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大鼓
中国北方地区的鼓书暨鼓曲形式
西河大鼓是北方地区的鼓书暨鼓曲形式,又叫“大鼓书”“西河调”“河间大鼓”等名称,20世纪20年代定名为“西河大鼓”。普遍流行于河北境内并流传周边河南、山东、北京、天津和内蒙古及东北地区,一般认为起源于清代道光、咸丰年间,由艺人马三峰所创。
表演形式是一人敲铜板和书鼓说唱,一人或多人用三弦伴奏,以带有表演动作式的说唱讲故事、塑造人物、表达情感。说唱内容以传统段子为主,如历史故事、歌颂英雄、诉说民间疾苦等。其唱腔简洁有劲、婉转优美、幽默诙谐,表演生动,韵味独特。西河大鼓不同发展时间形成了各种不同风格流派,如形成初期有“北口”“南口”“小北口”三大流派;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还形成了北口朱(化麟)派、王(振元)派,南口李(德全)派、赵(玉峰)派;20世纪四十年形成了“郝派”;20世纪50年代形成了“马派”等。其代表性曲目有《施公案》《呼家将》《薛家将》《刘公案》等;相继出现了马瑞河、朱化麟、毛贲、王再堂等代表艺人。2006年,西河大鼓第一批被列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沿革
西河大鼓,是由元朝时期的词话为萌芽。据文献资料记载,西河大鼓的前身是清朝中叶时期,流行于河北省中部的弦子书和木板大鼓的结合。西河大鼓的早期艺人,如保定一带的刘传经、赵传璧、王路等艺人,将弦子书的小三弦伴奏、演员的自弹自唱形式与木板大鼓的自击打简板和书鼓说唱融为一体,形成了集鼓、板、说于一体的艺术形式,形成了西河大鼓的萌芽,成为深受群众欢迎的一种“说书”形式,很快在冀中地区得到普及。
明朝末期时,东昌府秦良玉[a]当时处于生活生存需要,跟随德平县的一位民间艺人学习大鼓书后,在此基础上,吸收了沧州大鼓和河间大鼓,进行创新。并用鲁北方言说唱,融合了木板道具作为说唱的节奏,起名为“秦家门西河大鼓”。随着时间发展,秦良玉有了追随徒弟王德平,两人继而重新编创,改为“秦门王派西河大鼓”。这便是西河大鼓的形成初期。后来因西河大鼓一直流传于鲁北地区一带,人们又将其称为“鲁北西河大鼓”。发展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成为了鲁北独具特色的曲艺形式。
1900年前后,西河大鼓传入天津,最早到达天津的演员有焦永顺、张士德、白文生、张双来等艺人,当时的初名为“梅花调”“梨毕片”,也一度叫作“河间大鼓”或者“说书”。1911年左右,西河大鼓的初期形式越发成熟,普遍在河北省的农村地区流行,主要以“赶庙会”的表演场地流行,以中篇说唱为主。1920年左右,因在天津流传时,发现当地已有金万昌的梅花大鼓,为了便于区分两个艺术形式,易县的王凤咏与刘宝全等西河大鼓早期名家商议,将其定名为“西河大鼓”。据说,此名称的由来是由于当地地处子牙河、滹沱河流域,天津人习惯称此两河为西河和下西河,因此,将其取名为“西河大鼓”。
1930年之后,西河大鼓艺人各地交流频繁,使其艺术形式逐渐传播至各地,并且形成了相应的流派。如北口朱(化麟)派、王(振元)派,南口李(德全)派、赵(玉峰)派;40年代由马增芬及其父马连登创立的专工演唱短段的马派,流行于华北、东北、西北、华东的部分城镇。
艺术特征
表演形式
西河大鼓属于鼓曲类曲种,演员多以普通群众打扮,身穿衬衫加外套,下穿长裤,也有少数表演者身穿旗袍或长衫。伴奏乐器为大三弦和板,演出多为庙会、居民、演员自发组织。表演时一人自击铜板和书鼓说唱,一表演者左手拿月牙板(犁铧[huá]片),右手以鼓键子叩打扁鼓,鼓板配合击打;另有专人操三弦伴奏其唱腔简洁苍劲,风格似说似唱,韵味非常独特。表演时,第一段演唱先慢后快,演唱过程中,表演者右手击鼓一下,或者三峡,称为“叫板”;随后左手击打铜板,速度分为慢、中、快三部分。弹三弦者根据敲击铜板的快慢节奏,决定唱什么内容的板,自己随之弹什么形式的弦。两人相互配合。当代西河大鼓的表演形式按照表演场所分为四种,分别是“书馆演出”“乡档子”“赶庙”“丧牌儿”。[3][5][7][6][8]
