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后,段祺瑞又以第一名的成绩争取到了去德国深造的机会。从德国学成归来后,段祺瑞被分配到重点军校做了一名教官,彻底地解决了全家的温饱问题。
在当了三年的教官之后,他在北洋武备学堂的老师荫昌将他推荐给了天津小站练兵的袁世凯。
段祺瑞本身的学识不错,而且又有德国留学的经历,要知道袁世凯一生最崇拜的就是德国,正打算以德国为模子练军,因此练兵伊始段祺瑞便获得了重用!
或许因为历经苦难的原因,段祺瑞性格果敢坚毅,手段凶狠,权欲极强,在袁世凯麾下的高层干部中被称作&ldo;北洋之虎&rdo;。
第二个人叫王士珍。
王士珍,字聘卿,1861年出生于河北省正定县牛家庄。
此人没有段祺瑞那样的洋学历,也没有段祺瑞那么强的权欲,外表看起来还有几分潇洒超脱。可能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虽说没有前者混得那般风光,却是正在介绍的这三人之中最受袁世凯信任的那一个。
虽说王士珍学历不出彩,但好歹也是天津武备学堂的毕业生,本事自然差不到哪里去。毕业之后王士珍也有一段当教官的经历,更重要的是,他作为炮兵统领参加了甲午之战,而且指挥有方,是有实战经验的难得人才。
不仅如此,此人还善于动脑子,胸中颇有些韬略,算得上一名&ldo;智将&rdo;,不像段祺瑞这个赳赳武夫只能做&ldo;勇将&rdo;。因此袁世凯一般把比较麻烦的项目交给他做,把只需动用武力的暴力项目安排给段祺瑞做。
王士珍当然也是荫昌推荐过来的,不过因为此人智勇双全,所以给他的荣誉也高得多,称作&ldo;北洋之龙&rdo;。
第三个人叫冯国璋。
冯国璋,字华甫,1859年1月出生于河北沧州,比大哥袁世凯还年长几个月。对了,他儿子的儿子的儿子是一名叫做冯巩的相声演员。
26岁那年,冯国璋进入天津武备学堂学习,学习成绩很好,毕业后留校任教。
甲午战争中,清军招人,冯国璋也就离开学校赶赴前线,他加入了聂士成的队伍,做了一名随军参谋。
冯国璋的发迹就从这里开始。当时虽清军大败,不过冯国璋在战场上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所以他不仅没有被砍头,还升了官,最重要的是获得了一个去日本学习的机会。
老师一般都有写教案的习惯,冯国璋也不例外。走到哪里写到哪里。从日本回来之后,他的那本&ldo;教案&rdo;已经是厚厚的一本了,里面不仅有在与日本人干仗的战地经验,也有在日本学到的现代战争知识,再配合他深入浅出的注解,端的是一本非常可贵的教材。
墙上的标语──发展才是硬道理,告诉我们:一个公司能不能招揽真正的人才,不是看你现在给他多少钱,而是看你现在能给这种人才多大的发展空间。同理,有才学的人,最怕明珠暗投,没人识货可不就白忙活了么。
于是,冯国璋把这本教案送到了老领导聂士成的面前,希望领导能识货,给自己更大的表演舞台。但是冯国璋失望了,聂大人看完之后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知道了,写得不错!可没有露出半分欣赏的表情。满怀期待的冯国璋,知道在聂士成这里没戏了。
这时,有人告诉他:袁世凯正在天津小站练兵,你不如去试试看?
于是,冯国璋找到了袁世凯,再一次满怀期待地推销了自己的那本教案。
袁世凯看过之后大喜过望,惊叹道:这本书真是个好宝贝,你是我见过的科班出身的人当中最厉害的!遂将冯国璋留在了身边练兵。
士为知己者死,袁世凯的赏识让他感激不已。
冯国璋既有能力又肯努力,还比较忠心,很有一股狗的疯劲,人送外号&ldo;北洋之狗&rdo;。
上述三个人全部出自天津武备学堂,最后也都成了袁家班的嫡系干部,算是开了近代军队以学校为基建立派系的先河。
袁世凯有了这四个帮手,应该可以大干一场了!
第26节
113、
(5)微胖界的&ldo;好人&rdo;,练兵界的奇才
练兵开始的第一天,袁世凯站在七千多名新兵蛋子面前,训了一段话。他说:我袁世凯保证让大家都拿到满意的工资,我会亲自监督给你们发工资的过程,绝对不会有克扣、拖欠工资等损害兄弟们利益的行为发生。但是,在我这里,军纪很严,一旦犯了军规,决不宽宥。
说着说着,袁世凯就让人把徐世昌主编的《简明军律二十条》念了一遍,其中,扰民、打架斗殴、逛妓院、酗酒赌博、吸鸦片等十八种行为全部都是杀头。这么看来,这等军规远超历史上的任何军队!
训完话之后,袁世凯一方面聘请德国教官训练新军,另一方面重用接受过新式军校教育的年轻将官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还有更年轻的曹锟等人,这些人后来都成了袁世凯的得力干将。
袁世凯采取来自德国的先进训练手段,使部队训练更加科学化,同时向德国采购武器,以供新军装备。不到一年,军队的战斗力较之以往大幅度提升。
大家都知道袁世凯之后是靠这支军队发家的,可袁世凯是如何把这支部队牢牢抓到手里的呢?因为在袁世凯的奇功绝艺榜上,有一门神功叫做&ldo;善于用细节感动人心&rdo;。这门神功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可以利用一些小细节激起千重巨浪,收到意料之外的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