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氏作为一家之长,带着孟芫她们择了一处空置的偏廊里头背风。
正殿内的位置早被人占据,虽说以顾氏资历年纪,入了内殿也少不得一个偏座,但顾氏不愿在这种时候争强好胜,也少为慕淮招惹些是非。
孟芫也十分知趣。
二品的诰命虽然不低,但在这宫里头,还真不够瞧。要不是早年间封了国公爵位的那七八家早零落成泥,慕府顶多也只能算是公侯人家里的末等。
周氏到底气盛,看不少人家都往内殿里去,彼此间攀比着门楣、夸耀着功绩,连她那个历来不显的姨母家的表妹居然也有一席之地,她简直觉得被狠狠打了脸面。
于是她壮着胆建言,“外头朝臣的寿献还没开始,听说还有外邦使节来贺,圣人恐一时半刻都不会移驾到这交泰殿。这处偏殿里惯常无人,寒气忒重,我唯恐几位长辈生受不得,不如咱们也往正殿去暖暖手脚吧。”
张氏极其不满地瞥了她一眼,这长辈还没说什么,她倒挑剔起来,但碍于顾氏没言语,也不好当众训斥。
孟芫看顾氏没有动作,想来是不想入正殿,她心里也明白,慕淮再受皇帝器重,在群臣眼中,也是个要避而远之的佞臣,连着慕府女眷也多受人冷落疏远,当真过去了,顾氏必觉得不自在。
“几位长辈稍安勿躁,孙媳我这就去寻个内官问问,或有多余的炭盆可用,咱们饶一个来。”
顾氏心里有着亲疏,不愿意让孟芫出去,“你头回进宫,人生地不熟的,且面上也年轻,恐被人欺负,还是暂忍耐一会吧。”
张氏缩了缩手,心想顾氏年轻时习武,历来身强体健,寻常数九寒天还能只穿个夹袄在院子里遛弯,但她们婆媳可是实打实地千金之躯,受不得半点苦楚,于是把目光投诸在儿媳周氏身上。
周氏心里一梗,看明白了她婆母的眼色。
这是想使唤她去寻人要炭盆呢。
她心里越发憋闷了,这同是做慕家媳妇的,眼前那个破落门户里出来的就被老祖宗捧在手心里惯着,她一个高门大户里娇生惯养的却得替人跑腿奔波。
不过也只能心里抱怨抱怨,谁让她没摊上个疼人的婆母呢。
周氏面上功夫也做的足,“六弟妹且先陪着长辈们在此间,我去外头寻人问问。”
这一回,顾氏却没出言制止。
一来张氏和周氏当真畏寒,若一味阻了她们显得不近人情;二来周氏每年正月初一都要进宫参加外命妇的朝见,不少内侍也是打过交道的,行事确比孟芫便宜。
周氏出门的功夫,又有两三户不愿意进正殿凑热闹的人家进到偏殿避寒,其中便有孟芫的娘家孟家人。
孟芫行礼问安过后,两边便攀谈起来。
顾氏念着孟芫的面子,也和和气气地应了景,倪氏见女儿红光满面的样子,顾氏又一派维护,知道孟芫在慕家日子过得舒坦,心里有如吃了定心丸。
正这时,打偏殿外进来一位手执拂尘的老内侍,看腰上的腰牌,是栖华宫里的。
栖华宫里从前住的是大长公主,眼下一直空着,且栖华宫和交泰殿仅一墙之隔。
“咱家奉了慕侯的令,来接您府上诸位往栖华宫暖阁去避寒,待前殿群臣和外邦使节陛见结束再送您们归来朝见。”
顾氏先皱了眉,“你说的慕侯,是博望侯慕淮?”
那内侍毕恭毕敬从袖袋里掏出样东西呈到众人眼前,“正是博望侯差咱家来安顿您府上女眷避寒的,这是慕侯今早交到咱家手里的贴身之物,以作见证。”
顾氏从内侍手中接过那块翡翠玉扁方腰坠,瞧出是慕淮之物,但为了以防万一,又交到孟芫手中,“你瞧瞧,这是小六离家时戴着的那一件吗?”
孟芫接过来,仔仔细细辨别了一番,随即点头,“确是。”
也不怪她们谨慎,这宫里人都长着七个脑袋八颗心,若是一不小心被人算计,命都不知如何没的。
张氏这会儿已经冻得手脚发凉,再不想耽搁功夫,索性向着顾氏游说,“这也是老六一番孝心,咱们先去避避寒,等时辰差不多了再回来就是。母亲若实在不放心,怕错过了吉时,那儿媳我便留下来守着,届时再去隔壁院寻你们。”
这会儿屋子里已经聚集了十几位官眷,或是投来艳羡的目光,或是不屑。
顾氏稍微一想,若是有人想使坏,也不会如此大张旗鼓当着恁多人面扯谎,尤其这位内侍,这些年也打过几回照面,不算生面孔,与其留下受旁人白眼,不如暂离开一会儿避避风头。
孟芫见顾氏发了话,也十分顺从,她拿着玉扁方又递将给那内侍,“这物件是在落林寺开过光的圣物,烦劳公公待会儿再替我将它转交给我家侯爷佩戴。”
那内侍低眉顺目从孟芫手里接过物件,便欲转身引路。
孟芫却又有一话,“我长嫂方才到外头寻人,这会儿还没回来,若公公不急着到旁处办差,且容我们在此间稍侯她片刻。”
那内侍似有为难,“咱家办完了这趟差,还要往元庆殿去给几位老太傅送寿菜,实不能耽搁太久。”
张氏是周氏婆母,索性发话,“让这许多人等她一个小辈,实在不该,我看不如咱们先过去,回头遣人同她说一声就是。”
倪氏主动开口,“那便由我转告您家大媳妇一声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