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随缘消旧业想:
我们一定要深信,善业召感安乐果报,罪业召感痛苦果报,所以若有痛苦果报在自己生命中出现,这表示自己在过去生中,一定有这种罪业存在,自己对这个真理应深信不疑。所以现在遇到恶逆因缘,是自作自受,面对这果报,我们应该当作随缘消旧业,消掉这罪业就好,不要再创造新的罪业,所谓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秧。
也就是说当我们遇到非理的果报,有两种选择:第一是让事情变得更好,第二个是让事情变得更糟糕。若能以因果的道理来调伏心中不平的情绪,则在伤害最小的情况之下,暴风雨很快就会过去了。若放纵情绪,则只是让事情的伤害变得更加严重。如这罪业所得到的果报只是某一部分的力量,现在起烦恼,又加诸另一罪业,火上加油,这个果报就会增长广大,且于事无补。所以我们面对恶逆因缘,一定要保持正念,观察真理。
(二)作善知识想:
前面方法是消极性的,这里的方法是有积极的一面,就是把恶因缘当做修道的善知识。我们在修道的过程中,不是只成就一、两个功德,而是要成就众多的功德,成就万德庄严,如此果报才殊胜圆满。而功德的栽培与环境有关,有些功德是在顺适的环境成就,譬如刚开始栽培禅定与智慧,这要在寂静的环境,没有任何干扰之下修习。《小止观》说,刚开始修习止观要与同见同行共修,不能与放逸众生住在一起,因为他会干扰你的修行。
所以有的功德要在顺适环境中栽培成就,而有的功德必须在恶劣环境中才能栽培,尤其是对众生的宽恕与包容。
所以我们一定要把冤家当作善知识想,因为他们可以帮助我们栽培宽恕与包容,这在菩萨道上是特别重要的功德。若对众生没有宽恕与包容,不可能成就大悲心,因为众生是有过失的,若要关怀他,你先要宽恕包容他,吸收他的负面力量,才能帮助他。所以我们不但要消极的调伏自己,也要学习把恶因缘转化成自己成长的机会,转逆缘的势力,变成菩提道的力量。
佛陀在这一章中告诉我们,在恶因缘中,内心要安住在真理上作观察,如此才能忍恶无瞋。
第七章恶还本身
佛言:有人闻吾守道,行大仁慈,故致骂佛。佛默不对,骂止。问曰:子以礼从人,其人不纳,礼归子乎?对曰:归矣。佛言:今子骂我,我今不纳,子自持祸,归子身矣。犹响应声,影之随形,终无免离。慎勿为恶。
身为大智慧的佛陀,他内心安住在两种功德上:
(一)守道:这道是般若智慧,佛陀内心能正确不颠倒的观察生命的因缘。
(二)行大仁慈:佛陀大慈大悲,帮助一切有情众生。
以上两种功德都是值得赞叹的,佛陀内心安住在清净的智慧与慈悲中,他的身口意已没有任何的过失,但颠倒众生还是会毁谤他。佛陀如何面对这因缘呢?佛默不对,佛陀所采取的行动是默然不回应。瞋骂不是单方面的,一个碗敲不响,所以佛陀不响应,对方的瞋骂就停止了。
等到对方心平气和,佛陀问对方说:子以礼从人,其人不纳,礼归子乎?若你准备礼品赠送对方,对方不接受,这礼品最后是否回归于你?对曰:归矣。送礼给对方,对方不接受,礼物当然回归于我。佛言:今子骂我,我今不纳。子自持祸,归子身矣。你现在以恶劣言词骂我,本来是想伤害我,但我对你骂人的言词不受。不受是修行人的智慧,佛陀内心游于甚深法性三昧,他能不着于外境,则对方所骂的言词,终将归于自身。
犹响应声,影之随形,终无免离。犹如在空谷中发出音声,一定有回响。这是譬喻说,自己若造恶因,这恶因一定会给自己的生命召感痛苦的果报,这就是响。或如影随形,形是所造的恶因,影是恶果,恶因必召感恶果,所以慎勿为恶。
这里经文开示,在末法时代修学圣道,我们会显得与众不同,因为我们不想与颠倒众生同流合污,这时别人见我们断恶修善,会产生嫉妒心而想破坏我们的修行,这时我们有两种选择:
