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府,兴庆宫。
早朝之后,朱瞻垶将内阁三杨和夏原吉给召到了兴庆宫。
“都说说看吧,这件事要怎么处理?”
朱瞻垶往后一靠,一副我不想说话的样子。
内阁三杨和夏原吉面面相觑,脸上都带着询问的神色。
三杨想问的是这太孙殿下要说的到底是那件事儿,而夏原吉想问的是这种事儿特么的找我一个搞财政的来做什么?
反正四个人脸上都是迷茫,没有一个人先开口的。
“行了,别看了!”老长时间没听到声音,朱瞻垶斜眼撇了撇四人,带着几分不耐烦地开口说道。
“先说说暹罗和南掌吧,说说看那边怎么处理,你们都有什么建议。”
下面的四人闻言松了一口气,互相对视了一眼,最后还是和以前一样,由杨士奇率先站了出来。
杨士奇是三人中最年长的一个,也是朱瞻垶用的最多的那一个,所以一般有事儿都是杨士奇先出面。
“殿下,在此之前臣有个问题,不知道之前殿下所说的收集南掌百姓的意见一事进展如何?”
朱瞻垶闻言摆了摆手,从旁边一大堆的奏疏中好不容易扒拉出来了一个,将其递给了杨士奇。
杨士奇躬身接过密折,大略地看了一眼之后将其交给了其他三人传阅,然后说起了自己的看法。
“既然有了这个,那我大明便可顺利接收南掌,现如今暹罗王室全部战死,虽然是敌人,但也算是可歌可泣,我想我朝应该立碑传颂。”
“臣等附议。”杨溥三人对视了一眼,一起躬身附和道。
杨士奇的话看起来是驴唇不对马嘴,但实际上已经说明很多的事情了,而且是把该说的不该说的都说了。
南掌的问题没有啥好说的,朱瞻垶让人做的民意调查已经呈上来了,且不管他是真的还是杜撰的,但那就是一份可以拿来用的东西。
杨士奇说了可以顺利接收南掌,那就说明南掌百姓是有意归附大明的。
至于暹罗……
杨士奇都说了要立碑传颂,若是不接管并且统治暹罗的土地就没有控制权,若是没有控制权,又何谈立碑传颂呢?
“嗯,维喆,你看呢?”朱瞻垶点了点头,将目光投向了夏原吉。
“回殿下,户部目前尚有余力,只要殿下一声令下,户部当即就可以发布告示,宣布今年的夏收和秋收两税可以用部分土豆抵扣!”
夏原吉的回答很简单,但也说明了一切。
“嗯,维喆是户部尚书,此事你责无旁贷。”朱瞻垶点了点头,从一旁拿过一封奏折,当着四人的面盖上了大印。
“不用着急,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夏收和秋收之前我会让商队开始发力,只要保证今年能让三成的暹罗和一半的南掌百姓有充足的土豆可种就行了。”
“微臣领命!”夏原吉躬身,接过了朱瞻垶递过来的折子。
有了这道折子,户部才有了发号施令的资格。
“好了,现在来说另一件事。”朱瞻垶坐直了身体,从一旁拿过了一个信封,同时还摆了摆手。
朱铭见状立刻带着殿内所有的内侍和宫女离开,并且还顺带关上了门。
夏原吉四人心下一凛。
“此前,孤收到了一封由商队带来的消息,目前这个消息还没有扩散,知道的人应该不多,最多应该只有四个人。”
“你们看一看,有什么想法的都说一说。”
说着,朱瞻垶就将那封信递给了杨士奇。
杨士奇四人先是互相对视了一番,然后才拆开那封信,共同看了起来。
不看还好,这一看,就连久经风浪的他们也感觉头皮发麻。
他们早就猜到朱瞻垶的话是意有所指,但没想到竟然是到了这个程度。
朱瞻垶所谓的四个人其实不是人,而是国家,但信里提到的人却是实实在在的人。
谁也没想到,一个虽然算不上鼎盛,但仍旧是极具实力的王朝,却在一夕之间就没了上百万的百姓。
同时,这四人也从这信里联想到了很多很多,在感觉头皮发麻的同时也感觉身后发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