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满屏地组队加一。
节目中关于家庭教育,夫妻分工的讨论,也上了热搜榜,引起广泛热议。
女人们既要工作,又要照顾家庭,很累。
男人们在外拼搏,同样也会遭受很多让人心理崩溃的事。
生活确实很艰难,可是如果有一个温馨的小家,男人女人们回到家里,看见彼此,感受彼此,再有一个乖巧活泼的孩子,再多的苦再多的累,似乎也全都在这个小家的温暖中融化消散了。
第一次出现在镜头里的顾盼也因为他们一家三口自然的相处方式,以及偶尔对视一眼相视一笑的默契,得到了许多人的祝福。
连原本的后妈粉也说不出自己能做得比顾盼更好的话来,默默闭麦,或是私底下偷偷转粉。
此后楼岚事业渐渐转向艺术表演领域,工作也一点点减少。
顾盼的小说火了,就自己改成剧本。偶尔剧本写累了,就写写小说。因为有家人陪伴,她没有在事业上迷失方向,火的时候不飘,沉寂的时候不颓,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心态。
等到楼乐天长大后选择成为一名自然人文摄影师,全世界到处跑的时候,两个做父母的也跟着开始了他们的世界旅行。
“高中的时候,你说以后结婚了要度蜜月,迟到了几十年,你会不会怪我?”
“当然怪。所以你得赔上你的七老八十。”
第157章s《边疆知青1》我一个大男人不去,……
支边批准书:
楼岚同志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号召,要求去边疆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现经研究同意,特此批准。
落款是泰安区人民委员会。
鲜亮的红戳似乎还没干透,闪烁着些许水光。
楼岚弹了一下条子边沿,没再等一起来的同伴,将军绿的外套往肩膀上一甩,单手插着裤兜,摇摇晃晃地往回走。
这里是1972年的京城,大街上一片欣欣向荣,回家的路上还碰到了敲锣打鼓欢送奔赴云贵的知青,一个个笑容灿烂的,没有半点阴霾。
负责拍照的报社记者举着老式相机,啪啪地头顶冒烟,拍下这一片欢庆场面。
楼岚脑子里闪过明天报纸上大概会写上的标题:《京城万万人举行下乡上山表忠誓师大会决心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在伟大的三大革命运动中锻炼成长》。
很好,很朴素,看标题就可知新闻稿内容,没有花里胡哨,没有套路满满。
越过喧闹的人群,避开来往成群的自行车,进了胡同才算是安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