(一)受:前面第六章忍恶无瞋的方法是接受,接受以后再思惟因缘,思惟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秧;或思惟这个人是我的善知识,他是来成就我忍辱与宽容的功德。
(二)不受:自己也可以直接选择不受,骂不骂是由他,受不受是归自己,我们不一定要接受,也可以选择不受。若要选择不受,心中必须有法宝的摄持,否则无法不受。前面对恶因缘是偏重在观,先接受,再用观想的方法来化解;这里的化解障碍是偏重在修止。
《大乘起信论》开示修止的方法有两个:
(一)真如三昧:这是无相三昧,内心观察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我不可得,法也不可得,如是安住在空性中。修真如无相三昧,心就能不受。
(二)一相三昧:若觉得修无相三昧的境界太高,可修一相三昧。也就是一行三昧,如内心有诵大悲咒或念佛的念力,当遇恶因缘时,自己能把心带回家,内心安住在大悲咒或佛号上,你对外境不受。因为大悲咒或佛号都是有相,但它是一相,所以称为一相三昧,如此自己也能不受。
前面第六章化解恶因缘的方法是修观,这一段经文是修止而不受。《大乘起信论》说,我们可以先修止而不受,因为恶因缘的势力可能很强,如果自己有这种业力,你对他的言词会很在乎,因为这是冲着你的业力而来。如果一开始就受,可能冲击力会很大,所以《大乘起信论》马鸣菩萨劝勉我们,若遇恶因缘,刚开始第一个念头,首先把心带回家先不受,让自己心平气和以后,再把这个家的门打开,观察面对这恶因缘,作随缘消旧业想,当善知识想,这时自己会更有把握面对这逆境。所以先不受,不受一段时间以后再受,受了以后,再以智慧来观察化解障碍。
诸位要知道,修行是心中的戒定慧与生命中无量无边的障碍在对抗,在这过程中,要永远记住一个观念:蕅益大师说,自己所依止的戒定慧,是随顺内心佛性的真实功德,这犹如光明;自己所遇到的障碍,包括内心的烦恼及外在的环境,这些都是虚妄的境界;真实永远能战胜虚妄,自己要相信这个真理。
我们在修行过程中,一定会跌倒,虽然过去受因缘刺激,在对治它时失败十次、百次,这都没关系,只要曾经成功过一次,如理的依止止观消灭心中的障碍,这时信心就会大增,以后情况就不同,为什么呢?因为这次的成功是真实的,其它全是虚妄的。
如佛陀在凡夫位时,也是经过很多次的失败,如《佛本生经》中说,佛陀在因地时也有破戒的事情,但最后一次的成功就成道了。为什么呢?因为修行是真实的功德,障碍是虚妄的境界。在佛法的修学中,并不怕烦恼障碍重,也不怕罪业重,因为这都是虚妄的,最怕的是自己不愿尝试修学戒定慧圣道,不愿尝试踏出修学圣道的第一步,则这个人的生命就没有进步的可能性。
所以只要愿意尝试,生命就有希望,因为光明永远能破除黑暗,不论黑暗有多么深重,只要心中生起光明,生命就能扭转改变。
第八章尘唾自污
前面的两章书,说明别人伤害我们时该如何化解,这一章是劝勉我们不要伤害他人。
佛言: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已堕;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贤不可毁,祸必灭己。
一个内心邪见的暴恶众生,心随境转,内心随着虚妄的情绪,身口意随之活动,就很容易伤害贤者。佛法中的贤者是指资粮位与加行位的菩萨,他心中能如理的修行戒定慧,但还没有断除烦恼。一个修习戒定慧的修行人,比较会认命吃亏,暴恶众生容易占贤者的便宜,但结果恶人其实并没有占到便宜。
佛陀譬喻说,犹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已堕;恶人见到修行人能调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