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兵分三路,从东、中和西三个方位去攻打大齐。
战争开始不久,大盛就攻下大齐数个城池。
一时间,大盛军队士气高涨,攻势锐不可当。
捷报如雪片般纷纷传至京都。
半个月后,罗诗杳收到一封家书。
待她展信细读,方知罗氏一族已被调入征南大军之列。
而这背后的缘由,竟是皇帝心怀仁慈,念一些罪臣往昔也曾对朝廷有过功绩,遂开恩,于朝堂之上颁下旨意,允许他们戴罪立功,以战功来抵偿昔日之过。
若这场战争能够大获全胜,罗氏一族便可彻底洗脱罪臣那沉重的身份枷锁。
罗诗杳读着这些字句,心中五味杂陈。
既为原身家族有此转机而稍感宽慰,又深知战场凶险,担忧他们能否安然归来。
不过,担心归担心,她觉得有这样的机会也挺好。
诚然,严殊此前曾对她许下承诺,言明待他归来之后,定会凭借军功恳请皇帝赦免罗父之罪。
先不说严殊当时是不是在给她画大饼,就算他诚心诚意,且最终得以成功。
可是,以这样的途径获得赦免,终究是不光彩,难免会落人口实。
即便抹去了罪臣之名,也难以抹去旁人心中那隐晦的轻视与鄙夷。
如今罗家子弟亲赴战场,或依靠智谋,或仰仗武艺,从而换来赦免的机会。
这样的方式,才能赢得真正的尊严,以后方能堂堂正正地站于众人面前。
日子不咸不淡地过着,将军府内,众人谈论最多的,便是远在千里之外的战争。
严殊身为沙场老将,精通兵法又有多年作战经验,他的功绩,自然是没得说。
可令人大为意外的是,晋王这位自幼长于宫中的皇子,却在这场战争中脱颖而出。
起初,他只是以监军的身份随军出征,众人皆以为他出身天家,从未真正领略过战争的残酷与复杂。
此次随军,不过是走个过场,在军中镀镀金,为日后的政治资本添上一笔。
谁知,在一场场大小战役中,晋王展现出了超乎寻常的智慧与果敢。
他不再是众人眼中没有作战经验的少年王爷,而是成竹在胸、善于用人的谋略家。
面对错综复杂的战场局势,他能冷静睿智的分析。
无论是山川地形的巧妙利用,还是敌军兵力部署的精准剖析,亦或是奇袭战术的大胆构思。
他皆能在关键时刻,提出独到的见解与策略,令军中那些身经百战、经验丰富的将领们刮目相看。
他们纷纷意识到这位年轻的晋王绝非徒有其表,而是拥有着足以左右战局走向的非凡才能。
他们对他的轻视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由衷的钦佩与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