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大了?”村婆婆眼神又变得浑浊,问道。“三……十,十八!”改口的时候龙静险些把自己舌头咬了。“不像啊。”村婆婆看了她一眼,不过没在难为她挥挥手,“到外面的车上等着吧!”龙静如蒙大赦般去拿行李箱和背包,跟那个边大婶说了一下走出了院子。等出了院子也慢慢回过味来,自己应该是被怀疑了。她猜得没错,边乡绅看着她出了院子和村婆婆道。“去你那也好,我也放心了。”“你怀疑?”“这小丫头太古怪了,穿的、说话……说不清楚。先看看吧!”村婆婆独眼再次闪过一丝锐利。7变成了大力士除了龙静以外还有两家愿意去靠山屯的,一家是祖孙两人,姓王,王爷爷,六十多,孙女、孙子八岁。一家姓周,两口子,带着三个孩子,两头是女孩,中间是男孩,十岁、七岁、五岁。一行人跟着村婆婆到镇上的衙门办理户籍,村婆婆顺便领安置这些人的银钱。这里的衙门相当现在的乡政府级别,由县衙派下来的官吏掌管,范围是户籍、民生、赋税、教育,捎带一些小偷小摸、打架斗殴、邻里纠纷等一类乡村小民事案,大的案子就要移交阳谷县那里的县衙来断了。办理户籍的时候,周家和王老爷爷都拿出了路引,龙静偷瞧了一眼,所谓路引就是一张全国通行证,当地官府开的,证明此人清白与否,做什么的,离开本地的原因等,不过这里正需要人口,查的并不严,问了她一句,没有就不再问了,顺利地办下了户籍。从此刻起龙静便成了大周国凉州古城阳谷县桥头镇靠山屯的一个普通的村民。捏着巴掌大的一个小本子,纸质还挺硬括的户籍本,龙静有种不真实的感觉。村婆婆是赶着马车来的,枣红大马,看上去有些老了,两米多的大车还不算车辕,没车厢,两边的扶手很宽,大人们坐上去,车里坐孩子,村婆婆虚晃了下马鞭,枣红大马甩了蹄子跑了起来。出了镇子没几步过了立着“桥头镇”的石碑,然后上了桥,看着几天前走过的路龙静感慨万分,那时还带着希望,现在……不,现在依然有希望,只要原路返回就能回家了!想到这里吐了口气,四下望去,远山温润轻黛,近水翠绿如烟,似乎连空气都被春晕染的绿冉冉碧莹莹,天空也如一方青糯的美玉,质感带着点沁凉,化为了春风春佛着脸颊,叫她心情也不由渐渐开朗了几分,可这时一个扫兴的声音却在耳边响起。“没有路引的人要是什么逃犯,将来一旦查出来可是要罪加一等的。”村婆婆不紧不慢地道。虽然没有指名点姓,可在车上的三家只有龙静没有路引,自然不禁都有意无意望向她。她又不是什么逃犯,在现代都是守法的好公民,在这里更是小错都没犯,只是说了几句谎,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所以龙静丝毫不在意,而村婆婆又没指名道姓,所以也和其他人一样保持了沉默。村婆婆好像也没针对谁,说完顿了下又说起了田地。“这边给田的标准是孩子三岁,五年不变,凉州各地都是这样。明年就是五年了,我先按你们现有的人口把田给你们,还能抢种荞麦,八月份抢种白菜,加上今年的救济粮你们也能有些剩余,过年卖点也能赚几个。明年要是家里人口不变就按着这个算了。”车上的大人们都如释重负,面露喜色,救济粮食是有数的,对这些什么家底都没有的流民来说重建家园初期很艰难,有出产手头会宽裕多些,日子也好熬一些。龙静也理解,毕竟从小在农村长大,只是当时太小,到现在又年代久远,感受的没那么深刻罢。下了桥,向东的土道,北边是人家,南边是田地,淡淡的青绿一望无际,茅屋瓦舍,鸡鸭鹅悠游,儿童嬉戏,村妇呼喊,农夫下田,一派北国春意盎然的田园风光。