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佛教与佛经的探讨 紫东旭日升 > 第2章 佛教名相(第2页)

第2章 佛教名相(第2页)

香境是鼻根所嗅的对象,包括各种气味。香境有多种分类,如花香、果香、香料香等令人愉悦的香,以及臭味、腥味等不愉悦的气味。这些气味的产生与物质的化学成分、挥发性、环境温度等因素密切相关。例如,花朵之所以散发香气,是因为其内部含有挥发性的芳香物质,这些物质在特定的温度和环境下散发出来,被鼻根所感知。而随着花朵的凋谢、芳香物质的挥发殆尽,香境也就随之消失,再次证明了香境的无常性和因缘和合性。

4。六境之“味境”

味境是舌根所尝的对象,即各种味道。味境的形成与食物或物质的化学成分、分子结构等有关。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味道特性,而这些味道又会在烹饪、加工、混合等过程中发生变化。例如,水果在未成熟时可能味道酸涩,而成熟后则变得甜美;一种食材在经过不同的烹饪方式处理后,其味道也会有很大的差异。味境同样是在多种因缘条件下产生和变化的,并非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永恒的属性。

5。六境之“触境”

触境是身根所接触的对象,包括身体所感受到的一切触觉感受所对应的外境因素。如前所述,触境包含冷热、软硬、粗细等不同的感觉类型。这些触觉感受的产生是由于身体与外界物体之间的物理接触以及身体自身的神经感知系统的作用。例如,当我们触摸一块冰块时,冰块的低温与我们手部皮肤的温度差导致了冷的触觉感受;当我们触摸一块丝绸时,丝绸的细腻质地与皮肤的接触产生了柔软光滑的触觉感受。触境会随着接触物体的性质改变、身体状态的变化等因素而改变,体现了其无常性和非实体性。

6。六境之“法境”

法境是意根所对应的对象,它是最为抽象和复杂的。法境包括一切概念、思想、观念、法则、规律等内心所认知和思考的抽象内容。例如,数学中的定理、哲学中的思想体系、社会中的道德规范、宗教中的教义教理等都属于法境的范畴。法境不像前面五境那样具有直观的物质或感官特性,但它对众生的认知和行为有着深远的影响。法境是由人类的思维活动、文化传承、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构建而成的,并且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思想的演变而不断变化。在佛教中,法境也被视为一种因缘和合的现象,众生往往会对法境中的某些观念产生执着,如对自我概念的执着、对某种理论的片面坚持等,而这些执着是导致烦恼和轮回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十二处的相互关系与在佛教修行中的意义

十二处中的六根与六境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六根是感知六境的主体机能,而六境是六根感知的对象。没有六根,六境无从被感知;没有六境,六根的感知功能也无法体现。在佛教修行中,认识到十二处的相互关系有助于修行者洞察认知的本质。修行者通过对十二处的深入观察和思考,能够明白无论是感知主体还是感知对象都是无常的、虚幻的,从而打破对自我与外境的二元对立的执着。例如,在修行过程中,当一个视觉感知(眼根与色境的作用)产生时,修行者不是单纯地陷入对所见事物的贪恋或厌恶,而是思考眼根与色境之间的因缘关系,意识到这一视觉现象是暂时的、依赖于多种条件而存在的,进而从这种执着中解脱出来。这种对十二处的观照和领悟是佛教修行中培养正见、走向解脱的重要途径之一。

四、十八界

(一)定义

十八界是在十二处的基础上,再加上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所构成。它完整地描述了生命个体在认知过程中的主体、客体以及认知结果的产生机制。

(二)内涵阐释

1。六识之“眼识”

眼识是眼根接触色境时所产生的认知作用。当光线照射到物体上,反射的光线进入眼睛,眼根接收这些光线信息后,眼识便开始运作,从而使我们能够识别出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等视觉特征。眼识的产生是一个瞬间的、连续的过程,它并非是一种独立的实体,而是依赖于眼根、色境以及其他因缘条件而存在的。例如,在昏暗的环境中,眼根接收的光线信息不足,眼识对物体的识别就会受到影响;当我们注意力不集中时,即使眼根正常接收了视觉信息,眼识也可能无法准确地对物体进行认知。

2。六识之“耳识”

