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里宾特洛甫扼要地重述了要点以后,莫洛托夫请对方作了一些说明并提出一些他自己迫切需要的东西。在三国公约中居于显着地位的日本的&ldo;大东亚圈&rdo;是什么?他需要知道其精确的定义;于是里宾特洛甫不得不承认,他并不确切知道与他一同签署该约的日本同僚所用的这个名词是什么意思,虽然他曾表示赞成。莫洛托夫接下去就说:
在划分德苏势力范围方面,需要特别小心。去年对这些势力范围的确定只是一种局部的解决办法,最近发生的情况和事件已经使得这种解决办法不合时宜和没有意义,只有芬兰问题是个例外,这个问题他以后将详细讨论。需要一些时间,才能作出永久的解决。在这方面,苏联首先想和德国达成谅解,然后,在对三国公约的意义、性质和目的获得准确的资料以后,才能和日意两国达成谅解。莫洛托夫的这些话结束了11月12日的第一次会议。
在12日的第二次会议和13日的第一次会议上,德国的发言人是希特勒自己。在第二次会议上,他讨论问题的方法和昨天里宾特洛甫一样。他说,对英战争的继续,使德国不得不对一些它在平时没有永久性利益的地区进行军事干涉‐‐换句话说,无论如何,德国在这些地区只有经济利益,而不是政治利益。当时的问题是怎样安排使德国、俄国和意大利&ldo;取得自由进入大洋的通道&rdo;,在这个问题上&ldo;不致彼此发生矛盾&rdo;。这时莫洛托夫提到,他需要说的话都是完全根据斯大林的指示,于是他又问了一些问题。希特勒在萨洛尼卡觉察到什么是来自英国的危险?希特勒是不是认为俄德协定在有关芬兰的范围内仍然有效?欧洲和亚洲的新秩序是什么意思,让苏联政府在88其中起什么作用?在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土耳其方面,有关苏联在巴尔干和黑海的利益问题需要澄清;这样苏联政府对欧洲的新秩序才会有兴趣,特别是对于新秩序推行的速度和它的形式。再则(这是第二次发问)苏联政府想要知道所谓&ldo;大东亚圈&rdo;的范围。&ldo;俄国参加三国公约,他〔莫洛托夫〕觉得在原则上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其条件是俄国应作为一个同伙来合作,而不是仅仅作为一个对象。&rdo;在这紧要关头,&ldo;由于可能有空袭警报&rdo;,会谈中断。
在13日的第一次会议上,希特勒讲到莫洛托夫提出的关于芬兰的问题,这引起一场冗长的讨论,其间双方部比以前说话较为坦率。例如,希特勒告诉莫洛托夫,德国政府在俄芬战争中对苏联的支持,曾使德国人恼火‐‐言外之意是在德国,以及在斯堪的纳维亚和全世界,公众同情芬兰人。希特勒着眼于东南欧,他说:苏联必须体会到,在两国进行任何更广泛合作的格局中所应谋取的利益,其范围完全不同于目前正在讨论的这些无关紧要的修修改改。只要俄国目前不在德国在战争期间有利害关系的那些地方谋取成就,当可获得更大的成功。
莫洛托夫则说:
为了使〔德俄〕关系具有持久的基础,有些问题也必须澄清,这些问题虽为次要,却要损害德俄关系的气氛。芬兰就是这些问题之一。如果俄国和德国充分谅解,这个问题不经战争就能解决,但必须在芬兰没有德国军队,也没有针对苏俄政府的政治示威运动。
希特勒费了很长时间才摆脱莫洛托夫提出的芬兰问题,转入他自己的题目。
英国被征服以后,英帝国这份幅员四千万平方公里、范围遍及全世界的、庞大的破了产的产业将被瓜分。在这份破了产的产业中,俄国会分得可以进入不冻的和真正的公海的通道。到现在为止,占人口少数的四千五百万英国人一直统治着附属于英帝国的六亿居民。他即将打垮这部分少数人。……所有同这份破了产的产业可能有关系的国家,都必须停止它们本身之间的一切争执,一心参与对英帝国的瓜分。这运用于德国、法国、意大利、俄国和日本。
389莫洛托夫的回答是重新提出土耳其问题以及轴心国对罗马尼亚和海峡的保证,并就这一点突然向希特勒提出建议,说苏联将对保加利亚给予保证。关于轴心国对罗马尼亚的保证,他说:
苏联政府已经两次说明它的立场,认为这种保证旨在反对苏联的利益,&ldo;如果我们可以说得这样坦率的话&rdo;。因此,发生了取消这种保证的问题。对此,德国元首已经声明在一定时期以内这种保证是必要的,因此不可能取消。这就影响了作为一个黑海国家的苏联。
然后莫洛托夫学希特勒的样子,说明这些海峡是英国对苏联进攻的历史上的门户。由于英国人现今在希腊取得了据点,形势对苏联更加危险。为了安全,苏联和其他黑海国家的关系非常重要。在这一点上,莫洛托夫询问德国元首,如果苏联对距离海峡最近的独立国保加利亚给予一种保证,其条件和德意两国给罗马尼亚的保证完全一样,德国会有什么意见。
当莫洛托夫紧逼对方接受他的由苏联给予保加利亚保证的建议时,希特勒提出了保加利亚本身有否要求保证的问题(因为罗马尼亚无论如何在名义上曾要求过这种保证),并且说他必须和意大利商量。莫洛托夫说,苏联&ldo;要消除从海峡这条路受到袭击的危险,并想和土耳其解决这个问题;给了保加利亚保证,会缓和这种局势。作为一个黑海国家,俄国有权取得这种安全,并相信它能够和土耳其对此达成谅解。&rdo;莫洛托夫和希特勒在保加利亚问题上唇枪舌剑,反复辩论,最后由希特勒提议中止会谈,&ldo;因为英国方面可能来空袭&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