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光荣与梦想哪个台播出 > 第86章(第1页)

第86章(第1页)

早先在1914年7月,合众通讯社记者卡尔&iddot;冯&iddot;威甘德曾拍发一份一百二十八个词的电报回国,报道引起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奥匈帝国送交塞尔维亚政府的最后通牒,报社因此责备他浪费。现在,虽说国内孤立派得势,美国人却想知道大西洋彼岸的情况。1938年春末一切暂呈平静;捷克不肯屈服,希特勒也知难而退,说可以谈判。但是奥国一被并吞,中欧战略形势就大起变化,德国领士扩张,已经从三面威胁捷克了。然而捷克的态度仍然倔强,这未免叫英法为难。这两个国家先前跟捷克都曾订下条约,有贵任支持捷克,这时后侮了。可是整个夏季谈判不断举行,看来不会出什么事。

※※※

9月12日,希特勒来到纽伦堡,在纳粹党年会上发表演讲。正如《剧艺报》所说,对于这件事,当时美国两大广播公司处理方法不同。全广打算广播实况录音,但是它的方针是&ldo;少谈欧洲当时焦急紧张的心理。&rdo;哥广可认为这是重大事件,要加以渲染。星期一上午,哥广广播员提醒听众说:&ldo;整个文明世界都在捏一把汗,等着听希特勒的演讲。他只要说一句什么话,整个欧洲就有陷于另一次世界大战的危险。&rdo;下午2点15分,一个广播员又插进来说,&ldo;我们现在打断伊诺&iddot;莱克的节目,改播全世界等待着的希特勒演讲,他快要在纽伦堡纳粹党代表大会上谈德国外交政策了。……我们现在就转到德国纽伦堡。&rdo;这个演讲由柏林短波电台转播,字字清楚。第二天《剧艺报》评论说:&ldo;希特勒讲来有气魄,有魅力。有个时候广播给人印象深刻极了:希特勒把听讲的数以千计的纳粹党员都煽动起来,大家发狂似地高呼&lso;希特勒万岁!&rso;&lso;胜利万岁!&rso;&rdo;

哥广一边转播希特勒的演讲,纽约分台人员库尔特&iddot;海曼就一边口译某些段落,驻纽伦堡记者库尔特&iddot;冯&iddot;福斯特迈耶也帮着译几句。至于全广广播员,《剧艺报》对他可没有好评,说&ldo;仿佛是有意贬低这篇演说的重要性&rdo;,又没发表什么评论。在哥广发表评论的是一个默默无闻、年已六十的德裔哈佛大学毕业生,名叫汉斯&iddot;冯&iddot;卡顿伯恩。下午3点36分,希特勒演说刚完,卡顿伯恩就来一篇透彻的分析。他说:&ldo;希特勒已经说过话,全世界都听到啦。……演讲里提到了,而且通篇都明确宣布了,所谓&lso;捷克对苏台德区日耳曼人的压迫&rso;,德国再也不能&lso;忍受&rso;下去,捷克政府必须跟这些人达成协议,不然德国就要动手逼他们这样做啦。&rdo;演说里边的每一个细节,卡顿伯恩都提到了;希特勒透露了一些新消息,例如说齐格菲防线上有十二万德国人昼夜不停地干活,卡顿伯恩也指出了。

美国报纸那时还要跟广播电台比比高低,每逢有重要新闻就出特刊。特刊赶印好了,报童就沿街叫卖&ldo;号外!号外!看重要新闻!&rdo;一时之间,各处都有人叫,德国动员啦!意大利动员啦!捷克动员啦!法国动员啦!英国动员啦!陆军开拔啦!舰队出海啦!飞机移驻有伪装的机场啦!登在报上的张伯伦照片面目模糊,他雨伞不离身,往来奔走于戈德斯贝格、贝希特斯加登和伦敦各地之间。英国儿童带上了小小的防毒面具,被送往乡间;法国人在公园里挖战壕;欧洲随时有变成火海的可能。

千百万美国人这时才第一次在收音机听到希特勒的声音,觉得他话里满怀仇恨,不禁失惊。他口中的德语咬牙切齿,象是毒液四溅。精通德语的人‐‐罗斯福就是一个‐‐能直接听懂,其余只靠翻译,尤其是靠哥广那个主要时事分析家卡顿伯恩。据《剧艺报》说,&ldo;在广播史上,除英王爱德华八世的退位演说外,卡顿伯恩的分析听者最多,也最感兴趣。&rdo;但是他已经上了年纪,干这种工作十分吃力。从星期一起,只在十八天内,他就从纽约哥广大楼十七层第九播音室连续发表了八十五篇无讲稿的广播,什么时候能松一口气,就躺在桌子旁边那张帆布床上打个盹。到了第十九天他才离开大楼,衣衫不整,形容憔悴。因为美国大众这时对德国很有反感,他连名字也改动了一下:原先叫汉斯&iddot;冯&iddot;卡顿伯恩,这时缩短为hv卡顿伯恩。【冯在德语指先代原是贵族。‐‐译者】一时他成了美国最有名的人物之一。

※※※

捷克问题摊牌阶段开始了,那个星期一晚上七点三十分,罗伯特&iddot;特劳特在哥广接班主持现场汇报:

『特劳特:今天晚上,当全世界正在消化希特勒总理在纽伦堡发表的那篇等待已久的演说的时候,我们现在放送伦敦、柏林、布拉格、巴黎这四个地方相继发来的消息……报道新闻的是:本台欧洲办事处主任爱德华&iddot;默罗从伦敦播送;美联社记者梅尔文&iddot;怀特莱瑟从柏林播送;本台派驻中欧代表威廉&iddot;l夏勒在布拉格播送;《芝加哥每日新闻》社记者约翰&iddot;t惠特克在巴黎播送。现在由默罗先生先从英国伦敦对大家讲话……

默罗;今天晚上,伦敦乐观气氛不浓……』

广播的安排,听来好象十分妥当周到似的;只有报界老手才听得出,哥广访员其实很少。虽然三十岁的默罗和三十四岁的夏勒头衔很长,哥广节目仅仅有他们这两个新闻分析家,而且哥广在整个欧洲也只派出这两个访员。他们在欧洲大陆到处跑,用电话互通消息。汇报节目是由他们七拼八凑起来的,这种搞广播的方法真是异想天开。他们居然获得成功了‐‐而且是大成功‐‐只因欧洲人对时事所知极少。不过,要知道内幕,还需要再过一些时候呢。几个月后,哥广派埃里克&iddot;塞瓦赖德到荷兰去加强采访工作,荷兰人听说他竟要向美国播送当天新闻,吃了一惊。早先访员从荷兰向美国广播,只谈本地风光,如郁金香怎么盛开,风磨怎么多之类。欧洲人觉得广播应该只供娱乐‐‐说真的,多数美国人过去一向也是这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