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在打什么哑谜啊?不是养猪和养蚕吗?”童维明再笨也看出来,童维家想的根本就不是他所说的那些了。
“维家,你快说说怎么回事?”童爷爷也急了,要说养猪养蚕什么的,他也觉得没什么不好,可是要想靠这发家,还有得等了,要不现在就得把这规模做大了,可他们家没那么多地儿啊。再说了,要真养猪养蚕什么的,他父亲还真的要对他们失望了。
“呵,不是养猪养蚕。爸,你还记得前两年我和阿仁跟你还有爷爷提过的那个收购咱们镇的竹子、木材之类的运出去卖的事吗?”童维家觉得现在还是可以做这个的,因为到目前为止一直都还是外乡人来收购,并雇用他们这些本地人用船将货物运出去。
“记得,当时你们兄弟两还差点被你们爷爷给打了呢!怎么?你现在是想做这个?”童爷爷没想到儿子还惦记着做这个生意,说不心动是假的,毕竟当时他们兄弟两回来说的那些转手后的利润可是高得吓人的。
“你想做这个?不行,爷爷那时不是都反对了吗?肯定不行的!”童维明直接就反对了,虽然走船的时候,童维明也曾有去过,但是因为吃不了那个苦,加上那钱赚得虽然多,但都是有数的,除了必要的开支,剩下的回来还得如数上交给童老太爷,童维明走了两趟船就不肯去了,之后就一直是童维家、童维仁两兄弟去了。而童维家他们也一直没有把从市场打听出来的事情告诉过他。
“再说了,收购一船的货物,那得多少钱啊?”童维明一想到要花很多钱去收购,然后再自己开船运出去卖,还不一定有人要,那得承担多少风险啊?要是亏了,他的钱可就没了啊。
“大哥,那时是那时,现在爷爷不都答应了由我们自己做主吗?而且,我告诉你们,那个利润可是比收购时的价钱高十倍不止哦,趁着现在我们镇里还没有人做,我们可以好好大干一场啊!”童维家不想再错过这样的机会!
“十、十倍不止?有那么多吗?这怎么可能?”童维明一听那利润如此之高,激动了,又觉得不可能,要是真这么高其他人早就去做了。他不知道的是他这两个弟弟做事情都是想得比别人远的。
“是真的!大哥,前两年我和二哥出去跑船的时候就有去打听过市场了。比如说在我们这里那些人来收购竹子和木材,竹子的收购价是一条三毛,木条则是七毛,有时候是按重量来算钱的,一百斤竹子九块钱,一百斤的木条是十五块钱。可运出去的时候竹子转手就卖三到五块钱一条,木条就要近十块钱一条了,要是按重量,赚得就更多了。而且运出去之后根本就不用愁没有人收货,下面有很多加工厂和建筑工地需要这些的。”
其实这还是没有熟人下打听到的价格,而且他们问的都是中间人的收购价,而不是直接与厂家或工地谈的,所以如果他们找到门路的话,可以赚得更多。
“喝!真有那么多啊?!天啊,那收一次货运出去之后得赚多少钱啊?”童维明是真的被童维仁所说的吓到了,想着要是他们真的也去做这个,那不是很快就可以发达了?
“那,你们这都是想好了做这个了?没问题了?”童爷爷也被两个小儿子说得心动了,就是不知道他们能不能行了,毕竟没有做过,而且也没人带着,那些都是打听回来的。
“放心吧,爸,我们肯定可以的!”童维家信心满满的跟自己的父亲作保证。
“是啊,爸,我们虽然没有做过,但是我跟二哥不也经常帮人运货出去吗?多少了解些,不会有问题的。”童维仁也跟着说。
“嗯,那你们就去告诉爷爷吧!”童爷爷也没有再说什么了。
就这样,说干就干,童老太爷听了他们的想法也没有说什么,只是按他们的预算把钱给了他们。
为了保险起见,童维明和童维家在收购之前先坐火车去了一趟省城,到他们平时运货终点码头打听消息。也算是他们的运气,还直接找到了买家,买家要的是建筑用竹子,价钱都谈好了,他们只需回家收购好了直接运来就有人收货了。
他们回到童家一说,众人的激动与兴奋是不用说的了,立马就展开工作了。为免被人知道也跟风,只是对外说,之前雇用他们的船运货的老板委托他们帮忙收购的。因为他们镇子里很多乡村都是靠近河边的,加上现在秋收已过,属于农闲时间,所以童家把消息放出去后,没两天就收到了第一船货。
当然,人家买家要的可不止这一船货,所以童维明三兄弟就动身将第一船竹子运出去,而童爷爷则在家继续收购,可以说只要竹子合格的都来者不拒。
看着那堆成一座座小山似的竹子,童爷爷心里还是有点打鼓的,怕交易中途出什么差错。直到童维明三兄弟笑容满面的带着款子回来,童爷爷和童家其他人才算是真正放下心来,接着更是热情高涨的投身于收购中。
就这样,童家的大人们都忙着赚钱,虽然辛苦,但那个笑容就没断过,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捡到宝了呢。
童家的孩子们就都被童老太爷亲自教导着,过着,嗯,怎么说呢?开始是受宠若惊,而后是苦不堪言,然后是被童老太爷的博学多才给折服了,大点的懂得了学比不学差多了,但是学还是挺辛苦的。小点的不懂这些,只知道以前玩的时间没了,都用来练字(练握笔姿势)、识字、数数、扎马步和跑步了。不想学的,但是一来怕童老太爷生气,二来都被父母逼着学,而且都会拿童言狂来做对比刺激他们,说什么人家小十那么小都能坚持为什么你不可以呢?如果不学,以后连小十都比不上之类balabala的。反正就都纠结着,而且还是边纠结边学。
买家看童家三兄弟做人老实、做事也爽快,不斤斤计较(主要是童维家会来事儿),那买家除了收购竹子之外,又向他们提出同时也收购木条,又介绍了一个想要收购新鲜竹笋的客人给他们。
这下童家的动作就真的有点大了,因着同时收购三样东西,而且量都还不少,而童家却只有一条船,根本就忙不过来。于是他们就商量着雇佣了村里闲着的几条船,只跟他们说这些货物都是童老太爷嫁去省城的女儿家亲戚定下的,他们的运费由童家转交,不让他们有机会接触到买家。也好在这时候有船的也不是自己一个人的,基本上都是几人合伙的,一趟的运费又高,好像真的就没人像童家兄弟那样想得到其实可以自己收购直接运给买家的,所以也就没人去深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