耳识是耳根感知声境时所产生的认知功能。当声波通过空气传播到耳朵,耳根接收到声波的振动信息后,耳识便将这些信息转化为声音的认知,使我们能够分辨出不同的声音,如语言的含义、音乐的旋律等。耳识的产生同样依赖于耳根、声境以及个体的注意力、心境等多种因素。比如,当我们在嘈杂的环境中,耳识可能会受到干扰,难以清晰地分辨出特定的声音;当我们心情烦躁时,对一些原本悦耳的声音也可能会产生厌恶之感,这表明耳识并非是一种固定不变的、独立于其他条件的存在。

3。六识之“鼻识”

鼻识是鼻根嗅闻香境时所产生的认知活动。鼻根接触到气味分子后,鼻识对这些气味信息进行分析和识别,使我们能够区分出不同的气味种类和强度。鼻识的作用受到鼻根的健康状况、气味的浓度、个体对气味的敏感度以及心理因素等多种条件的影响。例如,感冒时鼻根堵塞,鼻识对气味的感知就会大大减弱;有些人对某种气味天生敏感,而有些人则相对迟钝,这都体现了鼻识在不同因缘条件下的差异性和非实体性。

4。六识之“舌识”

舌识是舌根品尝味境时所产生的认知结果。当食物或物质与舌根接触,其化学成分刺激舌根的味蕾后,舌识便对味道进行辨别和认知。舌识的产生与舌根的味觉功能、食物的成分、烹饪方式、个体的饮食习惯以及当时的身体状态等因素密切相关。例如,一个长期食用辛辣食物的人可能对辣味的敏感度会降低;同一种食物在不同的身体状态下(如生病时),舌识所感知到的味道也可能会有所不同,这说明舌识是在多种因缘条件下产生和变化的。

5。六识之“身识”

身识是身根接触触境时所产生的认知。身根与外界物体接触产生触觉信息后,身识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使我们能够感受到身体的触觉感受,如冷热、疼痛、舒适等。身识的产生依赖于身根的神经感知系统、接触物体的性质、接触的力度、身体的健康状况以及心理状态等多种因素。例如,在身体疲劳时,对轻微的疼痛可能会更加敏感;当我们处于放松状态时,对一些不适的触觉感受可能会更容易忽略,这表明身识并非是一种独立、恒定的认知实体。

6。六识之“意识”

意识是最为复杂和综合的识。它在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的基础上,对前五识所接收的信息进行进一步的整合、分析、判断、联想、记忆等思维活动,同时意识也能够独立地对法境进行认知和思考。意识的活动涉及到人类的思维、情感、意志、记忆等多个方面。例如,当我们看到一幅美丽的画作(眼识作用),意识会对画作的色彩搭配、构图、主题等进行分析和评价,并且可能会联想到画家的创作背景、艺术风格等相关信息;当我们思考一个哲学问题(法境范畴)时,意识会运用已有的知识、观念和思维方法进行推理和探索。意识在佛教修行中具有极为关键的地位,因为众生的烦恼、贪嗔痴等情绪大多是由意识的错误认知和执着所引发的,而通过修行对意识进行净化和转化是实现解脱的核心环节之一。

(三)十八界的相互关系与在佛教修行中的意义

十八界中的六根、六境、六识三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六根与六境是六识产生的基础,六识则是六根与六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在佛教修行中,深入理解十八界的相互关系有助于修行者全面地认识生命的认知过程和本质。修行者通过对十八界的观照和洞察,能够清晰地看到整个认知体系是一个因缘和合的动态过程,其中没有任何一个独立、永恒的实体存在。例如,在修行禅定的过程中,修行者会对每一个当下的感官认知(六识的作用)进行觉察,追溯其产生的根源(六根与六境的作用),从而认识到无论是感知的主体(六根)、感知的对象(六境)还是感知的结果(六识)都是无常的、空性的,进而破除对自我、对世界的执着和迷惑,逐步实现心灵的解脱与觉悟。

五、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的关联与佛教解脱论

六入、十二处、十八界在佛教教义中是一个层层递进、相互关联的体系。六入侧重于生命个体的感知机能;十二处则在此基础上涵盖了感知机能与感知对象的总和;十八界进一步完整地描述了包括感知主体、感知对象以及认知结果的整个认知体系。

在佛教解脱论中,这些概念具有根本性的重要意义。众生之所以在轮回中受苦,其根源就在于对六入、十二处、十八界所构成的现象世界产生了错误的认知和执着。由于不了解六入的虚幻性,众生被感官欲望所驱使,追求各种感官享受;由于不明十二处的无常性,众生陷入对自我与外境的二元对立的错误观念中,产生贪嗔痴等烦恼;由于不识十八界的空性本质,众生在意识层面不断地构建和执着于各种虚幻的概念和自我形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