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和最终还是决定了,把那些投靠过来的匈奴人,凡是壮年男子,都弄到山里挖石头去了。
自然少不了他们的工资,虽然要比同样在山里劳改的那些各个山寨里面的山贼们低一些,但总归好过没有。
至于那位未来的左贤王和一众投降过来的匈奴贵族,刘和倒是对他们另有打算,这些人,以后会有很大的作用。
至于南阳的世家,妥协的有之,离开的亦有,不过前者要比后者多的多,南阳并没有流失多少财富,对此,刘和也懒得去处置他们了,乱世嘛,大家都不容易。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当初刘辟和龚都的那个山寨愈发的成为了南阳的工业中心以及经济中心,那里同样是保密程度最高的地方。
现在刘和准备趁着蝗灾拆解一下那里的产业,毕竟那些世家中人履行了承诺,他自然也不能言而无信。
把南阳的一些产业拆出来,然后放手部分股份给这些人,让他们成为真正的受利者,这是拉拢多数人的不二法则。
至于涉及到军事的部分工业,自然是要加大保护力度了,毕竟那才是南阳的武力支柱,是南阳能在乱世生存下来的资本。
南阳依旧在源源不断都接受着难民,不论是刘表地盘来的,还是袁术地盘来的,亦或是曹操那边来的。
他的邻居曹操也很鸡贼,在和南阳郡交界的地方,委任了他最重要的亲信夏侯惇直接照搬刘和的抗蝗策略,居然也收到了出其不意的效果。
不过夏侯惇倒也是个妙人,基本上不会主动去和刘和去强人,一来抢不过二来没啥意义。
194年夏过得很快,刘焉因为刘和蝴蝶效应的缘故早早病死了,益州现在虽然还在混乱之中,但基本上已经大局已定。
曹操和刘备、吕布军在兖州和徐州交界处除了对峙就是抗击蝗灾,大战没开过小战没停下。
北方的公孙瓒已经把刘和的便宜老爹刘虞压缩到了东北一角,同时再度整军,准备与袁绍继续争夺冀州。三年前界桥之仇,是他一直耿耿于怀的事情。
荆州被叛乱的事情搞得焦头烂额,刘表意识到自己的根基不足,在抗击蝗灾清剿叛乱的同时,也加大了对张羡的镇压。
刘和的准老丈人袁术同样被蝗灾搞得焦头烂额,但在听了张鲏的话之后,袁术觉得蝗灾是上天对汉帝国的惩罚,与自己的关系其实并不大。
扬州许贡,严白虎,王朗,华歆各自割据一方,对于朝廷刚认命的正统扬州刺史刘繇的命令充耳不闻。
这是刘和达到这个时代第二年,天下依旧十分的混乱。唯一不同的是,南阳多了个南阳军,孙策也并没有南下去攻打陆康。
刘备和吕布的关系则是更加恶劣一些,在历史上刘备大小是从陶谦手里得到徐州之后再收留吕布的,可现在不一样了,陶谦甚至还没死,这两位就已经都来了徐州。
所谓一山不容二虎,徐州在十三州内是数一数二富裕的,但面积却是排面比较靠后的。
“都是朝廷郡县,他刘备据得,我吕布违和不能?”
(本章未完,请翻页)
说实话刘和在得到消息的时候,脸色古怪的很。
吕三孝倒也有趣的很,你也知道这是朝廷的郡县啊,那你们还抢个啥。抢别人东西玩?
不过汉帝国烂成这样子,被人家抢来抢去倒是无可厚非。
“主公,统计已经出来了,如今南阳的人口,已经远远超过了南阳郡巅峰时期的人口,甚至还在增长。”
徐庶将统计数据送到刘和面前,看着熟悉的阿拉伯数字,以及一目了然的图标,刘和瞬间心情好了许多。
“粮食呢,粮食还够吗?”
刘和看了一眼人口,嗯,这么大个郡,基本上人口数量能达到后世一个中等县的水平了。
“够的,此外我们还在发动百姓们自己上山下河寻食,如果能节约一点,撑到入冬不成问题。”
徐庶向刘和汇报到,刘和则是放下笔,轻叹了口气。
“可咱们人口还在扩张啊,这是个麻烦事,让那些难民在山里垦殖吧。”
刘和有些无奈,做出这样的决定,他也没办法。
蝗虫虽然来势汹汹,但终究影响最大的几个郡基本在徐州和扬州以及豫州治下,南阳这样的荆北,终究是穷弩之末了。
哪怕是这样,南阳作为汉帝国的产粮大区,依旧损失不小,基本上整个平原被蝗虫肃清了,相当于直接一季没有粮食。
但倒也不是没有例外,那些山区密布的地方,反倒是受到蝗虫的影响极小,因此在南阳境内的蝗虫没有被收拾干净之前,能种出粮食的,也只有那些地方了。
至于种什么,那当然是土豆。只有土豆,才能实现在这种地方的高产。
不过这些地方种土豆也不是没有坏处,毕竟是山地,对于植被破坏极大……也没时间思考这些了,养活这些人,才是唯一的任务。
“是。”
徐庶领命,刘和则是陷入了沉思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