“村婆婆,这是新来的啊!”几个经过的男男女女纷纷和村婆婆打招呼。村婆婆把马车停在路边,几个村民围了上来。有个四五十岁的老妪,见到村婆婆大声嚷嚷。“老货,你可算领回新人了,这是几个小子吧,哈哈,我家那几个妞不怕打光棍了!”看样子是熟人。龙静忍俊不已,没想到这地方也有光棍这词。再一想,也是,这边的语言和现代是一样的,文字也是繁体方块字,只是历史上没记载,貌似、好像、应该不是一个时空的……这个问题实在不是她能想通的。车上的几个大人听了这话脸直抽,对这样的热情实在有些无法消受,特别是对方还特意往车里几个男孩身上瞄几眼下了个结论。“太小了……”刚放下心对方又来了一句。“给我家三妞正好!”龙静扑哧笑出声了,这大姐说话实在太有意思啦!“什么你家三妞正好,我家丫头正好才是!”一个中年大叔一脸眼馋的样子,对车里的大人们热情地道,“有啥事就吱声,看见没,那就是我们家!”还好没说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的话,龙静强行忍着笑。“村婆婆还是慢声慢语地道。“后天她们抢种荞麦,你们互相问问谁家现在闲着,帮着先把地种上,还有她们盖房子,都来帮帮!”“行!这么多人两三天也就种上了,盖房子就是脱坯得几天……”“我家有土坯,准备盖厢房,先拿去用着吧,我那也不急。”“我家也有些,石头也是现成的,我再去问问其他家,凑凑应该就够了。”七嘴八舌地说了自家都能提供什么,就这样把这新来的三家种地和房子的事解决了,村婆婆这才赶车继续走。王爷爷有点激动。“这村好,我们算来对了!”他这一家老的老小的小,没一个干活的人,正愁呢,现在全有着落了。龙静也感受到了村子的祥和气氛,有个好环境确实不错。这时周家的主夫说话了。“村婆婆,种子自己买吗?”“自己买。”村婆婆看了他一眼,点头。周家主夫叹了口气。“去掉种子钱,再去掉杂七杂八也落不了几个钱了啊。”像是自言自语。龙静算算,对照现代钱币,一文钱等于一块钱,荞麦种子一斤二十元,一亩地一斤多点,周家五口人,三十亩地,去掉种白菜的地,五百文钱,确实剩不下多少,何况还有菜籽钱。不过这里的种子没这么贵吧?“你们是新来的,种子算你们五文。”周家夫妇大喜。“那真是太好了!谢谢村婆婆了!”“谁来都这样。”村婆婆毫不领情。这老太婆脾气还真是又臭又硬!龙静心说。马车往北走了一段路进了西边一个胡同,一直往西,过了三家停下。“到了。这几天你们先住我这,东厢房周家住,西厢房王家住,小丫头跟我住正房,待会给你们称米。这是一个占地有一亩地大小的院子,一米五六的围墙,正屋三间,东西厢房各十间,屋后两侧东西厢房各十间一直连接到南墙下。厢房后面种着一排排杨树,屋前种着菜,还有一口辘轳井,屋后种了一些果树。龙静认出来是苹果、沙果、李子、杏、梨,还有樱桃,都开了花,雪白的、粉红的,屋前屋后也都爬满了植物,看上去很有点桃花源的味道。在院门口卸了马车,村婆婆吩咐龙静把枣红大马栓进马棚里,马棚就在靠南院墙的一间厢房,旁边是粮草屋子,对面是车棚。栓好马龙静拿着自己的行礼背包进了主屋,离地面两尺多,门口砌着石台阶,门是向里开的,屋子很矮,也就两米多点,间量也很窄,但纵向深。对着门的北墙是一面窗户,窗户下面对面两个锅台,挨着锅台摆着两溜乡下用的缸,上面放着锅碗瓢盆等。东西是两个起居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