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王晨在收到这些消息后挺是着急,李纲也赶紧安慰:“王殿帅,你也不要有太大的担心,金人要正面攻打开封,他们左、右中路军的兵马肯定要过黄河才行,不然凭他们的东路及西路军兵力根本没办法对开封造成威胁。(请搜索,或者直接输入看最新章节)金人东路军和西路军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要占领多少地方,而是牵制这两个方向的兵马,不让他们增援开封,避免两路直攻开封的人马遭到我大宋军队几个方向的攻击。所以东南及西面战事不利对全局影响并不是很大。只要开封以北,郑州到滑州的黄河防线能守住,金人就没办法渡过河攻打开封的!从西面和东面攻来的金人,要攻到开封,他们要花太多的代价和时间。”
这一点王晨也是知道,他也完全清楚,此战并不是想要取胜,而不只要不被金人打败,不让他们攻破开封。但在战事开始之前,他弄清楚各地的布防情况及军队数量后,他的想法又改变了。百多万对阵二十几万,从数量上看差距实在很大,即使是一个打四个,全歼金人也是绰绰有余。
但没想到,这数量完全就是海市蜃楼,就是泡沫,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所有梦想都被击的粉碎,取胜的想法王晨已经不在有,他只期望金人的这次大规模攻击能抵挡的住。击退金军的进攻,保住大宋的半壁河山,这是现在要做的,其他的,还是等打退金人的进攻后再去想吧!
王晨也庆幸没将火器装备到韩世忠、刘光世、张俊军中。
要是他们军中也大量装备了,在逃跑时候很可能将火器都扔给金人,到头来这些威力巨大的武器很可能扔回到大宋军民头上。王晨也决定,以后也不会将这些火器装备到那些乌合之众的大宋军队中,只有经过整编,经过严格训练的军队中才可以装备火器,不然很可能替金人输送武器。
郑州及滑州一线的火器配备他也要重新调整。
李纲的安慰王晨当然也心领,他冲这位为大宋的国事操劳的非常憔悴的老人苦笑了两下后道:“李相公,下官并是担心防线很快就被攻破。下官是想不到,麾下有各有数万人马的几路统制官,竟然先后不战而逃。他们在朝廷一再严令之下,还畏敌怯战,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不敢与金军争锋,金军的东路军才五万人哪?他们保存实力的目的又是什么?呵呵,他们只是想维持自己的势力与权位而已,朝廷是万不能容忍这样的情况出现的。任何一名武将,他在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为国而战,此次朝廷不严加责罚,任他们这样而为的话,那以后会依然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这才是最让人担心的。”
“王殿帅,这一点某也知道,但临阵换将,却是兵家大忌,只有等战事结束后,再想办法处置这些人吧!”对于这一点,李纲挺是无奈。
“不!李相公,”王晨摇头,“下官觉得不能等战事结束再处置他们,应该在令他们各自归建时候,就想办法剥夺他们的兵权,交由其他有能力的将领或者宣置使统领,避免再出现这样的情况。如何定他们的罪,可以待战事结束后再进行。”
王晨的倔强也让李纲有些无奈,最终他还是屈从了王晨之意,以朝廷名义向赵构出密信,待张俊和刘光世部集结到大名府、开德府一带后,想办法解除他们的兵权,交由赵构亲自统领或者令赵构自己挑选手下的亲信接任,但要保证军中不出现动荡。
同时也给吕好问送出密信,让吕好问亲自接管韩世忠的人马。
虽然命令下达了,但李纲却依然很担心,他生怕这样做,会逼反张俊、刘光世、韩世忠等将领,给金人可趁之机。但他也知道,要是在强敌压境之时,听任统兵效仿畏敌怯战,逃跑抢掠,那也一样会给金人以可趁之机的。两权其害取其轻,但现在无论哪种方面所带来的危害都是巨大的,根本判断不出哪种方法的后果严重,也只能小心翼翼地处理。
