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一)于成龙(3)
康熙十八年夏,于成龙在按察使任上第三次举&ldo;卓异&rdo;后升任省布政使。福建巡抚吴光祚还专疏向朝廷举荐,称于成龙为&ldo;闽省廉能第一&rdo;,从此,于成龙得到清廷的赏识和破格招用。康熙十九年春,康熙帝&ldo;特简&rdo;于成龙为畿辅直隶巡抚,翌年春,又召见于成龙于紫禁城,当面褒赞他为&ldo;今时清官第一&rdo;,并&ldo;制诗一章&rdo;表赐白银、御马以&ldo;嘉其廉能&rdo;。未逾两年,又出任为总制两江总督。
身为&ldo;治官之官&rdo;,于成龙始终把整顿吏治放在工作的首位。他指出:&ldo;国家之安危由于人心之得失,而人心之得失在于用人行政,识其顺逆之情&rdo;。&ldo;以一夫不获曰予之喜,以一吏不法曰予之咎,为保郅致政之本。&rdo;在黄州时,他衣内的布袋便利了治盗。升巡抚后仆人请去掉,他笑道:&ldo;此袋昔贮盗,今以贮奸贪不省之官吏,未可去也!&rdo;他新任直隶,即发出清查庸劣官员的檄文,责令各属将&ldo;不肖贪酷官员&rdo;,&ldo;昏庸衰志等辈&rdo;&ldo;速行揭报,以凭正章参处&rdo;。针对各属贿赂公行,请客送礼之风,他从利用中秋节向他行贿的官员开刀,惩一儆百。他赴任江南,入境即&ldo;微行&rdo;访于民间,面对&ldo;州县各官病民积弊皆然而江南尤甚&rdo;的状况,不禁叹曰:&ldo;噫!吏治败坏如倒狂澜,何止时乎?&rdo;很快颁布了《兴利除弊约》,其中开列了灾耗、私派、贿赂、衙蠹,旗人放债等15款积弊,责令所&ldo;自今伊始&rdo;,将所开&ldo;积弊尽行痛革&rdo;。与此同时,他根据自己的体会,又制订了以&ldo;勤抚恤、慎刑法,绝贿赂,杜私派,严征收,崇节俭&rdo;为内容的《新民官自省六戒》作为地方官的行为准则。方法上,他举优劾贪,宽严并济,时人说凡他所到之处,&ldo;官吏望风改操&rdo;。康熙帝也称其&ldo;宽严并济,人所难学&rdo;。
对廉洁有为的人材,于成龙反对论资排辈,他对清廷死板的任官&ldo;考成&rdo;制提出异议,认为不利于吏治建设,造成&ldo;问其官则席不暇暖,问其职则整顿无心,势彼然也,&rdo;常常使&ldo;远大之辞,困于百里,深为可惜!&rdo;为此,他屡上疏推荐人材。如直隶通州知府于成龙(史称小于成龙)、江苏布政使丁思孔等都是较有作为的清廉官吏,由于他的举荐而受到康熙帝的重用。
于成龙对科考和教育也十分关心。在文化发达的江南地区,官僚、势豪贿通学政,科考中舞弊之风盛行,贫苦士子虽皓首穷经却往往落榜。针对这种状况,于成龙规定:一旦发现弊行,&ldo;立刻正章入告,官则摘印,子衿黜革候者按律拟罪。其蠹胥、奸棍即刻毙之杖下&rdo;。对教育的重视还表现于他在各地兴办学校上。即使是像罗城那样条件困难的地区,他也很快办起学堂,并鼓励徭、壮子弟入学。他多以倡导地方绅仕捐资的方式兴办&ldo;义学&rdo;。
于成龙的官阶虽越升越高,但生活却更加艰苦了。为扼止统治阶级的奢侈腐化,他带头实践&ldo;为民上者,务须躬先俭仆&rdo;。去直隶,他&ldo;屑糠杂米为粥,与同仆共吃&rdo;,在江南是&ldo;日食粗粝一盂,粥糜一匙,侑以青菜,终年不知肉味。&rdo;江南民因而亲切地称他作&ldo;于青菜&rdo;。总督衙门的官吏在严格的约束下,&ldo;无从得蔬茗,则日采衙后槐叶啖之,树为之秃。&rdo;他天南地北,宦海20余年,只身天涯,不带家眷,只一个结发妻阔别20年后才得一见。他的清操苦节享誉当时。据载,当他出任两江总督的消息传出后,南京布价骤然上涨,&ldo;金陵阖城尽换布衣。即婚嫁无敢用音乐,士大夫减驱从,毁丹亚,至有惊恐喘卧不能出户者,……奸人猾胥各拿妻鸟兽窜&rdo;。卒后居室中只看到&ldo;冷落菜羹……故衣破靴,外无长物&rdo;。
于成龙逝世后,南京&ldo;士民男女无少长,皆巷哭罢市。持香楮至者日数万人。下至莱庸负贩,色目、番僧也伏地哭&rdo;,可见中下层人民对他的死是十分悲痛的。康熙帝破例亲为撰写碑文,这是对他廉洁刻苦一生的表彰。
于成龙擅长书法,诗词亦工。他的著述、奏稿等先后由其门人和孙于准辑成《于山奏牍》7卷附录1卷和《于清端公政书》8卷行世。此外,于成龙任职直隶和两江期间,曾组织编写了他《畿辅通志》46卷、《江南通志》54卷,对整理和保存当地政治、经济、文化资料做出了贡献。
(五十二)林则徐
林则徐,乾隆五十年出生,卒于道光三十年),中国近代民族英雄,汉族,福建侯官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等。
是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官至一品,曾任江苏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国人的敬仰。
嘉庆十六年,林则徐会试中选,赐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开始进入了官场,实现了父母所期望的入仕做官。十九年授编修。此后历任国史馆协修、撰文官、翻书房行走、清秘堂办事、江西乡试副考官、云南乡试正考官、江南道监察御史。在京官时期,他矢志做一个济世匡时的正直官吏。于是,他&ldo;文学而潜修&rdo;。为了通于政事,&ldo;益究心经世学,虽居清秘、于六曹事例因革。用人行政之得失,综核无遗&rdo;。在京师为官七年中,他广泛搜集元、明以来几十位专家关于兴修畿辅水利的奏疏、著述,写了《北直水利书》。书中明确指出&ldo;直隶水性宜稻,有水皆可成田&rdo;,&ldo;农为天下本务,稻又为农家之本务&rdo;。认为只有发展华北水利,提倡种稻,就地解决漕粮,才能合理解决南粮北运及由此产生的漕运积弊问题。嘉庆二十四年,林则徐曾在京参加过一些士大夫&ldo;雅歌投壶&rdo;的文艺团体&ldo;宣南诗社&rdo;,结识了龚自珍、魏源等人,在诗社里进行诗文酬唱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