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苏联大使康斯坦丁?斯麦塔宁亲自赴东京;十六个月以来,苏联在日本一直只驻有一个代办。这位大使到任不久,就宣布将开始苏日商约谈判。在英法政府看来,这可能是莫斯科与东京达成政治和解的先声。它们害怕,果真如此,日本将会向英法在远东的利益发动猛攻。因此它们认为,还是设法同日本和解为妙,否则一旦发生战争,就无法自卫。但是,直接对日本让步,会引起英国一部分舆论和美国公众的不满。因此英国政府希望日本与中国恢复和平,这样将能消除英国与日本发生争吵的直接原因。英国政府希望,这样一种和平,如要英国、法国和美国都可能赞成,就必须建立在双方相互作出让步的和解基础上。
洛西恩在11月21日同美国副国务卿萨姆纳?韦尔斯会晤时,阐述了这样的打算。可是韦尔斯根本不赞成。他不相信苏联与日本有可能达成政治协议,他声明,凡是答应日本在中国拥有任何军事特权或经济特权的媾和条件,美国决不会同意。美国政府也不会放弃其不承认满洲国的政策。他在12月初给英法大使的一份备忘录中,重申并强调了这些观点。但是,这些保证未能消除英法的恐惧。12月15日,洛西恩告诉赫尔,英国政府担心,日本会同苏联达成协议,或对英国在远东的利益造成某些损害。因此英国政府认为,不应错过任何缓和亚洲局势的机会。但是赫尔的答复同韦尔斯先前所说的一样。
苏日之间的政治和解没有实现,但是一种新的因素却以苏芬冲突的形式而产生了。苏芬冲突一度似乎很有可能把英法卷入对苏作战。有鉴于此,英国政府首先要573考虑的,就是无论如何要使日本保持中立。1939年12月和1940年1月间,英国驻东京大使和日本外务次官举行了非正式的商谈,讨论仍然悬而未决的日本封锁天津英租界和法租界的问题,但是没有取得什么进展。
在伦敦,日本大使重光和英国外交次官r?a?巴特勒也不时举行会谈。3月23日,重光向有田报告了3月21日举行的一次会谈情况。重光说,他在这次会谈中向对方说明了中国的局势,并说新的(汪精卫)政府将在3月30日成立。他说明日本的政策是要在中国建立和平与秩序,除了共产党分子以外,不排除其他任何人。他还说,&ldo;如果新的中央政府与重庆政府之间能够达成某些妥协,那一定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rdo;。据重光说(必须着重指出的是,这只是他个人的说法),巴特勒回答说,英国政府不能改变承认重庆政府为正式的中国政府的政策,&ldo;但是他理解我的说明,并希望新政府能够成立。&rdo;巴特勒还说,他在当天已发出有关解决天津问题的指示。对于苏联,巴特勒说,工党希望避免采取敌对行动,但是赞成采取这种行动的舆论却越来越强烈。他谈到在扩大反对德国的战争中,必需用封锁或其他的办法打击苏联。重光说,日英两国可能在未来达成进一步的谅解,这有多方面的理由,巴特勒表示同意。
英国政策的全部真相至今仍然藏在档案馆内秘而未宣。不过,情况似乎是,鉴于美国的态度,英国政府不能倡议中日之间达成任何妥协的和平,但是英国仍希望这样一种和局能够拼凑起来。这将为英日和解作好准备,并能消除英法在远东的忧虑。克莱琪于3月28日在东京公开发表演说,他在讲那些话时,未始不想到有上述的可能性。
但是,国际形势已经在变化。苏联和芬兰的媾和,排574除了英国和苏联立即开战的可能。随后,在4月间,德国征服了挪威,接着在5月和6月间,低地国家遭到蹂躏,法国则土崩瓦解。
这些巨大的变动在日本产生了强烈的反应。亲轴心派兴高采烈。&ldo;军队、反动分子和南进&lso;扩张论者&rso;再一次扬眉吐气。不久,这些集团就公开地为它们的朋友德国兵横扫法国击败盟国而欢欣鼓舞。&rdo;但是,日本政府并不把这件事简单地看作是见风使舵附和德国的问题。海军大将米内和日本海军界普遍关心这样的警告,认为希特勒不会轻而易举地压倒英国的制海权,认为胜负尚未定局。他们还接到驻伦敦的重光等人的警告,说英国人民正在丘吉尔政府的领导下团结起来。此外,美国和苏联这两个中立大国的态度,也需加以考虑。
而且,德国如果获得全胜,对日本是否纯然是幸事呢?日本政府不安地意识到,它对拟议中的1939年三国公约所持的阻挠态度,以及它事实上默许英国在海上行使交战国权利一事,象在&ldo;浅间&rdo;丸协议中所表明的那样,都不可能赢得希特勒的好感。希特勒如在欧洲得胜,会默认日本的东亚新秩序吗?他会不会对被他征服的那些欧洲国家在亚洲的属地扩张德国的统治权呢?东京方面认为,显然日本必须立刻坚持它对这些地区的权利,以排斥一切后来者,必要时也把德国排除出去。重光凭着一个老练的外交家所具有的自由权,正在极力要求有田采取这个步骤。
为了腾出手来对付可能对西欧国家在南洋的遗产发生的争夺,日本就更应结束同中国的冲突。法国的投降和英国遭到的极端危险,给了日本极好的机会,来迫使这两个国家撤走它们在中国的驻军和封闭它们所控制的道路(供给重庆的物资,就是通过这些道路输送的)。东京希望,英法这样撒手不管之后,将迫使蒋介石屈服,或者促使更多的人背叛他去投奔汪精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