西河大鼓《罗成算卦》
“书馆演出”,通常为三个演员,两个演唱、一个伴奏,在普通书馆每天晚上一场书,两个小时,包含铺垫的小段半个小时,说大书一个半小时。有时为了节约开支,也可以是两位演员“打铁”说书,互为伴奏,即大书演员为小段演员伴奏,半个小时过后,小段演员为大书演员伴奏。大书演员一般是三个月“一转”(即换另一家书馆),到第三个月月底,书馆老板会和演员续书,续期仍为三个月,双方也可以长期续书。保定肃宁的王艳芬曾在北京天桥楼外楼书馆说书十三年,除恶劣天气外天天满座;霸州的武文志在保定一个书馆连说四年《回龙传》没封书;石家庄的翟立欣在沧州一个书馆说三年《薛刚反唐》不掉座。书馆的艺人业务水平交口称赞。
“乡档子”,指在农闲或酷暑时节,演员去村里说书,书资由村委会支付,演出时一般在半个月至一个月。农闲时每天两场,下午两点半说到四点半,晚上七点半说到九点半。演出书目主要是《王华买爹》(即《回龙传》)《金镯玉环记》《大衣箱》等短篇小书,内容贴近生活,多为家长里短的故事。
“赶庙”,是在各地的庙会上表演的说唱。其主要目的给庙中的神仙说书,同时也是为村中百姓说书。庙会上的说书先生,相当于神仙派下凡间使者,用来教化百姓。说书时间一般在庙会的正日子前后四天左右,也有长的达五六天,一般一天为两场,正日子中卫三场。演唱曲目多为《檀香哭瓜》《罗成算卦》《天雷报》《刘公案》等,说书内容为劝人向善的,或者报平安的。庙会中的说书先生,到庙中时要吃饺子,走的时候要吃饺子,这是庙会中的风俗。这种表演形式在现今也较为流行。
“丧牌儿”,即在有人过世时,请演员来说书,目的是送亡人最后一程,同时也可消解守灵亲人的寂寞。通常说书时间为三天,每天从晚上八点说到凌晨十二点,送死者升天即为结束,以前每场说书时长是四个小时,现在改为两个小时一场。“丧牌儿”说书的演员不需要长篇,基本上四五段足够。与其他三种演出方式相比,“丧牌儿”说书属于下乘,但河北省百分之九十的演员都在说“丧牌儿”,因为白事说书的习俗比较普遍,是底层艺人的生活保障。
西河大鼓形式
说唱内容
西河大鼓唱词的基本句式是二二三的七字句,或三三四的十字句,短段每篇唱词约一百四五十句左右,有时根据内容需要加人了嵌字、衬字及垛。说唱语言多采用方言,说唱发音带有鲁北方言的韵味。用韵以北京十三嫩为准,一个唱段大都一韵到底。西河大鼓整体上的特点是说唱兼顾、语言通俗易懂、幽默风趣,曲调婉转且优美,具有“咬字狠、唱音准”的特征。其内容为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寓言笑话等,主要为了反映百姓生活。现今保存的传统书目有中长篇一百五十多篇,短篇三百七十多篇。如反映历史人物的《杨家将》《包公案》《施公案》;有反映历史故事的《三侠五义》《七杰小五义》;有反映新生活的《张老汉战马西》《计生标兵》等。
唱腔风格
西河大鼓的唱腔为板腔体,主要板式分为头板、二板、三板等。这三种板式是西河大鼓中的基本节奏,相对应的节奏形式为慢、中、快,且三种板式有各自专用的唱腔。头板为一眼三板,节拍为44拍,节奏舒缓,在表演中常用于开场部分,用于交代故事的起因,突出故事内容的场景,强调抒情的氛围。头版的唱腔表演主要有起腔、紧五句、慢四句等。二板为一板一眼,节拍为24拍,节奏速度为中速或者稍快,具有灵活多变的特点,也有人称其为“流水板”,在西河大鼓表演中可以独立使用,也是西河大鼓唱腔的主体板式。在整场表演中主要用于开始和中间的部分,其作用使交代故事的发展过程,叙述故事情节。二板的唱腔形式主要有上把腔、中把腔、下把腔、悲腔、反腔等。三板为有板无眼,节拍为14拍,速度快,节奏急促,也可称其为“上板”。在西河大鼓的表演中主要用在高潮之的部分,其目的是表现事情的紧迫、情绪激动的内容。也有的三板包括散板,成为西河大鼓唱腔形式的有机连接。三板的唱腔行驶时主要有乍口、收板、数板等。正是西河大鼓的唱腔板式,使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