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陷在德军阵地内的苏军,凭借着熟悉的地形和当地茂密的森林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德军想吃掉这支虽然已经折断但锋芒未失的苏军精锐部队,简直是谈何容易。万般无奈,曼施坦因只好调集了原本打算用于攻击列宁格勒坚固城池的大炮,加上里希特霍芬第8航空军飞机的轰炸,昼夜不停,几天之后,直到把苏联红军坚守的这个地区森林削成了荒原,这才解决了战斗。
苏军的抵抗十分英勇,而且苏军中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发挥了很大作用,军团作战参谋把德军从阵地上缴获的一位苏军已经阵亡的团长的日记交给了曼施坦因,从中看出了苏军中的政委是如何在德军的狂轰滥炸中,维持已经陷入绝境的红军士兵的士气,这样做也许近乎残酷无情,从局部来说,这些顽强的抵抗也许是无益的。但从全局来看又是必不可少的,它挫动了德军的锐气,使本该用于攻城的部队过早地投入使用。
1943年10月22日,完成了使命的、陷在德军阵地的部分苏联红军终于停止了抵抗,战场上沉寂下来。
曼施坦因命令通信处长起草了给最高统帅部的情况报告:经查明,此次苏军投入了1个精锐军团,共有16个步兵师、9个步兵旅和5个装甲旅投入这次反击,其中的j个步兵师、6个步兵旅和4个装甲旅在包围圈中同归于尽,此役共俘虏苏军1.2万人,苏军死亡的数字还要大得多。在武器装备上,缴获火炮300余门,迫击炮500门,击毁和俘获苏军22n辆坦克。
另外还向元首报告,德军第11军团也受到了很大的损失,不仅是在兵力上,而且原来决定用于列宁格勒的弹药也被消耗掉不少。显然不能马上冉发动一次对列宁格载的攻势了。
曼施坦因在这个报告中,写进了自己的意见:第11军团指挥官认为,经过此役之后,前线的德军部队如果没有适当的休息和补充,是决不能进攻列宁格勒这一坚固设防的城池的。
在等待最高统帅部回音的时候,整个列宁格勒前线除了双方偶尔的炮击,不再有激烈的战事,战场呈胶着状态。
曼施坦因的亲随副官斯皮赫特中尉,跟随曼施坦因多年,是个体贴人意、性格开朗、手脚勤快的小伙子,曼施坦因对他很是看中。正在焦急等待回音的曼施坦因,突然接到了斯皮赫特中尉丧命的消息,不禁大吃一惊。
原来曼施坦因本想栽培一下这位年轻的中尉,但一直苦于没有机会。最近一个阶段,斯皮赫特中尉在司令部中无事可作,总是想积累些战功,曼施坦因就派他到德军第170师去参加涅瓦河上局部的战斗。这本是一团好意,斯皮赫特中尉在克里米亚的时候,也曾参加过该师的战斗,对这个师的上上下下比较熟悉;再说,这个地区只是局部的战斗,该师的指挥官自然不会把军团司令最为宠信的人派到最危险的地方,想来不会有太大的危险。
没想到,这一团美意反而送了亲随的性命,在参加了几次战斗之后,斯皮赫特中尉倒也无事,但在返回军团司令部的时候,这个可怜的中尉因为中途飞机失事而送了性命。
10月25日,曼施坦因为斯皮赫特中尉举行了一个简易的战地葬礼。虽然在战场上,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德国士兵死去,但毕竟不如身边的人这么直接、这么关切,因此他的死对曼施坦因来说,打击颇大,他那悦耳的笑声,宛若历历在耳。这是在曼施坦因的驾驶员纳格尔之后,在东线战场上第二个丧命的亲信。
在斯皮赫特葬礼之前,曼施坦因恰好要飞往设在芬尼特沙的德军最高统帅部,去接受元帅的权杖,身边没存了斯皮赫特中尉这位贴身副官照料他的生活,曼施坦因确实感到不便。
&ldo;这孩子要是看到我手持元帅权杖、身穿元帅礼服的样子,不知会多么地高兴!&rdo;曼施坦因坐在专程接他前往元首大本营的飞机中,望着舷窗外掠过的团团浮云,暗暗地想。
在晋升元帅的仪式上,希特勒对曼施坦因礼遇有加,当着众位将领的面,希特勒特别对曼施坦因统领的第11军团在克里米亚的战绩大加推崇,对第11军团的作战表现,深表赞许。
授衔仪式结束之后,看看希特勒心情比较好,曼施坦因趁机向希特勒提出部队休整的问题。曼施坦因向元首陈述,在俄国前线的步兵必须得到休整,自从俄国战役开始以来,前线的德军各步兵团从来没有准时得到过补充的兵员,步兵常用不足额的兵力去进行战斗,其结果是每次战役越拖越长,战斗部队的实力也就消磨得越厉害。
曼施坦因说这番话是有感而发。他已经从这次参加授衔的其他将领口中得知,根据希特勒的命令,德国空军正在着手组织22个所谓&ldo;空军野战师&rdo;,要从战斗勤务部门抽出约17万人来。这多半是那位胖子戈林的主意,希特勒向来对这位继承人的要求宽宏大量,不管是在经费和人力上都是如此。
据曼施坦因这班陆军将领来看,当务之急是补充陆军一线作战部队。如果是空军果真有17万人可以抽调,这些剩余人力早就应该充实陆军的第一线。现在希特勒却同意把这17万人集中编成空军的私房单位,来供地面战斗之用,未免舍本求末。
如果元首在1941年的秋季中,使用这些人员来补充陆军各师,使其保持充足的战斗实力,则在1941年到1942年之间的冬季中,许多因兵力不足而引起的危机就可以平安渡过,不必那么捉襟见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