗兵、绿营的后尘:训练荒废、纪律松弛;吸食鸦片、克扣军饷;扰民有余,打仗不足。
这边,慈禧和光绪都不看好自己的军队;那边,官员和举人们也觉得应该练兵。于是&ldo;编练新军&rdo;的决定由此产生。
第24节
111、
(3)袁世凯发家第一步──会忽悠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仔细回忆一下,&ldo;编练新军&rdo;是清军继八旗世兵制、绿营募兵制、湘军模式之后的第四次改制了,这一次又改成什么呢?
答案是按照西方强国的模式成军。因为大家都认为日本人取胜的原因就是&ldo;专用西法取胜&rdo;。
在众人的眼里。练新军可是个好差事,看看曾国藩、李鸿章,哪个不是权倾天下!一切有实力、有野心的官员们都蠢蠢欲动。袁世凯正是这一群人中的一个。
袁世凯离开朝鲜回北京后,暂时还没有分配工作,就在北京闲住。虽是闲住,却不甘寂寞,经常外出活动,结交朋友,接近名流。刚好因为甲午之战被削职为民的李鸿章也闲居在北京贤良寺,袁世凯没事的时候就去探望下老领导,顺便联络联络感情,请教为官之道。
一段时间之后,袁世凯走了点关系,终于找到了一份正式工作:管辖温州、处州两府的道台,大概相当于现在分管两个市的副省长,还算不错!
不过袁世凯并不怎么喜欢这个位置,他还是更喜欢跟军队打交道。现在,举国上下讨论练新军,袁世凯也意识到了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于是,他向他的好兄弟徐世昌求教。
话说徐世昌当年与袁世凯结拜之后,便在义弟的资助下,北上参加科举,终于在31岁那年,参加殿试──皇帝亲自出题、亲自面试的&ldo;公务员考试&rdo;,考中进士,而且还是庶吉士。
这个庶吉士来头很大,在所有的进士中,只有一甲三人──即状元、榜眼、探花,可直接进入翰林院。二甲中的头几名又进行一番考试,合格后才可成为庶吉士,进入翰林院实习,三年后再参加一次考试,决定你是否可以转正。成功者可获得担任翰林院编修一职,工作内容是给皇帝讲解经史书籍,并帮皇帝起草诏书,换句话说就是皇帝的秘书,权力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