密信给赵构和吕好问,令他们先将这三部人马各自收归部下,再慢慢收取这此将领的兵权。
对于西面的处理,王晨在与李纲等人商议时候直接给出了意见,那就是晋升吴玠与吴璘兄弟的官阶,令他们与其他几将一道执掌西军的大部兵马。
据历史的记载,名将吴玠的战功并不比岳飞差,比韩世忠要好上很多,兄弟两人都是宋朝历史上战功卓著的著名将领。曲端也不差,只是有点不听号令罢了,王晨希望通过晋吴玠和吴璘兄弟的官职后,能扭转西线的局势,不给金人以渡过黄河的机会。
吴玠被晋为都统制,吴璘泾源路副总管,曲端这个人王晨想将其调到开封一线来,归他自己麾下。
当然王晨的意见是通过赵谌实现的,李纲也是知道赵谌的意见肯定是王晨给的,
虽然接受了赵谌的意见,但对王晨如此果断行事还是挺惊异。他想不明白,王晨为何直接提拔了吴玠和吴璘兄弟的官职。这件事上王晨事先没有和他商量,让李纲感觉不是非常舒服。但非常时刻,从大局出的李纲最终还是相信了王晨的“判断”,没有在这件事上提出反对的意见。
吴玠此前立下的战功也算不错,但他的资历尚浅,将其突击提拔的结果会是什么样,谁也不知道。
朝廷突然的命令让张浚也有点吃惊,不过赵哲作战不力,导致失败,并祸连友军,削其领兵权,这是很自然的事。朝廷这样做,无可厚非。但事先没有征询他这个川陕宣抚使的意见,让他觉得朝廷对他有点不信任。但他也知道,朝廷中的几位重臣是恼怒于他麾下人马的作战不利,因此也下了严令,要是再有将领敢畏敌不战,或者与金人交锋后就溃败的,定严惩不怠。
他也一再要求刚被提拔的吴玠和吴璘兄弟,必须拼命抵抗,决不能让金人攻入陕境。
吴玠今年才三十五岁,吴璘才二十六岁,如此年轻就成为独挡一面的大将,张浚在对此不太放心的同时,也在奇怪是何人提出的建议。
而意外地被晋了职的吴玠和吴璘兄弟,却有种喜从天降的感觉。此前他们一直在别人麾下领军,军事才能不能完全挥,时常受曲端压制,如今大战刚开始时候,朝廷却绕过张浚直接提拔了他们兄弟,让他们有单独领一支人马的机会,这让他们顿觉意气奋,豪情满怀,誓言要将金人痛殴一顿。
谁也不知道,王晨这凭着自己对宋朝历史的一知半解而生的“未卜先知”能力让他做出的意气用事的决定,却是完全改变了西线的战局,吴玠和吴璘兄弟指挥大宋西军,在以后的战事中接连取得了大捷,打的完颜娄室连黄河都不敢过了。当然现在没有一个人可以预料这个结果,连王晨也是。
就在各方形式急促转变,大多都朝着完全不利于大宋方面转变,朝中大臣包括王晨在内都很是紧张的时间,虞允文护送着自己的父亲虞祺返回了开封。听到虞允文回到开封后,王晨大喜,他知道,接下来的战事进行过程中,他又有了一位高参可以问询意见了。
虞祺抵达开封后,被任命从六品的开封府少尹,协助兼任开封府尹的赵鼎处理开封府境内事务。
自己的父亲从原本一个从八品的县令升职为从六品的开封府少尹,挺让虞允文惊喜的,也让虞祺这个当事人意外。虞允文的才学与能力非常出色,他的父亲虞祺的能力自然也不会差,很快开封府的事务就被他梳理的井井有条了。在将事儿安顿好了后,虞允文也特意找了个机会,寻王晨讨论事。
“晓初兄,多谢你这段时间照顾若然!”虞允文略带尴尬地对王晨说道:“原本我想,待父亲过来了,让她也搬离你府,与父亲一道同住,可以相互照应,但若然她……她却是不情愿,还想替你再打理一些事,她要说看你将金人击败后,才会离开。其实啊,我也不知道她会这么决定的!”
虞允文对这个比自己只小一岁的妹妹很头疼。一直以来,他这个妹妹行事可全凭自己的喜好,对父母及他这个兄长的劝告都是置若罔闻,不加理会的,现在更加如此。虞允文也是知道,自己这个自小崇尚英雄的妹妹,肯定是看上了王晨,因此才想继续找机会呆在王晨府中的。
虞允文当然也非常期望自己的妹妹能成为王晨之妻,那样他就不要有任何的担心了,并且带可以给他及家族带来很多便利,这也是他的父亲所期望的事。但王晨没有任何这方面的表示,他又不方便主动提及,而虞若然表现的太主动,他担心被王晨嫌弃,最终连累到很多人。
但要怎么处好这件事,虞允文却没太多办法,他知道一切都要看王晨的态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