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光是三样都占了。
得二者是无往不利,得三者可就让皇帝担心了。
但
“父皇,这不能算是缘由。”
刘彻有话不直说,一直是云里雾里的囫囵话,既然这个回答不满意,那我就再给你想一个,
“霍丞相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
看似也在夸霍光。
实则言外之意是,霍光越界了。
登车揽辔换个说法,不就是大包大揽吗?
权力是恒定的,不要以为皇帝和丞相能同时揽权,皇帝和丞相既合作又对抗,如同拔河一般,你大些力气,我就会被拽过去点;我再努把力,你也会被扯回来些。
朱元璋废丞相做得轰轰烈烈,实则皇权和相权的斗争一直都存在,或明或暗,只不过大多数皇帝的做法,都是通过改革官制来分解相权,
三省六部制自不用说,把丞相的行政权一分为三。
其实宋朝时对相权的打压更过分,
设了个副相,叫参知政事,美其名曰和丞相一起办公,实则是把丞相的行政权一分为二;
设三司使,丞相连钱也不能过问了,盐铁、度支、户部三司不经过丞相,直接对皇帝负责,这说明什么?在财政的决策流程中,直接把丞相踢出去了!
又设枢密使,在军事层面的作用与前两者都差不多,主打一个分权,这也是宋朝的祖宗之法,一个字“分”!
还有一处最绝的杀招,就是对谏官体系改革。谏官以前是丞相的口舌,就是替丞相说些没法说的话,是用来监督皇权的。改革一起,谏官将唇枪舌剑转向了丞相,这一来一去差了多少?
刘彻不想刘据给霍光太多的自由,而且更让刘彻担心的是,霍光是政治上的韩信,霍光在处理政务上也是多多益善,像是一口填不满的井,给他多少权,他就能用多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刘据道:“他有这才干,放手让他做没什么不好。”
“为父没说不让他放手去做。”
刘彻任用贤能时,不也是任其挥?
“我是说,霍光若是千里马,你大可以让他去尽情奔驰,但别忘了,手中也要握着缰绳!
缰绳要在你手里!为父这是帮你把缰绳拽过来呢!”
“父皇,你不明白。”
“我不明白?”刘彻笑了,“我不明白什么?”
刘据也懒得再解释,
“就让此事过去罢,孩儿将长安宝器给您取过来一部分摆进您的寝宫内,这总行了吧。”
“那行!”
刘彻答应的痛快,他心知肚明,一时半会也弄不了霍光了,能把宝器弄过来,也算小小的补偿罢。
“父皇,还要留在宫内用晚膳吗?”
“不吃了,我走了。”
刘彻大手一挥,转身就走,
熊儿整天吃得淡出个鸟,谁在这儿吃啊!
“参见太后娘娘!”
大鸿胪田千秋于卫子夫面前顿行礼。
“今日叫你来,是要问问你度田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